像我這樣火眼金睛的觀眾,對吹得天花亂墜的東東,一般不抱什麼期望,也就不會感到失望。
很多人被《隱秘的角落》的片頭嚇著了——
看到山頂、照相,不由想起松本清張的懸疑經典《年輕男子》,女主在風景這邊獨好的懸崖邊上給男友拍照,借著給男友整理領帶,猛力將其推下懸崖。
不會也學著日本人來一手吧?
還真就這麼來了一手,《年輕男子》中國版:在懸崖邊照相,假裝擺放腳的位置,突然把二老推下懸崖。
儘管涉嫌抄襲(融梗、借鑑、致敬、分享、改編……),但鏡頭給的還行,沒有看過松本清張原著的觀眾可能會覺得禿然。
接下來看了20分鐘,實在看不下去。
超市偷東西很玄,假得很。看到張叔那裡尬得毛骨悚然,表演、對白一塌糊塗。
評分高得離譜。因為其它網劇更爛?
《年輕男子》收於松本清張的小說集《死之枝》:
幾乎是完美犯罪——
後來露出馬腳是因為處理相機出了紕漏,警察通過相機上的一隻罕見的螞蟻找到了案發地,推測女主可能是兇手。
各種牽強。最後只能戛然而止(不了了之)。
松本清張:我編不下去了。
自愛倫·坡1841年4月推出《莫格街謀殺案》,一百多年來,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美國硬漢派、日本推理派八仙過海、各逞其能,形形色色的偵察手段、犯罪動機、犯罪手法幾乎被大師們一網打盡,懸疑、偵探類小說業已進入瓶頸。
珠玉在前,要突破瓶頸必須劍走偏鋒,有時難免會顧此失彼。松本清張、東野圭吾……的很多推理小說之所以經不起推理,原因即在於此。
急功近利的時代,各種抄襲、融梗,《隱秘的角落》最關鍵、最核心的細節涉嫌抄襲(融梗、借鑑、致敬、分享、改編……)《年輕男子》,媒體非常詭異、可恥地保持沉默,甚至不遺餘力地鼓吹這部質量堪憂(低劣)的網劇,著實令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