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一戰成名 與林丹同為未來之星
華麗轉身後的世界 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不做教練定位演員 人生不止一種選擇
11月12日,長沙的天氣陰冷,這是長沙伢子鮑春來記憶中熟悉的氣溫和味道。
這一天他回到了長沙,帶著新出版的自傳,還有一種有別於羽毛球世界冠軍身份的生活。
儘管他已過了而立之年,完成了人生的另一種選擇。但是,1米9的身高,一身黑色毛衣、黑色毛呢大衣,穿著運動鞋、背著雙肩包的鮑春來,依然一副青春無敵的偶像形象。
按照現在的標準,這依然是一個可以被冠以「小鮮肉」頭銜的年輕人。
他的自傳裡,分享了20多年來羽毛球生涯的經歷和成長的故事,有獲得榮耀的驕傲,也有對魔咒稱呼的釋然,一切源於羽毛球的喜怒哀樂仍在延續,但是運動員的生涯,已徹底遠去。
分享會場,有他的同學和朋友,有熱情的粉絲。他儘量不冷場,讓自己聊得很嗨,「我人生能出一本書,算是對羽毛球生涯的一個交待,裡面記錄了很多親朋好友和對手的故事。」
在他個人的這段故事裡,精彩部分開始得很早——
鮑春來長沙的家中一直掛著一張照片,那是2000年鮑春來在世青賽上獲得金牌的照片,那一年鮑春來17歲,鮮衣怒馬,青春無敵,那一戰過後,他就此成名。
那年在世青賽上與他一起脫穎而出的,還有隊友林丹。
那時開始,他們被媒體稱為「中國羽毛球隊雙子星」。雖然兩人私交甚好,但在球風上,鮑春來靈動飄逸,林丹力量威猛;在性格上,鮑春來內斂含蓄,林丹張揚霸氣,一靜一動,一張一弛,成為了隊中個性鮮明的一對未來之星。
雅典奧運會上的雙雙失利,成為了這對雙子星的分水嶺,鮑春來漸漸陷入「千年老二」的泥沼,在膝傷和輸球中掙扎,而林丹三奪世錦賽金牌,一路高歌衝上人生巔峰。
2011年,鮑春來正式宣布退役。
退役後接受採訪時,鮑春來曾經傷感地說過:「我只能說這是命中注定吧,林丹就是我無法逾越的更高的坎。」
不過對於鮑春來而言,當職業生涯從羽毛球運動員轉向另一面時,他發現了更多元化的色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羽毛球之外的世界也可以很精彩……」
退役之後,他做過旅遊節目的外景主持、參加過綜藝節目的錄製、演了很多場話劇、客串了幾部電影,今年主演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擊戰》,以及將要和尚雯婕合作的網絡真人動畫《熊出沒》。
他說選擇羽毛球是命運,是教練挑選了他;往演藝圈發展是真正意義上自己的選擇。「剛退役的時候一個電視人覺得我挺適合做外景主持,讓我去試試,我想著反正當時在休息,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旅遊,就嘗試往這方面發展了。」
他很享受這種「去到每一個城市去演出的狀態」,今年,他已經完成了兩部話劇50多場的表演。「話劇跟羽毛球場差不多,都是即時性的,表現人的反應和表現力,演一場就像打一場好球,很舒服,很爽。」
迄今為止,他適應得還不錯。「我挺滿意現在的,有自己休息的時間,也有工作,特別享受。目標和安排比較明確,跟運動員其實一樣,只是現在時間沒那麼規律。」
演藝圈裡,很多事情靠機緣,鮑春來深知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夜成名。「每個人都在等待自己的機會,機會沒到的時候就要耐心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娛樂圈就是這麼機緣巧合,也有人一夜成名,但這個事情你不能去等著發生在你身上。我覺得一步步來吧,時間還長,長得好不怕老。」
他也希望能出一部代表作,屬於自己風格的片子,有好的影響力,給自己一個交待。「這個階段,在演出,唱歌上面需要多練一練,馬上就要拍戲了,也在好好準備。還是希望自己事業更好,能夠更忙一些。總覺得自己還有些經歷,還有些事沒有做完。」
他的好友和前隊友林丹依然在賽場上拼殺,在裡約奧運會上火力十足,但鮑春來一點也不懷疑自己的選擇。「可能大家覺得很可惜,這麼多年打球,比賽,為什麼不在羽毛球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但我的人生不止一種選擇,真的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是比較隨心的人。以後的定位是成為一名演員,不考慮會做成什麼樣,堅持初心就好。」
而這本自傳,他斷斷續續用了3年的時間來出版。封面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藍色,而是選擇了更加暖的橙色。林丹、陳楚生和七堇年分別幫他作序。「當時就想找這三個人,根本代表體育圈、演藝圈和文藝圈,也代表了我三種不同的屬性。」
鮑春來17歲離開長沙,每次回來,會發現家鄉更添了文化和娛樂氣息。「長沙是個挺適合居住的城市,我一直推薦朋友到長沙玩,比北京節奏慢多了,回來都特別享受,特別珍惜在家鄉的一些時光。」
看到鮑春來的第一眼,他正在奮筆籤書,穿著黑色毛衣的他,一副乖乖仔的形象。他抬起頭對我微笑,融化了寒冬的微涼。
生活中,他是個搞怪的人,雖然屬於慢熱型,水瓶座,容易把氣氛帶冷,但他希望自己能「嗨一點」。
他喜歡聽楊宗緯、陳楚生的歌,邊彈邊唱,覺得「有個性,憂鬱、成熟」。他也喜歡看陳道明這樣的老戲骨的表演,感到「很有氣勢」。
他現在跟父母一起住在北京,希望能好好照顧父母,給他們舒適安心的家。
在分享會現場,被問及「2020年你還會去參加奧運會嗎?」
這顯然是句玩笑話,他也用玩笑來應對,「現在2016年,我還有四年恢復時間,先歇息一年,第二年開始訓練……我希望到時候去的人都認識,比如林丹、李宗偉。反正他們都有小孩了,讓他們去打吧,我不會上去打。我去幫他們帶孩子,當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