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儘量發揮自己的天賦,只要用得其所,那麼將來一定能在成功的路上登峰造極!」
從NBA歷史來看,所謂籃球天賦其實也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身體天賦,另一方面則是個人球商。但其實很多球探和球隊管理層在選秀大會前幾乎都只注重身體天賦,畢竟身體天賦代表了未來球員能夠發展的上限,身體天賦越高則代表未來越可能成為巨星。反之若是即戰力強,卻沒有足夠的天賦,那麼在NBA也難以成為主力球員,這也是NBA選秀的魅力所在。不過太過於注重身高、體重、臂展、彈跳等身體天賦,而完全忽略了球商和心理素質,這是完全錯誤的。
空有過人的身體天賦而沒有能夠匹配的球商和心理素質,這樣的球員在NBA場上並不少見。例如現在湖人的首發中鋒——麥基,他的裸足身高2.11米,穿鞋為2.13米,臂展則是變態的2.29米,這樣的身體靜態天賦是他立足聯盟的根本;且麥基的底線折返跑時間為12.75秒,3/4場衝刺也只有3.75秒,甚至在彈跳的加持下,他還可以摸到籃板上沿。這也是為什麼麥基明明進攻能力不足,卻沒有被小球時代淘汰的原因。
可誰都知道,以麥基這樣的身體天賦最終卻只能淪為替補球員流浪聯盟各隊,他絕對還沒有完全兌現自己的天賦。尤其是在防守端,這些年來的進步有限,幾乎一點就飛,缺乏準確的防守判斷力,這也制約他發展的因素。進攻端也只能單純依靠身體天賦「吃餅」,要是讓他矮上個10cm,估計他在聯盟就混不下去了。說到底,為什麼麥基無法成為球星,也是因為他根本沒有足夠的球技和球商、心理素質,來駕馭這副擁有過人天賦的身體。
除了麥基、霍華德、維金斯、字母哥這類明顯天賦大過於球商和技術的「跳跳男」,NBA其實也有不少身體天賦一般,但手活和球商都頂級的球員。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會想起庫裡這位兩屆MVP,有人說他的身體天賦實際被低估了,畢竟「金州拉文」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但實際上無論從身體強度,臂展還是彈跳來看,庫裡都遠遠談不上NBA頂級。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巨星,主要還是取決於他過人的三分神技和球商,在比賽中往往可以頭腦清晰的判斷防守,根據防守強度從而輕鬆完成得分。身體天賦不是他的優勢所在,球技和球商才是。
除了庫裡以外,聯盟也有不少同樣是球商和技術大過於身體天賦的頂級控衛,例如這些年的「抗勇第一人」利拉德,也是憑藉關鍵時刻的大心臟和技術成為巨星;甚至歐文也還是這其中的代表,他也行雲流水、讓人眼花繚亂的運球過人技巧,也不知徵服了多少粉絲。
其實一個球員身體天賦是否大過於球商和技術,這一個非常好判斷,大概就是我們普通人能不能在他身體學到實用技巧,像字母哥的三分線外上籃和詹姆斯的霸王劈扣,明顯都是我們學不來的。但像庫裡的三分、歐文的運球,科比的後仰,我們雖說不能模仿到位,但模仿一二還是可以的。
威少和保羅,身體天賦和球商的控衛代表
2019年休賽期,面對巔峰下滑又和哈登矛盾重重的保羅,火箭選擇交易保羅。最終和雷霆達成交易:雷霆將威少送到火箭,並得到克裡斯-保羅,一個2024年的首輪籤和一個2026年的首輪籤,外加2021年和2025年的選秀權互換。就這樣,威少和保羅完成了互換,且從這一次互換開始,他們就註定了這個賽季會成為宿敵,他們兩人的個人表現不可避免都會被球迷和媒體一直拿來對比。
從兩人的打法上來看,威少雖然有一定的投射能力,但無論是衝擊籃筐、還是衝搶籃板,他的打法顯然更加依賴身體天賦;而保羅雖然身體強度不錯,但183cm的身高並不足以讓他在對位聯盟控衛的時候有身體優勢,他在比賽中更多是利用自己的大局觀傳球和投射能力,進行更有效率地得分或者幫助隊友得分。
可以說,威少是如今控衛中身體天賦的代表,而保羅則是球商+技術的代表人物。那麼,威少和保羅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打法誰更強呢?
威少常規賽數據依舊爆炸,全面勝過保羅
威少被交易到火箭,最多也只是成為球隊二當家,畢竟哈登才是火箭的絕對核心,所以他的出手權絕對不會和他在雷霆單核帶隊時多。且離開亞當斯後,也意味著沒有人再給他搶板進行卡位了。可即便如此,威少新賽季還是轟下了27.2分7.9板7.0助,47.2%命中率的巨星數據。尤其是賽季後半段,當卡佩拉被交易、哈登陷入低迷的時候,要不是威少復甦為火箭帶來一波連勝,今年季後賽火箭可能首輪就要面對快船和湖人了。
而保羅雖然來到雷霆這樣尚處於重建的青年軍,但他的場均數據並沒有迎來暴漲。場均只能得到17.6分5.0板6.5助, 48.9%的投籃命中率。若單單只看數據的話,威少肯定是巨星數據,但保羅可能連全明星都算不上。畢竟保羅在最重要得分一項上,就已經整整落後了9.6分。可能也正是因為保羅數據相比新時代控衛在得分上的差距過大,所以他的作用才一直被小看了吧。
從保羅常規賽的數據來看,還真的算不上巨星。但若從他的帶領球隊的能力上來看,無疑是巨星級別,是聯盟一流的存在。這個賽季,保羅身邊的隊友再也沒有全明星了。無論是場均10.9分的亞當斯、18.7分的加裡納利、18.9分施洛德、或是19.0分的二年級新秀亞歷山大,整支雷霆隊沒有一人場均得分超過20分的。甚至於保羅也只有17.6分,但保羅硬是憑藉自己個人能力把雷霆擰成一股繩,帶領不被看好進入季後賽的雷霆青年軍,打出了44勝28負西部第五戰績。
而威少來到火箭後的隊友,首先是哈登擁有歷史級別的得分能力,場均能轟下34.3分;三分神準的戈登也有14.4分進帳,最後科溫頓也有12.4分,豪斯10.5分;但其實火箭陣容最大的優勢還是哈登34.3分和27.2分的威少,雙少的作用和得分就要超過雷霆大部分球員了。
火箭雖然在陣容上遠勝過雷霆,但他們這個賽季的戰績卻不盡人意,哈登和威少並未展現出更好的帶隊能力。在個人數據依舊華麗的背景下,他們只取得了44勝28負西部第四戰績,在複賽之後才勉強擠進了西部前四。可以說,在帶隊能力方面,不止威少,就連哈登也是不如保羅的。
20年季後賽:火箭死亡五小潰敗,主要因為威少?
在湖人vs火箭系列賽開始之前,大部分人都認為比賽最快結束都會是4-2,甚至有極大機會把系列賽拖入搶七大戰。可在這輪系列賽裡,我們只能看到火箭除了G1打得不錯以外,其他的四場潰敗皆是由於自身原因所致。尤其是系列賽第五場,已經1-3落後的火箭早已認命,火箭全隊絲毫沒有扳平或者是逆轉系列賽的意思。
系列賽G5,雖然哈登得到30分,但威少13投4中僅得10分,讓火箭在第三節打出18-33的比分,導致球隊直接潰敗。要知道,在系列賽開始之前,大多數媒體和球迷都認為火箭和湖人會有一場惡戰,即便能贏球至少也會讓湖人脫一層皮。可沒想到湖人在輸掉G1經過調整之後,連贏四場,把火箭死亡五小體系打得一無是處,威少也成了這輪系列賽輸球的「背鍋俠」。
記得系列賽G2時,當威少身背5個犯規時,就有彈幕說:「湖人可千萬不要把威少打得6犯離場,畢竟追分就靠他了。」這雖然是玩笑話,但也足以說明威少系列賽有多低迷,他經常在湖人進攻未果的時候投籃不中,導致火箭始終無法拉開和湖人的比分差距。系列賽下來,威少場均只能得到19.8分,相比常規賽階段27.2分下滑了不止一點半點,尤其是他那低效的進攻,更是火箭潰敗的主要原因。
保羅季後賽的作用和表現,都遠在威少之上?
當威少用「臥底」一般的表現帶領火箭輸球以後,不少球迷可能會懷念起以前「燈泡組合」的日子,保羅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輕易放棄比賽。且在關鍵時刻,他的中距離得分相比威少的「殭屍跳投」也更加靠譜,更加值得讓人信任。主要還是由於威少打球過於依靠身體天賦強衝內線,而保羅則不然,他會在關鍵時刻選擇最有效的得分手段。
雖然今年保羅沒能帶領雷霆擊敗火箭隊,但他的個人表現相比常規賽都有所上升;場均可以得到21.3分7.4板5.3助,49.1%的投籃命中率;而賽季初被認為遠比保羅強大的威少,在季後賽只貢獻了17.9分7.0板4.6助,42.1%的投籃命中率。從數據上我們可以得知威少季後賽相比常規賽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得分效率下滑了。
從季後賽保羅和威少的個人數據和關鍵表現來看,是否意味著如今的保羅遠比威少更強呢?
其實不然,若從個人實力上來看,威少還是要略強於保羅的,畢竟常規賽27.2分不是白來的。可複賽前威少由於接連傷病影響到了個人狀態,影響到了他身體的發揮。這也就回到了前文所講的,威少的實力主要還是體現在身體天賦方面。當他跑得不如以前快,跳得不如以前高時,他的各項能力是註定要下降的。尤其是當他頭腦發熱時,一些不正確的進攻選擇更是讓火箭雪上加霜。
相比威少,保羅個人實力則更多地體現在球商和技術方面,他跳得沒有威少高,衝擊力也沒有威少強,他無法依靠身體在賽場上碾壓同位置球員。所以保羅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更聰明的打球方式,這也是他在身體天賦沒有那麼出色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在季後賽打出上佳表現的原因。
所以說,火箭的五小體系的潰敗,主要原因確實可以算在威少身上,他不得不背鍋。因為當威少因為傷病無法打出來上佳表現時,火箭僅依靠哈登和德安東尼的那點戰術,其實根本無法擊敗湖人。如果今年保羅威少沒有互換,雖說不準火箭能不能「黑掉」湖人,但至少也不會是連續四場潰敗吧。畢竟保羅關鍵時刻的表現可不會比威少差多少,甚至還要強上不少。
結語
健康、能夠完全發揮出身體天賦的威少,個人實力和作用當然不會輸給保羅;可當威少在季後賽裡無法發揮出身體天賦、頭腦發熱的時候,這時缺乏投射能力的威少總體價值就遠遠不及保羅了。因為保羅本就以大局觀和清醒的頭腦聞名聯盟,身體素質下降不大可能會直接影響他的表現。且從威少和保羅這幾年在火箭體系打球的經歷來看,其實比較適合火箭體系的不是個人能力更強的威少,而是保羅……
畢竟在有了哈登這樣的超級得分手之後,火箭最需要的並不是威少這樣急需球權,進攻效率又低的核心;他們需要的是像保羅這樣,能夠帶給他們求勝信念、又不佔據過多出手權的核心來輔助哈登。且保羅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帶動隊友的發揮,大家可別忘了當年是誰帶領哈登奪得MVP和聯盟第一戰績,是誰和哈登聯手和巔峰勇士大戰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