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阿駝 爸爸真棒
去年4月,柏萍校長因請全校師生看復仇者聯盟上了微博熱搜,著實把她給嚇了一跳。
原來,因為擔心學生半夜逃學看《復聯4》首映,柏校長決定包下三個影廳,派校車接送400多名師生一起看電影。
萬萬沒想到,這件"小事"被一位的學生看到並留言給了一位微博大V,還上了微博熱搜,最讓網友直呼暖心的還是柏萍校長的那句話:
即便我不了解你愛的東西,
但我誓死捍衛你愛的權利;
無論我們是否看得懂電影,
我們看得懂青春!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別人家的高中","這樣的神仙校長給來一打!","青春欠我一個這樣的校長"。
在2020年的尾巴,這所"別人家的高中"終於被我們給挖到了,它就是位於上海嘉定區的英澳新的滬上國際高中(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國際高中部),而這一次,"爸爸真棒"也被邀請訪校,並獨家採訪了熱搜校長柏萍,孩子們口中的"校長媽媽"。
英澳新是一所成立於2017年的新學校,卻成長迅速,4年之間做成了滬上澳洲VCE課程滬上第一塊牌子,並在2年前開設A Level課程,也做到了家長圈裡的好口碑。
柏萍是一位從教數十年的資深校長,體制內外都有經驗,卻多年如一日,每天清晨與全校學生問侯,所有學生的基本情況都了如指掌,每個家長的信息都親自回復。
這裡還有一群神奇的世界級大咖老師,牛劍雙博士教化學,富布萊特高級學者教ESL,雅思巡迴考官教雅思……簡直把每個學科老師都做到了頂配!
就在上周,柏萍校長獲得了新浪教育盛典2020年度"大國工匠"國際教育影響力校長,騰訊教育授予英澳新2020年度家長信賴國際學校品牌,也是實至名歸。
△還有學生家長入學後發現網紅校長就在英澳新,感嘆:「去年還在羨慕著別人家的校長,沒想到今年別人家的校長就變成我的啦!"
那麼,這所"別人家的高中"到底長什麼樣子?柏校長心目中的好教育是由哪些方面組成?英澳新培養出的孩子都去了哪裡?下面,我們一起來揭開英澳新神秘的面紗吧!
一進校門,我就被校園裡紅瓦白牆的教學樓,鬱鬱蔥蔥的樹木所吸引,不禁感嘆,這裡真是個可以靜心讀書的好地方啊!
在英澳新學校專家樓3樓,我們終於見到了"校長媽媽"柏萍,而她剛剛結束和在校學生家長的電話。從隻言片語中可以聽出,柏校長和家長早就像"老朋友"一樣,彼此寬慰,對於學生的情況更是瞭然於胸。
接下來,我們和柏校長坐下來好好聊了聊。
柏校長
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
上海英澳新國際高中 校長
華東師範大學英語語言學學士,教育學博士,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澳洲雪梨大學訪問學者
01 。
不掐尖兒,不刷題
卻能把"普娃"送進世界名校
在採訪前,我就了解到英澳新並不是一個"掐尖兒"的學校。
如果不招牛娃兒、教學不走刷題模式,如何保證學生的學術水平和最終升學結果呢?我問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柏校長也非常坦誠:「任何一所學校的教育都是需要積澱的,如果要說升學成績,英澳新和很多滬上Alevel名校相比一定是有差距的,我們也不可能做花錢買牛劍學生的事情,這不是我們辦學的理念。但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管什麼水平的孩子,都能讓他在原有水平上達到極致。」
蘭夢瑤就是這樣一個所謂的"普娃兒":內向、害羞、不自信,中考成績剛剛過了普高線。但從體制內轉學到英澳新之後,這個孩子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她變得有自信了。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鼓起勇氣站上舞臺演講,開始參與學生會活動,一步步變得更優秀;
她的學術成績越來越牛了。全球前5%,這是蘭同學最終VCE考試的成績,她拿到了包括澳洲排名TOP3的墨爾本大學、迪肯大學等錄取;
"我們不僅要把理應上牛劍的孩子送去牛劍,更要讓每一個普通學生都能得到全方面的成長。"柏校長說。
△英澳新學生感恩節晚會表演
這裡要插播一句,英澳新除了是一所開設VCE和A Level課程的國際化高中,更是上海第一所文憑模式的學校,這也是學校的用心所在——保證體制外學生也能擁有學歷完整性。
也就是說,首先,所有英澳新學生都註冊海外學籍(英國方向為阿伯茨霍爾姆學校,澳洲方向為芙班科文法學校,都是在當地的知名高中);其次,上海英澳新的課程設置、教學質量,學生考核體系是受到英澳總校的指導和把控的,就必須走出刷數理化成績的「考培」模式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學生在完A Level學習之後,除了拿到A Level考試證書之外,還會獲得阿伯茨霍爾姆學校的高中文憑。
△作為歐洲第一所新式學校,曾標誌「新教育運動的開端」的阿博茨霍爾姆學校(Abbotsholme School)在英國、上海打造雙子校區,其上海直屬校區,就落子上海英澳新國際高中。
02 。
劍橋雙博士、雅思巡迴考官、富布萊特高級學者
用世界級老師帶高中學生
確實,真正的好學校,是讓牛娃和普娃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那麼英澳新是如何讓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呢?
在這一點上,柏校長有兩把學術利劍:超一流師資和落到實處的分層教學模式。
英澳新教師團隊之強大,甚至可以用"核武器級別"來形容,"不惜一切用人才"是柏校長和英澳新管理團隊的重中之重,我先拎幾個出來給大家介紹:
英語學科首席教師Olena,是美國富布萊特高級學者,精通7國語言,在語言比較和教育學研究上非常資深,先後於美國波士頓大學和愛荷華大學做訪問學者和高級學者。
這一次訪校,我有幸旁聽了一會兒這位大師級人物的ESL課程,即使是對待高中生課堂,Olena依舊有學者的嚴謹,每一個單詞、句子都要用到精準。
另一位負責雅思的首席教師Berns也非常值得分享給大家,他的教育經歷非常有趣,擁有劍橋大學英語語言學學士學位和清華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是真正受過中英頂尖教育,對於兩國文化有深刻理解的一位老師。
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雅思中國華北地區巡迴考官,獨立撰寫兩本雅思9分系列教材,雅思考官教雅思,豈不是直接開掛!
不過,我個人最欣賞的,還是化學首席教師,英籍華人馮琳琳,自幼隨外交官父母在英法學習、生活,本碩博均在劍橋大學就讀,獲得劍橋醫學、化學雙博士,曾在皇家馬斯登醫院擔任外科住院醫生,如今卻紮根一線教高中生化學。
聽說,大學霸馮琳琳老師在教學中也極其認真,經常批改作業到凌晨,還會開著電動車載著學生穿梭校園間,果然真正的大佬總是那麼平易近人……
△馮老師的化學教師,化學元素都被變成了活靈活現的漫畫人物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曾在凝聚態物理方面有傑出貢獻的女科學家Colleen,國發所研究員、農業部特邀主題主持李岸,前南外仙林國際部中澳VCE課程領頭人陸宏春等等,這些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當老師,就像是歐美頂尖大學裡的"大師課",是真能帶給學生智識高光時刻,引領學生前進的。
「這些優秀的首席教師是英澳新學術的牽引者,是學校學術的高度,他們即是一線教師,也是各個學科的領頭人。首席教師的課程都是的推門課,每位老師都可以去觀摩,並進行交流、學習;其次,他們的課件資料、作業設計都是完全共享給所有學科老師。當然,首席教師也可以向學科老師學習,他們對於教材更熟悉,對於一線教學更更富有經驗。」柏校長說道。
△英澳新老師和學生們
強大的師資是落實分層教學的基石。在英澳新,學生會根據學術水平被分為ABC三個層級,進行針對性的分層教學:
C班學生基礎最紮實,除了普通課程之外,加上了一些榮譽課程提升難度,這個班孩子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B班主要是中等生,我們知道,中等生是最有潛力的一個群體,但很容易陷入舒適區的,如何激發他們的「自我驅動力」是關鍵;
A班的孩子學術稍弱一些,則更需要一些個性化的關注,比如上課老師就要不斷提問牽引,作業要當面批改,並不斷的鼓勵他們。
有趣的是,1、班級流動:學校通過每月考試讓班級流動,一方面給到學生進步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們保持緊張感;2、人數區別:A班都是每班15-20人,BC班為25人,就是為了確保基礎較弱的同學能夠得到更個性化的教育。
說實話,我們說分層教學是真正能讓所有孩子學到最滿足的知識,是因材施教的體現,但落到實處的學校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初高中階段,對於管理和師資的要求太高了,但作為一個800人大校,英澳新卻做到了。
「如今,甚至有不少體制內學校來借鑑我們的分層教學方法(以適應新高考),這倒是意外的收穫。」柏校長笑著說。
03 。
學校不僅是做課程
要讓學生有歸屬感、安全感
不過,柏萍校長最近也有一些小煩惱,隨著學校越來越大,一定有年輕的新老師來補充,也確實有不太理解英澳新育人理念的。
於是,柏校長一遍又一遍地找年輕老師們談心,「辦學不僅僅是做學術,做課程,你首先要給學生以安全感和歸屬感,他們才能安心學習。」
學生的安全感怎麼來?一定是數年如一日的細緻關懷。
△學生們的藝術作品
英澳新成立四年來,總校長柏萍和各年級分管校長每天早晨都會站在學校門口,年級門口和學生們問好,開啟新的一天,而且各年級校長風格不同,高一階段的Rachel校長思路開闊,熱愛做各種活動,被學生們稱作「成長型校長」;
高二的莊校長細緻入微,是一位「浸潤型校長」;到了高三衝刺階段,就是更加以升學為目標導向的蔣校長……
而依託於這些校長之下的,還有年級部主任各班級輔導員,宿舍生活導師,家長群,這樣「四位一體」細緻呵護好每個學生。
△英澳新感恩節義賣活動,為5個鄉村孩子捐助城市職旅
而到了周末,為了給到留校學生和在家無異的生活、學習環境,英澳新特別抽出老師來做「周末黃金10小時」計劃:
周五晚上的經典電影賞析,孩子們用分析電影文學的方法進行資料閱讀、討論和展示;周六上午是「陽光下的學習」,學生們來到上師大天華學院的大學圖書館,專設高中閱讀區域;到了周六下午,則是每周陽光運動時間,孩子們在體育館、戶外進行各類運動、健身;
△學校體育館
晚上是既定的寫作業時間,也有專門的老師來負責管理;第二天上午還有周末答疑輔導時間,學生有任何疑惑,都能找到專屬老師的幫助;而到了周日下午,離校的孩子也回來了,就可以開開心心進入新一周的學習、生活、社團活動了。
「我經常說,你一定要讓孩子放心伸出手來觸碰到你的肢體,讓你走進他們的心靈,他們才會敢於選擇,自信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個性張揚。」柏校長說。
△柏萍校長和老師們為學生打call
前面我們講蘭同學在英澳新發現自我,並不斷進步拿到世界頂尖大學offer的故事,但更令人感動的事兒發生在申請結束後。
由於家庭經濟的原因,除非拿到全額獎學金,蘭同學無法繼續支付留學費用,而澳洲的獎學金,又是出了名的難申請。
在蘭同學父母都近乎要放棄的情況下,校長柏萍卻堅持要試一試。就這樣,從校長到升學老師,一封封地給大學發郵件,竭盡全力幫忙爭取。終於,全澳洲排名第9的頂尖公立學府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願意提供蘭同學全額獎學金,且允許她在4年內修兩個專業,這是極其難得的。
如今,蘭同學在迪肯讀大二,同時修商科(三大認證商學院,全球僅60所,中國大陸6所)和教育學(世界第26),這也是該校最為出名的兩大專業。
從剛過普高線的中等生,到成為拿下頂尖offer,同時修兩個專業的學霸,蘭同學成長的背後,是"校長媽媽"柏萍和老師們一直說的那句話,「我知道很困難,但不要放棄,讓我們先試一試再說。」
就是這樣一次次的「不放棄」、「試一試」,包括蘭同學在內的「普娃兒」們在上海英澳新學校不斷突破自己,過去的兩屆畢業生中,英澳新學子表現出色:
2019年,英澳新的第一屆(2017屆)畢業生中,一共拿下86張澳洲八大名校預錄取offer,61.79%的同學被排名第一的澳洲國立大學錄取,100%同學進入知名學府蒙納士大學;
2020年8月,英國國家考試局放榜,英澳新第一屆A Level學生60%獲4科全A,72%獲3科全A的好成績,尤其是它的Oxford班,100%學生拿下4科全A!
截止發稿,英澳新第一屆A Level學生已經有拿到曼徹斯特大學、諾丁漢大學、華威大學等Offer,家長群裡更是激動滿滿,真心為這些孩子們感到開心。
盧梭曾經說過,當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而對於「校長媽媽」柏萍和英澳新學校來說,這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就是「愛」,有了愛,就有了教育的先機。
原標題:《這是什麼寶藏學校?校長上微博熱搜,劍橋雙博士、富布萊特學者親自授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