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福州西湖官家村舉行白馬尊王誕辰祈福活動暨福建上官氏委員會贈匾儀式

2021-02-13 上官氏源流研究

在中國,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這天被稱為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處在卯月的驚蟄、春分之間,「卯」是幹支歷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屬木,卦象為震。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為生發之大象,代表著生機茂發,如《律書》中所云:「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

福州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這座建城歷史長達2200多年的古老都城,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與北方萬物蟄伏不同,這裡一年四季常青,似乎看不到非常明顯的季節更替。但每年二月二之後即為春耕時節,乍暖還寒的日子卻已經迎來了萬物復甦的季節。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月二這天西湖官家村族人齊聚白馬王廟焚香祈福

福州西湖官家村族人居省城繁衍生息已數百年。唐末上官氏入閩始祖偕公任福州戶曹參軍,幼子丁遵公遷閩北光澤永寧裡,後世裔孫遷邵武、又遷寧化泉上,再遷清流官坊,再從清流遷龍巖上杭。上杭縣步雲鄉桂竹坪官馬福於明朝末年又輾轉遷回到省城福州,在福州西湖北畔的窯角嶼(即現在的福建省博物館所在地)落地生根。從明末到建國初期300多年時間裡,福州西湖官家村的官氏族人在窯角嶼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煙波浩渺的西湖滋養著官家村人,到建國初期官家村族人已繁衍後世裔孫數千人。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上官氏委員會名譽會長上官內智向官家村理事會官大康會長贈送「白馬尊王 萬古名標」銅匾

那麼福州西湖官家村與白馬尊王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據南宋狀元梁克家編撰的《淳熙三山志》記載:「善溪,衝濟廣應靈顯孚佑王廟,鼓山之北,大乘之南,山峽間有二潭,下潭廣六丈,深不可計。昔閩粵王郢三子有勇力,射中大鱔於此潭,其長三丈,土人因為立廟,號白馬三郎。」並記載該廟唐宋間屢屢祈雨顯靈,官員推崇,朝廷加封,但當地百姓竟謬尊大鱔為神,地名鱔溪。宋淳祐八年(1248年)郡守陳塏祈雨後為正視聽,令縣令改名為善溪。另據清乾隆年間戲劇《白馬尊王》劇情中記載,白馬三郎鱔溪射鱔的故事,鱔魚精是龍王之女石善公主的化身,與白馬三郎有前世姻緣,在搏鬥中同歸於盡後,他們兩人成為了神仙眷侶,三郎被封為白馬尊王,石善公主被封為英德夫人。因此,白馬三郎又有「白馬尊王」的稱號,以後許多供祀白馬三郎的廟宇就稱為白馬尊王廟。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上官氏委員會名譽會長上官內智和官家村理事會會長官大康及官家村官氏宗親們共同見證贈匾儀式

因此,白馬王也成了海峽兩岸民眾廣泛信仰和信仰歷史最為悠久的道教神靈。最早的白馬尊王廟在現在的福州晉安區鼓山鱔溪,他也是兩岸鄉親共奉的白馬祖廟。福州西湖官家村先祖將白馬尊王及英德夫人請至村中,建立廟宇,虔心供奉,護佑官家子嗣昌盛。所以從那時起,白馬尊王成了福州西湖官家村族人共同信奉的保護神和傳統的民間信仰。從此以後,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也成了官家村族人紀念白馬尊王誕辰和祈福的重要日子。這一天,分散在市區各地的官家村族人都回到西湖左海燒香、祭拜白馬尊王,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平安、學業進步、事業有成。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上官氏委員會向福州西湖官家村贈送會旗

在這個特殊的隆重節日裡,還舉行了福建上官氏委員會向白馬王廟贈匾儀式。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名譽會長上官內智、副會長上官新福、秘書長官景秋、副秘書長上官志峰四人受會長上官常川委託,向福州西湖官家村白馬王廟贈送「白馬尊王 萬古名標」銅匾和上官氏委員會會旗。上官氏委員會理事、福州西湖官家村家族理事會會長官大康代表家族理事會感謝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上官氏委員會贈送牌匾和會旗,共同祈願白馬尊王護佑上官家族萬代榮昌。

相關焦點

  • 二月二龍抬頭——福州西湖官家村舉行白馬尊王誕辰祈福活動
    遠眺左海玉帶橋,橋的一頭便是西湖官家村白馬王廟蓊蓊鬱鬱擎左海,煙波浩渺繞王廟。每年二月二龍抬頭這天,是福州西湖官家村白馬王廟白馬尊王誕辰的喜慶日子。從西湖官家村遷出的官姓裔孫們,人人沐浴更衣,紛紛從城區各地趕到這座位於福州西湖左海公園內的白馬王廟燒香、祭拜、祈福。
  •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時間:2020-02-24 1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龍頭節又名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稱為龍抬頭與古代天象有關。
  • 「龍抬頭」為啥是二月二?
    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它是祥瑞之物,百鱗之長,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象徵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因此,這一天稱之為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為什麼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
  • 今日二月二,龍抬頭,九大吉利開運法!
    今天是2016年3月10日,農曆的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青龍節亦稱春龍節,春耕節,萬神都會、土地神誕日。中國從唐朝就有「二月二,運高走,氣高揚」之說,更有二月二放龍燈、放生、祈福開運大典等儀式。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在北方,廣泛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 二月二龍抬頭,佛教如是說
    3 第三吉:吃龍食二月二龍抬頭,自然要吃點和龍有關的傳統美食,寓意吉祥的大餐,為新的一年開個好頭!這一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6 第六吉:祭社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 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龍抬頭「,萬物生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 二月二龍抬頭禁忌和開運方法.土地公聖誕
    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龍抬頭「,萬物生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讓我們一起通過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探尋隱藏在「二月二」這個盛大節日背後的巨大能量,以最為正確的儀式和姿勢,過一個充滿歡樂的節日,圖個吉祥如意好兆頭。
  •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及傳說
    那麼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二月二龍抬頭有什麼傳說故事?快點隨萬年曆小編詳細了解下這蘊含美好意義的節日吧。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
  •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二月二吃什麼?理髮、吃炒豆,龍頭節習俗美食大盤點
    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塗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
  • 二月二龍抬頭的禁忌一定要知道!(附道家九大吉利開運法)
    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龍抬頭「,萬物生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 走訪連江丹陽蒲頭官家村
    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弘揚上官氏文化,傳播上官氏正能量。期待我們共同將這裡建設成為一個免費「查家譜、學源流、閱古蹟、讀資訊」的一站式互動家族平臺。為繁榮、弘揚上官/官氏文化, 歡迎向《上官氏源流研究》微信公眾號投稿。聯繫QQ:343470848!或小編個人微信:guanjq163,期待您的來稿!
  • 二月二龍抬頭,吃龍鱗扶龍鬚,萬物生發,揚眉吐氣!
    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 」龍抬頭「,萬物生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附九大吉利開運法)
    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龍抬頭「,萬物生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讓我們一起通過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探尋隱藏在「二月二」這個盛大節日背後的巨大能量,以最為正確的儀式和姿勢,過一個充滿歡樂的節日,圖個吉祥如意好兆頭。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二月二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
  • 二月二龍抬頭,傳承千年的這些風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春節、元宵節的喜慶還餘味繚繞,「二月二」又如期而至。農曆的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青龍節亦稱春龍節,春耕節,萬神都會、土地神誕日,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
  • 二月二龍抬頭,恭賀土地爺聖誕!這些禁忌要提前知道!(附道家九大吉利開運法)
    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龍抬頭「,萬物生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簡短介紹 二月二龍抬頭傳說故事
    二月二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龍抬頭,龍抬頭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是春龍節,但很多人對龍抬頭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二月二龍抬頭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是什麼呢?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農曆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以此來表示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
  • 「二月二龍抬頭」,道教九大吉利開運法不可不知(內附相關禁忌)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二月二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附道家九大吉利開運法)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二月二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二月二龍抬頭微信勵志希望祝福語大全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農曆二月初二夜空會出現一顆新星,叫「龍角星」,傳說它是龍的眼睛蟄伏了一冬的龍,睡懶了遲遲不肯醒。把身體緊緊地藏在地平線下,對你眨眨眼又睡去。人們無奈只得布香案、焚香禱告,請他早日回歸。神龍聽到了人們的心願抬頭醒來,沖天而飛,行雲布雨,於是,這天就稱為「龍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