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要寫各種臨時腳本,和業務人員對數耗費時間長,想著藉助第三方工具來提效,但是花錢付費而且公司審批流程特別慢……這些是數據工程師們的親身體會啊。
易觀 Argo 就是解決大家的困境而推出的,易觀數科將投入過億的用戶行為分析產品免費開放給大家,集「收數、理數、用數」於一體,採集全端用戶行為數據,幫助業務人員實現自助實時查數與用數。
那麼如何用易觀Argo免費快速搭起精細化運營平臺?在2020易觀A10數據智能峰會深圳站的開發者日上,來自深圳高新企業唯修匯的技術總監夏彬,就現場分享了他們團隊基於易觀 Argo 數據分析平臺的應用實踐。
唯修匯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技工服務平臺。唯修匯有三個方向的產品,用於技工派接單的APP、小程序,技工學習就業培訓平臺的公眾號,藍領垂直化社交平臺公眾號及小程序。
唯修匯在2018年做社群運營時遇到了瓶頸,在精細化運營上大量的研發成本投入並沒有給公司帶來業務數據的持續增長,導致了公司在精細化運營建設上的擱置。2020年,唯修匯開始使用Argo,並快速搭建起自己的精細化運營平臺。
一 、為什麼選擇使用Argo?
在產品和用戶的精細化運營過程中主要有三大場景,無論你是交叉營銷,還是喚醒沉睡用戶等,都逃不過這三大場景:產品迭代、用戶運營、用戶營銷。Argo也是在這三大應用場景,為唯修匯提供了精細化運營的幫助。
1.產品迭代:用運營監控改進產品、優化體驗
Argo在數據採集方面,既支持前端數據採集,也就是前端說的產品形態都可以通過SDK採集,也支持後端伺服器數據採集,也就是全端數據採集。
全端採集的數據可以通過熱力圖等形式展示,例如唯修匯通過用戶點擊數據,了解到用戶平均停留時長是多少?哪個品類點擊豐富?導航頁哪個菜單沒人點擊?哪類資訊點擊量高?店長推薦哪個商品搶購人數最多?個體師傅、服務網點老闆、網點師傅,各用戶角色人數有多少?他們在平臺上都有什麼行為軌跡?社區中哪類話題是熱門話題?由此對產品的頁面做優化,在版本的迭代中做按鈕、板塊上的更新。
2.用戶運營:用戶分層與個性化推薦
Argo可以解放數據工程師,業務同學能夠根據用戶事件和屬性自定義圈選用戶分層,針對不同分層用戶制定不同運營策略,實現個性化推薦。
此外,近年來一些關於用戶增長的理論比較火爆,一些好的運營模型,例如建立會員價值模型(RFM),在數據分析平臺中如何對應、如何快速的運用起來,通過Argo都能夠快速的去落地、去推進。如果沒有Argo,公司的開發人員需要去做埋點、做後臺、做分析,甚至還要涉及到更複雜的東西。
3.用戶營銷:用數據驅動商業決策
數據不僅可以幫企業做產品迭代,還可以幫助企業做出更準確的商業決策。例如唯修匯通過Argo發現其用戶群體使用的手機品牌比例最高的是格力,突破了大家以往的認知,由此展開的用戶營銷活動會比沒有用戶畫像做支持的營銷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
唯修匯之前在今日頭條投放了一些廣告,點開率很高,但實際轉化為註冊用戶的比例不到20%。通過Argo的漏鬥分析,最終發現問題出在簡訊通道,用戶註冊時獲取驗證碼的簡訊打開率低,導致了註冊成功的用戶數量不高。唯修匯在更換通道、切換儲備通道後,問題慢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這種類型的使用場景對於公司的運營團隊而言非常多,例如雙11購物等等,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漏鬥分析去發現、去解決。
此外,Argo的漏鬥分析還有下鑽功能,下鑽後把用戶分群,每一個群體都會有這個群體的用戶畫像,方便與其他群體做對比。
二 、Argo在唯修匯的實踐
Argo是國內第一款可私有化部署且免費的用戶分析和精益運營產品,支持全端數據採集、實時分析與查詢、業務人員自助多維度分析等功能,其開放的連結能力能夠與企業自有系統打通,此外還有社區支持。這些都是Argo的獨特優勢,也是唯修匯選擇Argo的原因。
1.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
網際網路產品,尤其是偏C端的產品,需要持續進行迭代,除了新功能上線外,很多的產品迭代都是來源於用戶的。用戶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例如唯修匯所在的藍領行業,其用戶群體的綜合文化素質不高,網際網路的使用能力也很弱,他們的使用需求就是簡單化。因此不能用統一的思維去思考所有用戶的需求,而是用數據說話。產品經理的輸出需求也要用數據做支撐,可以從Argo的漏鬥分析、熱力圖等看需求的可行性。
在完成輸出需求後,緊接著需要輸出埋點方案。研發的同學都知道,埋點比較枯燥和煩瑣的,而Argo支持可視化埋點就相當於把埋點的工作平民化了,不需要研發來做,運營人員勾勾點點就埋下去了。
唯修匯通過產品經理、技術人員以及研發人員的三方討論,形成一套完整的埋點方案,交由研發人員去開發上線,然後再從Argo上看數據的變化,由此判定功能需求做得好不好,能不能達到目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Argo→數據分析→輸出需求→輸出埋點方案→開發上線→Argo」的閉環,由此可見,Argo是可以貫穿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的。
2.全系統接入
數據驅動最重要的特徵是什麼,就是需要把數據的價值實時發揮出來,以便指導我們的產品運營和用戶運營。如果實時性難以保證,很多通過數據做決策的動作,就無法快速實施。現在很多同類產品產品採取ETL的方式,今天看到的數據也許是昨天的結果,Argo則是實時的數據採集,能夠做到秒級的數據回傳,分鐘級在指標層能夠呈現出來。唯修匯現在的C端產品、H5、小程序、APP已經全部接入了Argo,用Argo做存儲、做計算、做分析。除了接入產品外,唯修匯還將Argo帶入BI、SCRM等應用場景。
唯修匯有自己的一套BI報表,供管理層分析,其中的一半數據是來源於Argo的。此外,運營之前對於產品部分數據的了解,都是用Excel去各個平臺抓取,在接入Argo後,可以直接建運營看板,減少繁瑣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在SCRM層面,唯修匯有很多企業微信的外部客戶,例如七、八百個家電維修員的微信群,唯修匯將這些聊天數據以及用戶畫像、微信群畫像放入Argo,就可以精準的篩選出需要的用戶,同時將微信作為推送的通道。例如給客戶安裝新風機時,找不到接單的安裝員,通過Argo用戶標籤搜索,檢索出約30個最近30天有在APP活躍,有看過與新風機有關的內容的安裝維修人員,通過微信給他們推送消息,馬上就解決了問題。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應用場景,通過接入Argo,發散思維,可以完成更多應用場景的創新。
很多免費的產品,可能僅僅是一個免費的組件,並沒有實際的應用場景,它免費的是一種技術的基礎能力。但Argo的免費,是真正從端到端的整個技術解決方案,唯修匯技術總監夏彬表示:「Argo已經打磨到一個很厲害的狀態了,基本上可以滿足任何一個公司60%~80%的應用場景。」無需關心數據驅動該如何做,只需要關注創新的業務本身,這也是易觀一直踐行的「讓數據能力平民化」的使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