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香港電影圈,乃至全國電影圈舉足輕重的人物,王晶負責導演或者製片的電影很多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
一開始我以為,這部由甄子丹,周麗淇,王晶等人主演的這部《肥龍過江》,是由王晶親自導演,沒想到卻是由一位日本人谷垣健治導演(甄家班一員),電影看完,除了主演的身份,王晶的影子在電影中無處不在。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致敬了很多經典電影的橋段,爆米花電影的節奏,讓電影從一開場不久就通過追車戲讓觀眾眼花繚亂。
甄子丹扮演的肥龍,因為過於「能幹」,經常是單槍匹馬跟歹徒作戰,雖然最終也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可破壞的公共財產,也是觸目驚心。
打個比方來說,警察肥龍就如同核武器,傷人也傷己,很多時候,他的破壞性,遠大於他抓賊的貢獻。從其他的眼裡來說,特立獨行的肥龍,是妨礙他人正常工作的存在。
這一次抓賊的結果一樣,雖然抓到了銀行劫匪,卻搞得全港人心惶惶,電視臺採訪車都翻了一輛,最後肥龍開劫匪的車還差點撞死了警署老大,把你調到檔案室算是便宜了你。
這部電影確實在捧周麗淇,她的這個角色給人可有可無之感,電影中這麼秀色可人的大美女,還是個演員,儘管是個二三流的演員,但我百思不得騎姐的說,肥龍(甄子丹)到底有何魅力,能讓美女對你死心塌地?是不是肥龍真的有什麼外人不知的長處?
為了搞笑的效果,電影情節安排甄子丹從肌肉男變身死肥仔,讓我想起了劉德華的《瘦身男女》以及《大塊頭有大智慧》,還有包貝爾和文章主演的《胖子行動隊》。
胖子也能打,這有沒有夾帶著王晶的小私心呢?聯想起《千王之王2000》裡面王晶扮演的法拉利肥螳螂,一副能打的模樣,夾帶私貨那是必然。
《肥龍過江》儘管是日本人導演,但是港味滿滿,而且致敬了太多的影片,除了前面我說的那些,還有洪金寶1978年的同名電影《肥龍過江》,還有李小龍的《猛龍過江》(肥龍在電視中看李小龍的電影)還模仿了《殺破狼》中,甄子丹跟金毛的吳京打鬥的場面。肥龍:我拿一個破警棍。
除了這些,還有北野武電影《極惡非道2》中,用棒球打人的鏡頭,還有成龍主演的《新宿事件》,除了打戲的致敬,電影請了同一個日本演員竹中直人來扮演警察(《新宿事件》的警察)。
也許有人說這部《肥龍過江》七拼八湊,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痛,王晶的編劇,把這些橋段致敬圓融成一個整體,這才是真正的實力。
關於演員,配角王祖藍的交通協管員,詹瑞文陳友林曉峰等人的角色,都給電影增添很多的星光閃閃以及對往過的回憶。
可以看得出,這部電影對於周麗淇的捧,揚長避短的給了她很多讓觀眾記住眼前一亮的表演橋段(摔下樓電影卻沒開機),只不過這個角色的設置,從整體劇情上來看,稍微有些割裂,可有可無。
王晶跟毛舜筠,在電影中的角色其實乏善可陳,我猜是不是製片方為了省點錢啊,就近取材的,省錢省力。
最後說甄子丹,從一開始進入影視圈就以打戲立足的他,別無所長,只有打戲的專長,以前的港片因為打星雲集,甄子丹想出頭很難,可他的耐心非同一般,當洪金寶成龍都已老去,甄子丹才迎來出頭天。
可甄子丹之後的香港打星,又有誰呢?答案是沒有人。有人也許會說向左呢?他還嫩,遠撐不起香港打戲的一片天。
從《黃飛鴻》到《葉問》,再到《肥龍過江》,從爬山,到頂峰,再到下山,英雄都終有老去之時。
《肥龍過江》裡的甄子丹,讓我想起《玻璃樽》裡的成龍,打戲駕輕就熟,感情戲不知如何發力。
這部電影,作為爆米花片來看,前半部分笑點十足,後半部分給我感覺後繼乏力,剪輯倉促,略微有些拼湊的痕跡,像是廚師想盡辦法要湊足一桌子菜。
在談話類節目《圓桌派4》只,王晶談到,為什麼以前很多香港片拍攝預算少時間短,卻出了不少經典,而現在時間長,預算多,卻爛片泛濫?王晶給出的答案是導演的狀態沒了。
潛臺詞其實是,那時候的導演成熟有精力,把控到位,精品頻出,而現在?似乎只剩下了撈錢,誰的心思都不在作品本身。
可悲可嘆,卻也反映了社會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