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知名的足球解說員董路,發了一條截取於頭天晚上的視頻直播內容——在其中,是董路與前國足隊長範志毅的交談,二人如此聊天道:
董路:冰島這個國家只有30多萬人,那為什麼人家能進世界盃?
範志毅:拿歐洲和亞洲在比呀?不同的環境!哎喲,盧森堡還踢得好呢,盧森堡在哪個地方你也知道,很多丹麥的、歐洲的球員也到那裡去踢,他們打不了五大聯賽,就去那兒踢。你以為盧森堡好打哦?
董路:噢,它整體水平高。文化,文化氛圍。
範志毅:就像世界上擁有歐洲,為什麼會有歐洲?為什麼會有亞洲?歐洲只適合生活——只有藍天白雲,對,(歐洲)什麼也沒有!
董路:什麼也沒有?
範志毅:有資源嗎?
董路:啊?他們有藝術。他們有文化,對!
範志毅:但這個文化,又跟亞洲比,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差遠了,嗯, 上天都是有安排的!
董路:老天自有安排,老天自有安排!
範志毅:老天自有安排!
董路:哈哈哈哈……
……
二人的對話,只是截取了一個片段,董路並沒有給出全部對話及語境,但單純從這段話裡,也能看出一些範志毅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和思想深淺來:
其一,範志毅認可足球的「出身論」、或曰「基因論」。
範志毅認為:小小30萬人口的冰島人,都能打進世界盃,是因為它在歐洲——言下之意,出身於足球發祥地的歐洲,擁有歐洲人的基因,所以,像小國冰島也能踢好足球。
而身處亞洲,中國的足球就不行了,這是因為「桔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的原因了。
可是,為何同在亞洲的日本、韓國——且還是我們的近鄰,同為黃種人,同是儒家文化,我們卻與日韓差這麼遠呢?
估計,也不用說什麼伊朗了,以及戰火中的小小敘利亞了——人家都能戰勝國足,打入世界盃的洲際淘汰賽呢,則這一點反證的例子,就能讓範志毅不好反駁了吧?
其二,範志毅的「亞洲文化優越論」,顯然會成為被人批駁的靶子。
董路本想將範志毅往足球文化的不同上引導,可範志毅並未理解其苦心,卻談到更廣泛意義上的地域論時,他給出了「歐洲什麼都沒有,只有適合生活的環境」,特別在文化上,歐洲比亞洲任何國家都差得遠——此時,範志毅就會掉入「文化優越論」的陷阱中了。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的國家、地區,或種族、民族,都有其獨有的文化,且能生存到今天,也都有其各自文化的養分,令其延續至今。
文化本身,就有差異性——這其實也是文化豐富性的表現。當然,文化的成分中,也都有其優秀的部分,或也有其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部分,所以,我們才會有對待文化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之原則,而各種文化也都是如此在發展的。
但我們卻不能說:你的文化不行,我的文化好,你跟我比差得遠了!——應該說,世界上的各種文化,一直是在互相學習,就像我們現當代的很多重要思想,同樣是來自於西方一樣!
只不過,我們是在將這種外來的文化、思想,在不斷地與中國的文化進行深入的融合而已。
當然,我們能理解範志毅作為一名中國人,也是亞洲人,對亞洲文化(其實亞洲文化也是區別很大:如東亞、南亞與西亞文化,差別極大,很難籠統地概括為亞洲文化的說法——估計範志毅想表達的是「儒家文化」吧?)有一種榮耀感、自豪感,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估計也沒讀過太多書,只不過是對足球術業有專攻的範志毅,看來還是應該多讀點書吧——作為公共人物,這種自以為是的說辭,或許並不太好吧,也更可能會貽笑大方了!【原創評論: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