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周NT和18周唐篩有啥區別?前者數值大於6mm,後者就沒必要查了

2020-12-12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孕檢對於妊娠期準媽媽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謂是又期待有擔心,畢竟胎兒的早期發育無從考量,要憑藉各項孕檢檢測報告單來反饋胎寶寶在娘胎中的發育情況。

正因如此,每一項孕檢項目媽媽都不敢大意,而其中又以孕12周的NT檢查以及孕18周的唐篩檢測更受關注,因為這兩項檢測,能判定胎兒有誤畸形或遺傳性疾病。

孕檢發現NT數值大於6mm,醫生直言:唐篩已經沒必要了

小旭是一名舞蹈老師,因為工作的關係,她過完30歲生日才開始備孕,於同年成功懷孕。

原本一切都很順利,她連妊娠反應都很微弱,感覺懷孕跟沒懷孕沒啥兩樣,然而,在她12周的一次NT檢查中,醫生發現了異常:NT數值大於6mm。

「你們考慮一下,這種情況很大概率是有問題,最好可以做一下羊穿。」儘管是徵求性表達,但語氣卻非常肯定。

好歹是名校畢業,小旭也略懂一些孕檢知識,「不是說羊穿有一定的風險麼?我去做唐篩行不行?」身為母親,她本能地不想拿孩子的生命安全去做賭注。

對此,醫生解釋說,如果NT數值小一些,她們確實可以去唐篩,但它已經到了6mm,屬於極度高危,唐篩基本沒啥用了,還是羊穿比較準確。

12周NT和18周唐篩有啥區別?前者數值大於6mm,後者就沒必要查了

首先明確一點,NT與唐篩都是篩選胎兒染色體異常的一種手段,二者作用類似。

1)NT檢查

通過B超掃描胎兒脖子後面的透明帶,根據其厚度來大致判斷胎兒的健康程度。

NT一般在11~13周+6進行,屬於孕早期,時間上早於唐篩,因此,有人習慣性將其視為早期唐篩。

健康分級標準:

NT值在2.5mm-3.5mm之間的,胎兒的問題率不到7%NT值在3.5mm-4.5mm之間的,胎兒的問題率不到30%NT值在4.5mm-5.5mm之間的,胎兒的問題率不到50%NT值在5.5mm以上的,屬於高危,胎兒極大可能患病需要注意的是,NT檢查不能拖,如果超過最佳檢查時段(14周之後),隨著生理髮育逐步完善,透明帶會慢慢被我們的身體吸收掉,此時再去檢查,誤差會很大。

2)唐篩

從母體的血清中對胎兒的蛋白、促絨毛腺素和有力雌二醇的濃度進行檢測,對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繼而判斷胎兒身患唐氏症候群的概率。

人們常說的唐篩檢查,通常為「中期唐篩」,它是在有了NT檢查之後,專門為了區分二者,以時間為依據而設立的孕檢項目(15-20周+6時進行)。

關於唐篩,社會爭議性一直很大,因為它的出錯率相當高。

數據顯示,唐篩只有不到60%的準確率,也就是說,就算孕檢結果顯示低危,醫生也不能保證胎兒一定是健康的。

如果想進一步確認,還得搭配無創或者羊穿才行。

根據臨床數據來看,唐篩的準確性略低於NT,不過大家也別對NT抱太大希望,因為它同樣只能提供一個健康概率,若想100%保證數據準確性,還得去做羊穿,那才是值得信賴的。

NT檢查沒那麼簡單,大家要注意這些點

1)時間掐準,提前預約

理論上來說,NT檢查在11-13周+6期間均可,不過建議大家最好還是提前預約,11周時就去。

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受精卵著床時間也不一樣,部分孕媽的醫學孕周與實際孕周會有一定的誤差,比如醫學孕周11周,其實已經12-13周了。

要是超過14周,無疑會對孕檢結果產生比較大的幹擾,早去早省心,反正早晚都要查,拖時間毫無意義。

2)檢查前無需空腹

NT檢查不需要抽血化驗,因此,孕媽不需要空腹,恰恰相反,由於該項目需要胎兒姿勢正確,所以孕媽要想辦法讓寶寶活躍起來,以免出現胎兒位置錯誤。吃甜食、運動、聽音樂等等,都是不錯的方式。

3)檢查結果≠結果

正如前文描述的那樣,雖然NT的準確率比唐篩高,但它也只是一種醫學推測,我們不能將檢測數據當最終結果。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孕媽都應該放寬心,等待進一步檢測結果,別自己嚇自己。

最後多說一句,希望大家不要將孕檢當醫院的「坑錢項目」,也許99%的人都不會出問題,但對於剩下那1%的人而言,「中獎率」就是100%!

花小錢省大錢,才是孕檢的核心原則。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孕12周不能錯過的NT檢查,能查出胎寶「唐氏」風險,建議收藏
    想要一個健康寶寶,產檢是很必要的,但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對於產檢大多數還是「一頭霧水」,醫生讓查啥就查啥,根本不清楚具體有什麼用。到了NT檢查的時候,沒想到數值更高了,竟然是4.7。聽到這個結論之後,因為擔心寶寶的健康問題,她崩潰大哭。後來在專家的建議之下,在18周的時候做了羊水穿刺。檢查的時候挺嚇人的,最煎熬的還是等待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等了十多天,她給醫院打了很多電話,最後好在結論是沒問題。
  • 懷孕第3個月沒做NT,到孕4月可以直接做唐篩嗎?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對於nt檢查,相信孕期的孕媽媽也是比較了解的,如果nt值在0.3~0.6的話,那麼胎寶寶有10%的可能性為唐氏兒,若是nt值超過0.6,則有85~%90%的可能,而nt高風險是需要孕媽媽進一步做唐氏篩查的,若是在這個時候唐氏篩查數值小於1:270,需做無創。
  • 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查唐氏兒,有什麼區別?
    對於產檢中的NT檢查與唐篩 很多寶媽們都有這樣的疑惑: 同樣是篩查胎兒唐氏症候群風險 這兩項檢查有什麼區別? 可以只做其一嗎?
  • NT值偏高唐篩卻低風險怎麼辦?疑惑的孕媽,後續該關注這些檢查
    這兩天碰到的一個例子就是這樣,產檢結果顯示NT值為2.9,當時她上網查了查,這個數值有些偏高。結果上星期做了唐篩,顯示低風險,她徹底懵了,這到底有沒有問題? 她總覺得做無創會更安心,但她工作也忙,短時間內又不大能抽得出時間來,於是百般糾結中給我發了私信諮詢。
  • 12周NT值大於2.5,表示胎兒是「問題寶寶」嗎?有什麼補救辦法?
    我前天去檢查NT,大於2.5,診斷為增厚,醫生也沒說太多,我好擔心。」懷孕的女同事慌了,NT檢查前神神叨叨的,檢查完這樣的結果更讓她吃不好,睡不香。對孕媽媽們來講,懷孕早期第一次比較重要的產檢項目就是NT篩查!
  • NT值高就是高風險?後期排畸做唐篩還是無創,區別要知道
    NT是孕早期一項很重要的檢查項目,但是之前有很多人都不重視檢查,甚至不去檢查這是不對的,一定要按時檢查,並且要在最佳周數去檢查。NT高就屬於高風險嗎?NT主要用於排除唐氏兒的風險,因此只要數值高於2.5mm,對於NT來說就屬於高值了,孕媽一定要注意,千萬不可馬虎大意。既然已經高風險了,那就及時諮詢醫生該如何進行下一步檢查,千萬不要怕花錢而忽略檢查項目哦。NT高風險,只做唐篩可以嗎?
  • 都是篩查唐氏兒,為什麼NT、唐篩都要做?
    什麼是NT檢查? NT檢查是檢查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可以早期發現染色體疾病和其它多種原因造成的胎兒異常。 唐篩用來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危險程度,如果唐篩結果顯示高風險,要進一步進行確診性檢查。唐篩還可檢查出神經管缺損、18體症候群及13體症候群的高危孕婦。
  • NT檢查與唐篩有什麼區別?2選1可以嗎?這些孕婦要注意唐氏篩查
    有細心的寶媽發現,孕期檢查中的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關於唐氏兒篩查的,這兩個都要做嗎?這兩個檢查有什麼區別呢?2選1可以嗎?01 NT檢查與唐篩有什麼區別?而唐氏篩查是通過抽血媽媽血清來檢測孕婦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媽媽的預產期、孕周、孕期增重、年齡等方面的因素來判斷胎兒存在先天性發育缺陷等問題。所以,NT檢查是初步篩查,而唐氏篩查是確認環節。
  • NT、唐篩、羊穿和無創,四項檢查全解析,孕媽須知
    NT檢查最好是在孕11~14周,超過14周,胎兒皮下的積水會被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吸收,檢查就不準確了。 NT檢查不是孕期必做的項目,而且超過14周,也沒有做的必要,如果要做,可以配合抽血化驗(早期唐篩)一起來做,準確率大概為85%。
  • 孕媽NT檢查和唐氏篩查有什麼區別?真相來了
    導語:孕媽NT檢查和唐氏篩查有什麼區別?懷了孕的寶媽對產檢充滿疑慮,到底哪些產檢該做,哪些不該做?檢查做多了對寶寶有沒有傷害?一連串的問號找不到解答.尤其是唐篩和NT,同樣是篩查染色體,是需要同時都做還是做一樣就可以?
  • 唐篩、糖篩傻傻分不清?教您一分鐘弄懂!
    檢查目標不同:唐篩: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糖篩:是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簡稱。檢查時間區分唐篩檢查在16周—20周左右進行,糖篩在24周—28周左右進行篩查。檢查內容不同唐篩:通過抽取孕婦血清,對母血清中某些生化指標水平的檢測,篩選出胎兒非整倍體21—三體、18—三體綜合症的高風險孕婦。
  • 孕期檢查能判斷胎兒畸形的,你以為只有四維和唐篩嗎?還有這些
    文|好孕姐從懷到生的整個孕期,孕媽要經歷大大小小二十多項檢查,無一不是在確保胎兒的平安健康,其中有兩項檢查是孕媽比較關心的,一項是在孕22-28周做的四維彩超,主要是為了排查胎兒的面部、身體、組織器官有無大體畸形;一項是在孕15-20周做的唐氏篩查,主要是為了排查患有21三體、18
  • 懷孕8周妊娠反應
    那麼,懷孕第八周有什麼反應? 懷孕8周妊娠反應 懷孕八周,如果之前b超檢查看到了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動,血液化驗hcg和孕酮都是正常範圍,目前沒有不適反應可能是早孕反應消退提前了
  • 為何醫院不建議雙胞胎孕婦做唐篩和四維彩超?不是坑錢,為你好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昨天有位粉絲朋友找我,她懷了雙胞胎,如今已經是20周了,所有產檢項目都沒有錯過。原本她正打算預約24周的四維彩超,但醫生卻說不建議她做,沒必要,她很不解。之前唐篩醫生就沒有給她做,直接做的無創DNA,這次的四維彩超為什麼又要省略?這不是一次很重要的排畸檢查嗎?雙胎的危險性難道比單胎還低嗎?確實,雙胎與單胎相比有更多問題需要注意,但唐篩真的沒有做的必要,而四維彩超做與不做並沒有嚴格要求。
  • 胎兒一般在多少周出生?懷孕37周和40周都是足月生,區別卻很大
    沒錯的,「孕幾個月」、「孕多少周」,是從 末次月經第一天 就開始算了,並不是受精卵結合的那天,也不是查出懷孕的那天。 因此一般在下次來月經時,發現遲遲不來,一查是 「中招了」,這個時候可能 已經懷孕5-6周了。
  • 國考和省考到底有啥區別?只說前者好於後者有些片面
    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另一種是地方公務員考試,而地方公務員又分為省考和市考,不過平時生活中大家提到最高的就是國考和省考這兩種。那麼國考和省考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是不是前者就一定好於後者?國考和省考的劃分依據是什麼?
  • 唐篩=抽一次血?大錯特錯!加上這次檢查,結果檢出率高達95%!
    甚至有些極端的孕媽,覺得以前條件不好的時候,沒做這個檢查,很多生出來的寶寶也很健康,所以就打起了退堂鼓。在孕媽猶猶豫豫的過程中,等到16~20周,想要去醫院深度諮詢下這個檢查時,才發現錯過了「早唐」檢查,對於唐篩的檢查結果正確只有60%左右的準確率了。
  • 孕期唐篩6點要早知道
    唐篩其實有兩次:一次是早期唐篩,需要在懷孕12周(NT檢查)左右做;另一次是中期唐篩,大概是在懷孕14~21周做。還有一部分孕媽媽頭胎沒有做唐篩,孩子正常,後來懷二胎了,認為這個檢查沒有必要浪費錢,甚至認為這項檢查是醫院為賺錢而設立,從而不去做唐氏篩查。這些孕媽媽要注意啦,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為了寶寶健康人生,為了家庭幸福美滿,唐氏篩查不能不做!
  • 懷孕7周,沒發現胎心、胎芽,準媽媽不妨等等看,最晚或可到這周
    到了孕期7~8周,多數媽媽開始出現胎心胎芽。但即使你沒有,也別焦慮,不妨先等一等,很多寶媽最晚到了10~12周才出現的。懷孕7周,沒發現胎心、胎芽表姐懷孕7周的時候,就開始按捺不住想看娃的心,一早就坐車到縣裡的大醫院做檢查,為了準確做腹超,表姐連著喝了好幾大杯水。檢查的結果卻並不盡人意,胎心、胎芽統統都沒看見。
  • 綿羊肉和山羊肉的有啥區別?
    羊肉性溫,是冬日裡滋補的最好佳品,北方人吃羊肉多以「綿羊」為主,南方人則喜吃帶皮「山羊」,而西北人春秋吃綿陽羊,冬季吃山羊,因為綿羊肉細膩敦厚,味道鮮美,山羊肉精瘦有嚼勁,,所以雖為羊肉,無論在口感上,還是在肉質上都是有一點區別的,那麼「綿羊肉」和「山羊肉」有啥區別?下面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