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成都佑頂裝飾集團燈光是一個空間的靈魂
在居住精細化的需求下
人們對照明的訴求
也從基礎的點亮環境上升到營造氛圍
追求更為個性化舒適的照明環境
精心挑選的豪華大吊燈
不知不覺積了厚厚的灰
無主燈設計顯然成了
家居照明設計的主流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什麼是無主燈
應該怎麼設計~
(前方預警,本文文字較多建議先收藏後閱讀)
什麼是無主燈?
80年代
大家都沒有「裝修」這個概念
一切以滿足實用功能為主
還記得每家每戶照明的情景
綠色的牆裙,紅或黃色的門
每個房間一盞瓦數並不大的白熾燈
組成了一個基礎的居住環境
再往後發展
豪華的大吊燈作為客廳的裝修
審美上也是水晶越是閃亮越受歡迎
基本上整個空間的照明
習慣依靠一盞大燈、或吊燈
來照亮整個空間
一般安裝在房間中央的位置
單純起到基礎照明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們的審美水平越來越高
無主燈設計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
而大多數人首次接觸無主燈
更多是在商業空間如酒店、商場、餐廳等
相對於傳統主燈照明
無主燈照明設計
摒棄了單一的大吊燈
用燈帶、筒燈、射燈、落地燈等燈具替代
多種光源的組合搭配
可以達到視覺上的延伸
同時營造家居的光影氛圍
讓整個空間看起來不再單一
更加有層次感,極具格調
簡單一張圖說明二者的不同
▽
「無主燈照明需要犧牲層高嗎?」
內嵌型筒燈的安裝離不開弔頂二字
即便是看起來和毛坯刷白並無二致的頂面
也是為了隱藏筒燈的發光元件而做足了全套功課的
簡約而不簡單的道理就在於此
▽
普通人很容易談吊頂色變
對吊頂的印象僅停留在造型方面
這裡要更正一下:
吊頂的目的是將能夠保證房子
正常運轉的醜醜的設備隱藏起來
中央空調和新風主機、管道、電線等等
包括筒燈都在隱藏名單之列
只是為了「遮醜」,不在於造型
▽
吊頂只是用來內嵌筒燈的話
10~15cm左右的厚度就足夠了
如果有額外的設備,則要以厚度很大的那個而定
超薄型的筒燈也是今後的主流方向
大家在選購時可以留意一下
比起吊頂高度,大部分人關心的是
吊頂使得層高降低後,會不會讓空間變得壓抑?
一般來說,大面積的吊頂不低於2.6米
小面積吊頂不低於2.4米
鑑於每個人對層高的內心感受不同
在實際操作中還要結合空間大小、功能的豐富度
以及內心可以接受的程度來綜合進行判斷
一個可供參考的意見是:
面積較大,而且功能比較複雜的房間
可以考慮選擇無主燈照明
而在面積小、功能性單一、層高比較有限的情況下
更適合主燈照明
無主燈應該怎麼布局
在了解無主燈的布局之前
我們需要先搞清楚無主燈設計中的一些常識
無主燈設計中一般有以下幾類
1、射燈
射燈是典型的無主燈,無定規模的現代流派照明。射燈光線柔和,可以營造室內照明氣氛,也可用於局部採光,還可以自由組合變換角度,照明效果千變萬化。
2、筒燈
筒燈就是因為其形狀似桶而得名,分類上有明裝筒燈跟暗裝筒燈。暗裝筒燈底部都是用吊頂隱藏了起來,只露出小小的一個光點。
3、燈帶
燈帶一般隱藏在吊頂、牆面或者地面,常常用來勾勒空間輪廓,典型的見光不見燈設計。
小空間置物板下方設計燈帶,可以使視覺空間變大,小戶型的小夥伴可以試試。
4、軌道燈
軌道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屬於射燈的一種,大多出現在商場、書店、博物館等商用裝修上,但因其酷酷的外表,能夠很好的跟大部分家裝風格融合,導致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中選擇軌道燈。
5、落地燈
落地燈相對於檯燈,高度上有明顯的優勢,相對於吊燈,又可以靈活地調節光照角度。總之,是一款能夠滿足多種需求,應用區域廣泛的燈飾。
6、壁燈
家用壁燈一般採用低色溫的半遮光造型,不會讓深夜起床的人覺得刺眼,設置在腳邊等較低的位置,不會使人在深夜中過於清醒,能夠營造出沉穩、寧靜的氣氛。
7、裝飾燈
這類燈不需要太高的亮度,只需要擺在低處來補充照明,也有著壁燈一樣的作用,保護人起夜時不被絆倒。當然,不打開的時候也只負責美觀。
而這些燈光中常用的就是射燈和筒燈
「射燈和筒燈」
很多人認為凸出來的才是射燈
在吊頂裡面嵌入式的都是筒燈
反正外觀看起來也沒啥區別
但實際燈光效果卻是天差地別
從光源看二者有很大區別
黑色是燈壁,黃色是燈泡,橙色是光杯▽
筒燈是一種相對於普通明裝的燈具更具有聚光性的燈具,一般是用於普通照明或輔助照明;射燈是一種高度聚光的燈具,它的光線照射是具有可指定特定目標的。主要是用於特殊的照明,比如強調某個很有味道或者是很有新意的地方。
「玄關」
誤區:燈對門中間(入坑率達90%以上)
通道式玄關
一般通道式玄關進門以後都會有鞋櫃、換鞋凳……這個時候大腿牌布燈法打破傳統,不以大門為中心,而是以柜子為焦點。玄關作為室外與室內的過渡區,一般可以用一兩盞射燈、感應燈帶配合配合照明。如果以門為中心布燈,一進門會讓人感覺頭頂光線太強,脫衣換鞋的時候,也容易有陰影。
獨立玄關
獨立玄關一般都會在進門對面掛一幅畫、半牆鞋櫃、雕塑、頂天立地鞋櫃,這個時候燈光就要以需要打光線在需要聚焦的地方,而不是放在玄關中央或者靠門。
沒有玄關
像我家一樣,進門就是兩百方的客廳的,就把燈布在門中間就行,子母門的話要以整個門為整體的中心。
「走廊」
誤區:走廊盡頭的一個燈對齊房門中央,這種是傳統筒燈布燈法,這個時候,後面一個燈一般就會離牆50cm左右對於嵌入式射燈來說這個距離是致命的(入坑率達70%)
走廊布燈非常簡單,一般在走廊的盡頭,都會有一些裝飾,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射燈照亮,離牆距離看之前說的。在走廊入口可以對中一個門或者一堵牆,確定首個燈,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長度確定射燈數量然後均分。
「客廳」
誤區 :中間區域布太多的燈,傳統筒燈布局法,不適宜射燈布局,(入坑率達80%)
誤區:沙發背景牆放一排射燈,沙發是停留時間比較長的區域,防眩再好的射燈,在下方依然會有眩光,在沙發上方不宜有射燈直射,(入坑率達90%)
客廳布燈主要分五個區域,電視背景牆、沙發背景牆、陽臺通道、餐廳通道、客廳中央(茶几區域)。
電視背景牆
一般情況下電視背景牆是傳統家庭裡的核心區域,所以顏值非常重要,不管是複雜背景牆還是簡單背景牆或者無電視的燈光布置都非常重要。比較普通的布燈方法就是先確定兩端燈位,然後再均分,一般3~5盞射燈左右。會有人介意射燈光線直射電視屏幕,不過這樣方法也有好處,就是光斑比較均勻整齊,不容易出錯。全新研發出來的電視背景牆黃金比例布燈法,適用於4m~6m電視背景牆,4m以下需要微調,6m以上需要多加幾個。具體怎麼研發(瞎編)的就不多廢話,簡單的來說就是在電視背景牆的長度的1/5、1/3、2/3、4/5處布四個燈,比如5m的電視背景牆,就在1m、1.67m、3.33m、4m處布四個燈。
沙發背景牆
之前一直強調沙發上方不宜放射燈,否則坐在沙發上的時候會有眩光影響舒適性。很多住友問我那究竟沙發背景牆應該如何布置射燈呢?我一般就說不布燈或者直接和電視背景牆對稱的布置。但是現在找到了一款非常適合做沙發背景牆的射燈,就是在離牆距離提到的那個什麼鬼東西的線性射燈,線性射燈光束角是偏光(無眩光)。普通燈帶做反燈槽燈光基本只能洗牆0.5m左右,而線性射燈,可以完完全全的把一面牆洗的很均勻很漂亮,線性射燈好的地方就是無眩光,一般沙發背景牆放2~3盞線性射燈就足夠,線性射燈同時可以利用在沙發、床頭、書桌、梳妝檯等需要柔和燈光地方(其實有牆就可以用)。
(普通的反燈槽燈帶打光只有0.5m左右,而線性射燈能把整面牆洗得很漂亮)
客廳中央(茶几區域)
全客廳滿吊頂的情況可以再茶几區域可以並排布置2盞距離10~40cm的射燈,這個時候要注意不要把燈布置在茶几中央位置,要往電視背景牆方向挪10~40cm距離,防止拍照的時候茶几曝光,而且坐在沙發上的時候開這兩盞燈也會感覺到更舒服。如果吊邊頂或者不吊頂,可以選擇用明裝或者中間不放燈都可以。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可以把其他的燈都關掉,這兩個小燈,會讓人有一種孤獨感。
「餐廳」
誤區:一盞大燈照亮整個餐廳,餐廳很亮餐桌很暗(入坑率達70%)
餐廳燈光主要是照餐桌和餐桌周圍。餐桌區域是無主燈設計唯一建議裝主燈的區域,一般建議購買有一定遮光角或者能夠聚光的吊燈,一方面考慮到餐桌配合吊燈提高顏值,一方面的話有聚光的光源打到食物上拍照啥的都會好看很多。吊燈高度在離桌子65cm左右,如果沒確定桌子高度的吊燈超低點可以在130~160cm(不要怕撞頭,餐桌放上去就沒事)。
「廚房」
誤區1:在廚房中間布燈,做菜切菜洗菜的時候光線全被自己的大頭擋住。(入坑率達80%)
誤區2:廚房集成吊頂使用平板燈。(入坑率達80%)
中廚
大部分的廚房,水槽都會放在有窗戶的那一邊,因為燃氣灶和抽油煙機是需要有牆的,一般都會做一些吊櫃,然後中間再有一塊黃金操作區的位置。簡單的來說,廚房布置射燈無吊櫃的臺面在臺面居中上方的位置,一般離牆30cm左右,有吊櫃的地方要預留吊櫃的厚度,燈位大概離牆65~70cm。
如上圖所示,廚房布置燈位,首先要找到有吊櫃與沒吊櫃的那個轉角位,離有吊櫃那堵牆60~65 cm,無吊櫃那堵牆30cm,這就是定中廚的首個燈位。第二個燈位一般在冰箱位置,冰箱一般加上插頭需要70cm左右,而櫥櫃普通情況只有60cm,所以第二個燈位一般在對中冰箱,離牆90cm左右。然後根據首個轉角燈位和冰箱燈位、廚房面積,確定數量和剩下的燈位排布。
西廚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做西廚,都是為了希望靠島臺來拉高整個家的顏值,所以島檯燈光非常重要。島臺的燈光也可以基本可以參考餐桌燈光布置,根據島臺大小選擇吊燈或者2~3盞射燈。
「臥室」
誤區:枕頭上方布置射燈我相信去酒店被枕頭上方的射燈閃瞎的不止我一個,當然也有很多在家裡這麼布置的。(入坑率高而且致命!!)
床頭
枕頭上方建議要麼就直接不布燈,或者買裝飾性的吊燈、壁燈、檯燈。要麼就按沙發背景牆一樣用線性射燈(一般情況兩個就夠,1.8m的床兩個燈間隔大概1.4m左右,具體參考沙發背景牆)。
臥室背景牆
臥室背景牆可以參考電視背景牆的大腿自創黃金比例布燈法。也可以3~4個射燈簡簡單單的均分。
衣櫃
在衣櫃前方布置2~3盞射燈即可,衣櫃內部自己決定要不要放燈帶,本文主要講射燈布置,衣櫃燈帶好住上有很多文章。
窗戶飄窗
飄窗一般會做窗簾盒,如果飄窗有做吊頂就把燈布置在飄窗上,首種在飄窗中央間隔60cm左右布置兩個射燈,第二種在飄窗兩端距離飄窗兩端30cm左右各一個。
臥室中心
一般寬度超過4m的臥室,可以選擇在臥室中心遠離床頭那端挪10~40cm類似客廳茶几位置加並排布置2盞距離10~40cm的射燈。
「衛生間」
誤區:一個主燈搞定照明(入坑率達50%)知道什麼叫蒼白嗎?一個6000K的主燈照亮你的廁所的時候你就知道了。誤區:衛生間集成吊頂使用平板燈(入坑率達80%)
浴室櫃洗手盆:洗手盆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鏡子使用鏡櫃、一種是薄鏡子,首個燈布置在洗臉盆中間,純鏡子的話一般離牆25~30cm,鏡櫃(一般20cm以內)的話離牆40~45cm。這樣子臉上的燈光才足夠,同時在後方再加一個射燈,這樣子人在鏡子前才會立體減少陰影。同時可以選擇帶燈光的鏡子,比較好的是鏡子兩邊有光,這樣子人在鏡子前左右兩邊有光線,可以保證光線直射臉上,讓臉變得更加立體,同時可以認清自己的醜。
馬桶:
馬桶區域一般有兩種布燈方法,一種是放在馬桶上方,大概在蹲坑的時候膝蓋的位置,這種情況下就要用牛眼燈,也就是像以前說的在舞臺中心拉屎的感覺。比較常用的做法是在馬桶對面布一個射燈。
淋浴:
普通的一字型淋浴房,只需要一個射燈,就是在淋浴花灑對面那堵牆,一般不建議布在花灑上方,因為洗白白的時候會有種烈日當空的感覺,洗澡的時候是需要很放鬆的燈光的。如果是鑽石型淋浴房,一般這類的衛生間偏小,外面的燈光已經足夠,不建議在淋浴房裡放燈。
浴缸:
浴缸的位置,一般建議只放一個射燈,如果是左右兩端放龍頭花灑的話,射燈放在花灑那端,如果是龍頭花灑放在中央的,就把射燈放在你正常在浴缸躺著的時候,腳的那端。因為泡澡的時候需要放鬆,抬頭望天花的時候有個射燈照著你會不舒服,一個射燈足夠照亮整個浴缸。不過在浴缸兩端放兩個射燈也沒問題,這樣整體效果會好一些!
無主燈在家居空間的應用
「客廳」
客廳建議少?主燈,多利用射燈散點布局,營造光影層次。客廳的照明,?般3000K就能達到一般人對客廳亮度的需求了,可以營造暖色溫馨的效果,也可以用4000K照明空間,3000K作為洗牆,這些凸出層的燈光,也是能融合的。喜歡輕快明亮的,全部?4000K也是很好的選擇。
「廚房」
在日常生活做飯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有感受,夜晚洗菜切菜,由於身體遮擋了光源,會造成一個視線盲區,影響做飯的心情。所以廚房,一定要有重點照明和輔助的局部照明,比如可以在操作臺櫥櫃後面安裝燈帶,來幫助補充臺面照明,其他燈光各司其職,讓所有有需求的地方都不會陰影,這樣廚房的生活也會更舒適精彩。
「臥室」
臥室生活雖然離不開光源,但是過亮、過多的照明會讓人產生睡眠障礙,人躺在床上好的不要有強光照射的感覺,可以用檯燈,壁燈、筒燈來提供局部照明,來緩解壓力,令人放鬆,才能安然入夢。
「衛生間」
對於衛生間照明,很多家庭就在頂部安裝了一個主燈,由於投光原理,很多邊角位置有陰影,比如洗漱臺的化妝鏡好好安裝局部的燈帶或者筒燈來補光。
如果覺得不錯
你的每一次分享和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