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以來,隨著強寒潮不斷推進,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今冬以來最大一次雨雪天氣過程,各地氣溫也將進入「大跳水」行列。14日上午,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暴雪預警。目前,這輪寒潮影響到了哪些地區?後續發展趨勢如何?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為您解讀。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何立富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張娟 王若嘉
1.截至14日上午,這輪寒潮主要影響了哪些地區?雨雪的範圍、量級和降溫的幅度情況怎樣?
何立富:目前寒潮已經影響到了東北、華北北部至陝西中部、甘肅中部一帶。過去一天,受寒潮影響,甘肅中部、內蒙古、黑龍江、吉林西部等地出現強降溫,降溫幅度超過10℃,部分地區達到12~18℃。
實況監測顯示,截至12時,內蒙古大部、華北中東部、東北大部包括黃淮東部、江淮中部、江南大部已經出現大範圍雨雪。內蒙古中東部、河北北部、北京北部出現中到大雪。平均降雪量4-8毫米,局地可達15毫米。華北中部往南地區,目前仍以降雨為主。
2.與之前的預報相比,冷空氣和雨雪有哪些新的變化?或新的特點?預報的難點在哪裡?
何立富:此次雨雪過程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降水相態變化非常複雜,華北、黃淮、江淮、江漢等多地都存在雨雪轉換過程,由雨轉為雨夾雪或雪的時間點較難精準預測,降雪量級及積雪判定同樣會受到影響。比如北京,由於前期溫度較高,降雨持續了較長時間,雨轉為雪的時間點比原先預報延遲了3個小時左右,所以降雪的量級相對也有所變化,目前來看基本在中到大雪量級,城區積雪預計不嚴重。
3.目前寒潮是否尚未完全影響我國,預計何時爆發?此次寒潮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何立富:目前,寒潮已經抵達我國東北、內蒙古一帶,但寒潮龐大的冷高壓主體14日早晨還未完全進入我國,仍然在積蓄能量。預計14-16日,寒潮將繼續南下,東北地區東部、華北北部和東南部、黃淮中東部、江漢東部、江淮大部、江南中東部和南部、華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2~16℃。17日,最低溫度0℃線將南壓到江南南部。
此次寒潮形成的主要成因是受中高緯度長波脊區偏北氣流引導,來自極地的冷空氣在中西伯利亞地區匯集,隨著高空橫槽轉為豎槽直立,強冷空氣將一路南下快速爆發。
4.根據最新預報,今明兩天雨雪將重點影響哪些地區?
何立富:預計,14日至15日,江南北部及以北地區將出現降雪或雨轉雪、雨夾雪天氣。其中今天白天到夜間,內蒙古東南部、河北東部、北京東部、天津、山東北部、遼寧東部和西南部、吉林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河北東北部、遼寧東部、山東北部等局地有暴雪。東北地區東南部降雪有可能達到歷史極值。
南方雨勢同樣強勁。未來兩天,西南地區東部、江南中南部、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性天氣。
5.本次寒潮天氣對春運返程和農業有哪些影響?
何立富:目前正值春運期間,此次雨雪天氣過程相態變化較為複雜,多地存在雨雪轉換過程,公眾需加強防範道路溼滑、積雪結冰和低能見度天氣等對出行交通、生活生產等的不利影響。此外,華南等地還需警惕局地強對流天氣的危害,密切關注最新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
對於農業來說,此次寒潮過程將對設施農業帶來不同程度的低溫冷害和風、雪災害,南方部分茶芽、經濟林果和在地作物易遭受寒凍害,雨雪天氣也將影響蔬菜的採收和運輸。目前北方大部冬小麥仍處于越冬期,降溫天氣對北方冬小麥無明顯不利影響,且雨雪天氣利於麥田增墒保溫。
6.本輪雨雪降溫天氣給公眾生活健康帶來影響,應注意做好哪些方面防範?
何立富:由於中東部地區前期氣溫偏高,此次寒潮天氣過程降溫劇烈,公眾體感將較為明顯,請務必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尤其注意防範強降溫可能引發的感冒,儘量減少外出。
(文章來源:中國氣象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