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是瞻:服從指揮,依附進退 | 聽故事 學成語

2021-02-07 親寶聽聽聽


聽故事 學成語 NO.197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讓孩子愛上學習



釋義

瞻:往前或向上看。看著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出處

《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



故事

春秋時期,秦國十分強大,常欺負那些弱小的諸侯國。引起了眾諸侯國的強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晉悼公聯合了其他諸侯國,組成聯軍去攻伐秦國。

指揮諸侯聯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他原先估計,秦國得知諸侯聯軍來進攻,肯定會驚慌失措,戰爭很容易取勝。沒想到聯軍內部各懷異志,並不齊心,士氣也很低落,秦國得知這些情況,所以一點也不怕,根本就沒有求和的表示。秦軍還在涇河的上遊放毒,毒死了不少聯軍的士兵。

看到這種情況,荀偃就想早點發動總攻,他向聯軍將領發布命令說:明天早上雞一叫,我們就準備出發,各軍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陣。作戰時,大家都看著我的馬頭來行動,我指向哪裡,大家就奔向哪裡。

荀偃手下的將領聽了他的話,覺得他太專橫了,很反感。有個將領說:晉國從來就沒有下過這種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國,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馬頭偏要向東。

其它諸候國的將領看到晉國的將領帶兵回國,也紛紛撤回自己國家去了。全軍頓時不戰自亂,荀偃眼看無法挽回,也只好狼狽地撤軍了。馬首是瞻,本意是指作戰時,士兵要看著主將的馬頭決定行動的方向,現在多用於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於追隨。



成語練習

用馬首是瞻說句話,把練習發到下面留言處,糖粥粥姐姐會篩選寶貝造的優秀句子,你將會成為親寶國學的成語達人哦!快快轉動你的小腦袋吧!

 

例句:你不必全聽他們的話,唯他們馬首是瞻。


寶貝,造句的時候記得寫上你的名字哦!


① 成語欄目將不再每日更新,其與新欄目【上下五千年】輪流更新,敬請期待!


② 【親寶聽聽聽】成語欄目更新至200期就停止更新。如需繼續學習,煩請關注【親寶國學】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每日成語《馬首是瞻》
    馬首是瞻,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例句】做工作不能馬首是瞻,草率行事。一位將軍忍不住反感地說:「晉國從未下過這樣「馬首是瞻」的命令,那我們現在為什麼要聽你的?好,你馬頭向西,我偏要向東,你自己去攻打秦國吧。」將領的副手也說:「他是我們的頭,我聽他的。」於是率領自己的隊伍朝東而去。這樣一來,全軍頓時混亂起來。整個聯軍潰散不堪,苟偃失去了幫手,無力扭轉局面,只能仰天嘆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執行,就不會有取勝的希望,一交戰肯定讓秦軍得到好處。」只能將全軍撤回去。
  • 【成語故事 ·秦】馬首是瞻
    成語出處: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春秋時,晉、魯、鄭等多國聯軍攻打秦國,晉國中軍統帥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成語釋義:馬首:馬頭;瞻:往前或向上看。
  • 【每天一成語62】馬首是瞻
    馬首是瞻
  • 馬首是瞻
    【成語】:馬首是瞻【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解釋】:瞻:往前或向上看。
  • 「馬首是瞻」是貶義詞嗎?
    生活中,大家常常見到「馬首是瞻」這個成語,比如某人唯誰馬首是瞻
  • 唯「馬首是瞻」是要講條件的
    成語馬首是瞻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基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這裡瞻,即看。馬首是瞻基本含義是作戰士兵看著主將的馬頭決定行動的方向。多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者樂於追隨。戰國時,晉淖公聯合十二個諸侯國攻打秦國,指揮十二國聯軍的是晉國大將荀偃。荀偃原以為十二國聯軍攻秦,秦軍一定會驚慌失措。
  • 囊螢映雪:家境貧寒,勤學苦讀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90
  • 聽故事,學成語 | 八仙過海的故事
    聽故事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即可收聽音頻學成語八仙過海    [bā xiān guò hǎi]    [釋義]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今天學習的成語是八仙過海,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 自慚形穢:不如別人,內心羞愧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79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實踐獲真知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31
  • 負隅頑抗:憑藉險阻,頑固抵抗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85
  • 負荊請罪|每天三分鐘 聽故事 學成語NO.11
    每天給孩子聽一個成語典故,讓孩子愛上學習
  • 老當益壯:年紀雖大,志氣豪壯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19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望梅止渴的故事
    成語故事小課堂精彩繼續~ 今天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 進退有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進退有度,謂前進後退動作均合法度。出自:西漢·戴聖《禮記·曲禮》:「進退有度,左右有局。」近義詞有:進退可度、進退應矩,進退有度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用於處事。進退有度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進退有度(jìn tuì yǒu dù)成語釋義:謂前進後退動作均合法度。
  • 膾炙人口:膾炙和羊棗哪個好吃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18
  • NIU活動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對牛彈琴的故事(第九期)
    成語故事小課堂精彩繼續~ 今天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1月9日,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日,《婷婷講成語故事》新書發布會暨「詩詞成語童萌」活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湖南展區舉行。婷婷姐姐帶領小讀者們表演古詩聯唱。《婷婷講成語故事》由嶽麓書社出版。當天,深受家長孩子們喜愛的兒童詩教開創者、中國首個入選「全球創新教育100強」項目創始人、《婷婷講成語故事》作者婷婷姐姐身著一身精美漢服登場,和小讀者們一起唱古詩,並圍繞新作《婷婷講成語故事》,分享了有趣的成語故事和學習成語的方法。「《婷婷講成語故事》是嶽麓書社與婷婷姐姐繼《小學必背古詩75首(附10首)》之後的再度強強合作。」
  • 【閱讀推廣】羊年話羊:關於羊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有一種野生的羊,名叫羚羊。它比綿羊要大一些,長著一對向前彎曲的角,這對角不但是它的武器,還有另一種奇妙的功用,夜晚,它跑到大樹底下,找到一根橫枝,就高高一躍,把角掛在枝上,就這麼吊著睡覺了。楊子聽了,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他的學生們覺得奇怪,經過詢問,終於弄明白老師的想法:「大道因為岔路太多而丟失了羊,求學的人因為方法太多而喪失了生命。學的東西不是從根本上不相同,從根本上不一致,但結果卻有這樣大的差異。只有歸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質上,才會沒有得失的感覺,而不迷失方向。」
  •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
    近義詞識龜成鱉,指皂為白,張冠李戴反義詞循名責實,是非分明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