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
朱炳仁,男,1944年11日生於紹興,大專文化。無黨派,研究員職稱,清同治紹興「朱府銅藝」(被國家內貿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四代傳人,被中國文聯及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朱炳仁被譽為「中國當代銅建築之父」,他獨創的熔銅藝術開創了「熔現實主義」 新流派,造就出的一種新的美學、視覺、藝術概念,是對世界已有的藝術流派的一種顛覆。他獨具風採的詩書畫印綜合才藝,在國內外有很高評價,他還傾其所能、澄清心慮、規天矩地、以銅為精華創建了中國唯一一座江南銅屋即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著名熔銅藝術家,西泠印社社員。
朱炳仁是中國銅雕領域界唯一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他為當代中國創立了十大銅建築:雷峰塔、桂林銅塔、常州天寧寶塔、峨眉山金頂、杭州香積寺廟、大洪山金頂、靈隱銅殿等,是最具世界影響的藝術家之一。2000年被列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二十一世紀封面人物》評語說:「銅雕藝術大師中,朱炳仁先生當之無愧為一代宗師。」
在給印度唐玄奘紀念堂巨幅銅雕壁畫獲得了極高的評價。韓國工藝美術代表團團長吳元鐸(韓國工藝文化振學院理事長、韓國產業大學院長)高度評價朱炳仁作品是當代世界最高的藝術。他的作品被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央組織部大樓等。擁有60項國家專利,出版一批理論著作,建立了中國國內唯一一套銅建築藝術標準和體系。他的藝術創造不僅創立了中國銅雕藝術新的標竿,而且是達到了世界銅藝術的高峰。
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作品
獲獎經歷
朱炳仁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工藝殿堂中奇蹟般地創造出堪稱人間瑰寶的九大銅雕代表作,朱炳仁鑄造了價值連城的中華銅雕文化三寶: 杭州的高達12.6米靈隱銅殿(1999.12-2001.2獲基尼斯記錄)
無錫靈山的百子彌勒(2000.8-2001.5獲香港科學藝術金獎) 108平方米的西安大雁塔唐玄奘求法圖(2000.1-2000.9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香港回歸銅雕門(1996.10-1997.4)
上海的金茂大廈銅裝飾(1998.1--1998.10獲該工程優質獎)
一百零二米高的上海展覽中心金銅塔的重建(2001.11--2002.2)
APEC會場的百幅銅壁畫(2001.3-2001.10獲國家發明專利,是中國恢復專利權以來164萬份專利中的唯一的關於銅雕發明專利)
高達47米的桂林中華第一銅塔(2001.6--2002.7創造出銅雕建築歷史的三個中國第一)
1998年,建設部中國裝飾協會授予朱炳仁中國銅裝飾藝術大師稱號。
2001年8月,聯合國開發署和國務院有關部委在香港舉行了二十一世紀封面人物論壇,朱炳仁被授予中國銅雕王的稱號,而他所創立的朱炳仁銅雕,不僅成為中國工藝美術新一絕,亞洲、歐洲和南美洲的專家學者還紛紛前往中國浙江,對這位自中國五千年青銅時代以來第一個走向世界的工藝巨匠給予極大的關注,海外某機構在創業百年慶典時送給世界三百多位總統名人的精美銅雕,也特邀朱炳仁設計和創作。朱炳仁的作品在海內外擁有成萬上億的觀賞者,他不僅佔領了銅雕工藝領域的高峰,還獲得過30餘項國家專利,其思想、造詣跨越和縱橫於經濟、文化、科技、教育、旅遊、發明、城建等多個領域。
— 作 品 賞 析 —
《流暢的威嚴》
《雲中清音》
《雷峰塔》
《積子三千歲》
《遠山芳竹》
《金色物語》
《亭亭玉立》
《常青》
《纏繞之法度》
《靈鹿系列-7 複合媒材》
《簇景》 熔銅
《戀愛的犀牛》
《魚》
《追風三千裡》
《微笑的情愫》
《亂花漸欲迷人眼》
《塔魂》
《豐潤之年》
— 城 市 建 築 作 品 賞 析 —
《杭州財稅亭》
《上海東林寺金源橋》
《臺灣同源橋》
《錢王祠銅殿》
《天寧塔》
《西湖銅畫舫》
《武漢琴臺大劇院》
———— THE END ————
以上圖文字整理於網絡,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顧景舟:紫砂壺界「一代宗師」
「雕花皇帝」——杜雲松的木雕王國
【鍛銅浮雕藝術家 | 安建達】 —— 環境藝術的雕藝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