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考試。這幾年高考競爭越來越激烈,雖然高校在擴招,但參加高考的學生人數也在增加。如果考生在高考中沒有發揮好,很有可能被淘汰,無法就讀理想的大學和喜歡的專業。
這些被淘汰的學生,要麼只能就讀自己並不怎麼滿意的院校,要麼就只能選擇復讀。對應屆生來說,復讀生有可能會把本來屬於他們的名額搶走,復讀生的競爭力還是很強大的。那麼通常來說,哪些學生會選擇復讀?
哪些學生會選擇復讀,而不是將就著讀差一點的學校?
發揮失常的學生,有機會能上好學校
這個情況是無法避免的,每年高考中,都會有一些學生因為情緒緊張、壓力太大等原因,無法正常發揮,拿到應有的成績。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學生往往會選擇復讀。因為他們本來能上好學校,對這樣的結果肯定不甘心。
想考更好學校的學生,目標是高校
很多學霸級別的學生,心中往往有很高的目標。如果沒有達到目標,他們會覺得非常不甘心,從而選擇復讀。比如有的學生本來的目標是清華北大,卻因為毫釐之差,只能讀差一點的學校,對這個結果他們是無法接受的。
後悔沒有好好學習的學生,高中階段虛度光陰
這類學生其實是最讓人覺得遺憾的,他們本身天資聰慧,如果能夠把精力放在學業上,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學習,在高中階段虛度光陰,在高考中沒能取得好成績,錯失了上好學校的機會。
這些學生基本上會選擇復讀。復讀意味著重新有機會上理想的大學,重新獲得改變未來的機會。2020年全國復讀生人數匯總來了,從數據上來看學生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其中河南考生備受矚目,10個裡面有4個復讀生。
2020年全國復讀生人數匯總,河南復讀生人數眾多:
從數據上來看,2020年河南省高考人數為115.8萬,其中復讀生多達46萬。這樣的數據真是驚到大家了,也就是說河南省的高考考生中,每10個人中就有4個是復讀生。河南省考生面臨的高考形勢,確實是不容樂觀。
除了河南省之外,還有一些省份的高考復讀生數量也比較多,比如安徽、廣西、陝西等地。這些地區的復讀生超過了高考生總數的30%。一些偏遠山區的復讀生就沒有那麼多了,這些地區很少有學生會選擇復讀。
總的來看,全國的復讀生佔到了全部高考生的10%左右,這個數據也是比較驚人的。今年有1071萬名學生參加高考,復讀生人數佔到了100萬名以上。從這個數據可以了解到,不管是應屆生還是復讀生,考試壓力都是比較大的。
那麼復讀生繼續參加高考,對應屆生是否公平?
在不少應屆生看來,復讀生參加高考,佔用了他們的升學名額,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高考升學名額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參加高考的人數,按比例來確定具體的名額數量。
這樣來看,復讀生數量多並不能影響到應屆生的升學。其實說到底,只要學生高考成績足夠好,就能夠進入到理想的院校中讀書。沒有必要把關注點放在復讀生的數量上,只需要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就可以了。
對復讀生來說,選擇復讀也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和應屆生不同,他們是第二次備戰高考,各方面狀態都不一樣。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次只能贏不能輸的道路。如果輸了可就真沒有什麼退路了。
復讀生面臨著哪些壓力?
不如第一次的考試結果好,浪費了一年的時間和精力
復讀生之所以選擇復讀,就是為了彌補遺憾,改變去年的考試結果。如果學生的復讀結果還不如第一次,可想而知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打擊。浪費了一年的時間和精力,依然沒有實現理想,當然是讓學生壓力很大的事情。
背負著家長和老師的期待,心情十分沉重
復讀生面臨著很大壓力,其中最大的壓力就來自家長和老師。在學生復讀過程中,家長和老師會給學生很大的期待,希望學生能夠完成「逆風翻盤」。帶著家長和老師的期待,學生往往會覺得心情十分沉重。
同級學生給的壓力,旁人難以體會的心酸
要知道,復讀生的同級學生都已經順利畢業,去往大學。看著昔日同窗,都已經過開始了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自己還在苦讀高三課程,這種心酸是旁人難以體會的。
高考考生面對升學的壓力,該如何調節好心態?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水平
前面也說到了,每年高考都有一些學生因為過度緊張而發揮失常,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想要考出自己真實的水平,避免發揮失常的情況出現,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以平常心應對高考,必要時可以找家長老師傾訴。
和同學搞好關係,互相鼓勵
高中階段的友誼是非常珍貴的,同學之間的鼓勵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到了高考前,很多學生會互相打氣,這種場面十分感人。當然了前提是要和同學搞好關係,不然可就聽不到這些可貴的鼓勵的話語了。
勞逸結合,適當放鬆
長時間緊繃著神經,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很容易變得疲憊,學習效率下降。只有勞逸結合,適當放鬆,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可以適當培養一些體育愛好,比如跑跑步、打打球之類的。
結語:復讀學生和應屆生面臨的高考競爭壓力都很大,想要在考試中脫穎而出,拿到理想的成績,進入到理想的院校中讀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今日話題:大家認為,在高考即將來臨時,學生該如何調節心態?#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