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瓦那3月1日電特寫:古巴優質手卷雪茄誕生記——訪古巴最大雪茄廠
新華社記者朱婉君
伴著播報員的朗讀聲,位於古巴哈瓦那市中心的拉科羅納雪茄廠內的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卷制雪茄。
專人讀書讀報是古巴雪茄菸廠的「標配」,為長時間工作的捲菸工帶來娛樂。如今雖有廣播、電視,但許多雪茄菸廠依舊保留人工播報的傳統,就像捲菸工用手中的半圓形切煙刀拍打桌板的方式來代替鼓掌一樣,成為古巴雪茄文化的一部分。
雪茄是古巴的「名片」,古巴雪茄以用料講究、做工精細享譽世界。拉科羅納是古巴最大的雪茄廠,這裡的300多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手工卷制2.6萬至3萬枚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雪茄。
古巴正值雪茄菸葉豐收季,拉科羅納雪茄廠將從西部比那爾德裡奧省和阿特米薩省雪茄種植園運來的已經晾曬、發酵的菸葉按需劃分、篩選、卷制,並通過嚴格的長短、粗細、鬆緊等質量檢查,最終貼上煙標、包裝成盒,整個過程至少需要經過5道工序。
67歲的捲菸工何塞·米格爾·阿爾瓦雷斯已有30多年「捲菸齡」。出生於菸農之家的他和妻子、兒子、孫女、侄子一起在拉科羅納雪茄廠工作。「我希望我3個曾孫中也能有一個成為捲菸工。」 阿爾瓦雷斯說。他告訴記者,拉科羅納的捲菸工一般需要學習9個月的課程,雖有教學,但古巴雪茄更講究傳統傳承,許多家庭都有多人從事種煙、制煙,憑藉雙眼和雙手常年累積經驗。
「我們捲菸時不僅用技巧,更投入了熱愛雪茄文化的情感。」在阿爾瓦雷斯看來,這是手工捲菸與機器捲菸最大的區別,也是古巴雪茄質量出眾的一大奧秘。
阿爾瓦雷斯介紹,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之前,雪茄菸廠幾乎見不到女性身影,革命勝利後,古巴推行性別平等,許多雪茄菸廠開始招收女工。
「我母親幾年前從這裡退休,我想我也會在這裡幹到退休吧。」已在拉科羅納雪茄廠工作了20年的女工涅韋絲·桑塔娜一邊熟練地挑選著用來卷制雪茄最外層的茄衣一邊說道。
古巴歷史學家歐塞維奧·萊亞爾認為,從義大利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首次提及雪茄至今,雪茄已成為古巴生產工藝的傑出代表,也成為古巴人創造藝術之美的典範。
雪茄是古巴傳統出口商品,是該國重要創匯來源之一。在2月舉行的第22屆古巴國際雪茄節上,主辦方古巴哈瓦那菸草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已連續第二年成為古巴雪茄第二大銷售市場,僅次於西班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