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快遞人今年「雙11」反而比往年輕鬆

2020-12-18 騰訊網

記者 | 楊霞

就在今年的雙11快遞大戰即將收尾之際,中國快遞年業務量創下了新記錄。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近三個月以來,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三連跳」,今年前10個月的業務量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635.2億件),預計2020年全年快遞業務量有望超過800億件。

各大電商平臺的「雙11「促銷活動帶動了快遞業務量的顯著增長。據國家郵政局統計,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

根據預測,11月11日至16日業務量將達29.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8%左右,日均快遞業務量達4.9億件,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

每年的雙11,都是快遞物流行業的一次大考。

有快遞公司內部員工告訴記者,「快遞企業基本都會用一整年的時間來規劃和準備下半年的雙11,提前做好產能、運力、信息化處理能力的升級,保證旺季服務網絡順暢。」

不過,界面新聞記者從電商快遞公司總部、網點等了解到,相較於往年,不少快遞從業者感覺今年的雙11更為從容、輕鬆。

「今年怕不是過了一個假的雙11,」有韻達快遞加盟商感慨稱,以往每年雙11的快遞量猶如洪水,經過一段蓄水期,在11月11日後的幾天內爆發,一線從業者們為了「洩洪」,要從清早忙到半夜。

但今年,他所在網點的派件員、分揀員晚上8點前就下班了。

和往年相比,今年雙11有幾個顯著的變化。首先是阿里淘系電商改變了玩法:在10月21日至11月1日之間啟動雙11第一輪預售,消費者先支付定金,11月1日-3日支付完尾款後收貨;11月11日後開啟第二波預售,同樣採取先付定金再付尾款的模式。

此外,京東等電商平臺也將大促周期提前到11月1日。

因此,今年雙11期間,快遞行業的業務高峰分成了前後兩波,原本集中在11.11日這一天的貨量峰值被削弱,快遞公司應對起來更加從容。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今年這種做法對我們快遞公司來說是有利的,希望他們以後都這樣做才好。」韻達快遞副總裁周柏根在採訪中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在周柏根看來,國內快遞行業的智能及信息化水平已得到大幅提升,韻達快遞全網可以在一天內輕鬆完成上億件包裹的攬收,但雙11期間運輸和派送的壓力仍然很大。

首先,末端網點的派送壓力過大,快遞員有可能送不過來;第二,幹線運輸成本上,需要臨時新增調車,用車成本是平時的兩倍以上,不划算;第三,人力成本方面,在分撥中心的裝卸、分揀要找臨時工,用工價格上漲,而且5-6個臨時工的效率才抵得上一個正式工。

中通快遞集團總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我們的派件壓力小了很多。」他認為,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的電商促銷分兩撥,將快遞的派送周期拉長,能讓企業有中間緩衝的時間。另一方面,中通快遞今年在大規模的上線智能化自動化轉運設備,通過在大的轉運中心前置分撥的方式,降低了末端網點二次分揀的壓力,派送的效率更高了。

百世快遞總部則表示,分為兩波的」雙11」活動減少了後端壓力,原本蓄力於當天的包裹量分散到半個月內,給予物流服務一定緩和時間,讓今年的旺季更輕鬆一些。

針對兩波」雙11」,百世快遞從9月開始逐步完成備戰工作:增人、加車、擴場地;收轉運派各環節投入科技設備、提升自動化、實現降本增效,並有針對性、分批次的進行末端網點排查、扶持工作,做好旺季的長期物流保障。

申通快遞副總裁秦磊也肯定了分段促銷的模式:「快遞業務總量還是處在旺季,但不再集中在一天了,這有利於物流資源的匹配。對快遞公司而言,網絡的穩定性、運營效率、性價比整體會要好很多,所以我覺得這樣的變化是很好的。」

不過,由於今年是首次嘗試錯峰,對快遞公司來說未免增加了一些不確定性。

一位湖南長沙圓通快遞加盟商表示,過去十年已經習慣了雙11的打法,今年面對兩波業務高峰有些措手不及,11月2日-5日期間不得不緊急增加了一批臨時工,11月12日-18日又增加了一批,給人力成本調度造成了一些麻煩。

韻達快遞副總裁周柏根表示,由於今年雙11採取了新模式,無法按照以前的數據做預測,快遞公司對首波業務量可能預估不足。

但他同時強調:「改變總要發生,如果我們永遠不去嘗試改變,遇到往年那樣的單日『極限挑戰』,可能壓力會更大。「他相信,韻達有了今年的數據積累,明年會應對的更好。

秦磊則認為,前後臺之間的銜接很重要。阿里在雙11前為快遞公司提供了一些數據預測,有助於快遞公司提前儲備資源。

在他看來,未來快遞物流行業必定會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包括跟電商融合、跟現代農業融合、跟製造業融合等。

今年雙11也對快遞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天貓雙11菜鳥總指揮孫建表示:「今年分兩段後,快遞行業會更加輕鬆,但是我們會在物流體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可以把包裹更快、更準地送到消費者手裡。」

申通快遞總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雙11戰線拉長,對整個網絡運營有一個相對平穩的緩衝,但對全鏈路時效、信息化水平、服務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何讓消費者切身感知到旺季服務快遞的時效更快了、服務更好了,這是快遞從業者當前面臨的新挑戰。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經濟日報北京11月17日訊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近3個月以來,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三連跳」,不僅凸顯了我國快遞市場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也彰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
  • 【前沿】全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順豐否認計劃香港上市最新獲悉,17日晚間,順豐控股發布《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稱,其關注到近日有媒體發布或轉載「順豐控股考慮在香港IPO,募資50億美元」的相關文章。為此其澄清稱,公司未制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計劃。
  • 全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 中國郵政報
    本報訊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近三個月以來,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三連跳」,不僅凸顯了我國快遞市場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也彰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
  •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由順豐送出 一箱土特產
    據@國家郵政局 官微消息,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連續七年居世界第一。據了解,今年第800億件快件是一箱來自湖北黃岡羅田的土特產,由順豐集團承運,將於12月22日上午送到位於湖南長沙的收件人手中。
  •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 什麼原因發展如此迅速?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趙文君)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再次刷新快遞年業務量紀錄。今年以來,我國郵政快遞業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今年1月,受疫情及春節雙重因素影響,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6%左右。
  • 國家郵政局: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國家郵政局: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微信公眾號「國家郵政局」 2020-12-21 09:16
  • 800億件,快遞業務量實現四連跳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  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  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  1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春節雙重因素影響  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6%左右  隨著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推進  快遞業務增速轉正  重回30%以上的高速增長區間  當前,郵政快遞業日均2億多件已成常態  日均服務用戶近4億多人次  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  策劃:趙承  監製:鄔煥慶  統籌
  • 頭條 | 600億、700億、800億!國家郵政局: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12月21日上午,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一件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幸運地成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自9月10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的新記錄,凸顯出我國快遞市場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折射出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為實現郵政快遞業「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十四五」規劃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平均一個月猛增一百億
    網絡購物的興起帶動了快遞服務的迅速發展。如今,網絡購物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主要購物方式,各類優惠、補貼等促銷活動也使得電商平臺上的商品價格常常比線下商超更低。12月21日上午,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一件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幸運地成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自9月10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的新記錄。
  •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超800億件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李心萍)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再次刷新快遞年業務量紀錄。當前,郵政快遞日均服務用戶近4億人次。郵政快遞業服務民生作用日益凸顯,不斷擴展業務範圍,積極服務製造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 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八百億件
    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這件包裹幸運地成為2020年中國第800億件快件。中國今年快遞業務量自9月10日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又一次創造了中國快遞發展史的新紀錄。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經歷了從負到正再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
  • 今年全國快遞年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12月21日電 (記者 祝君壁)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今日一件由順豐速運承運的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成為2020年的第800億件快件。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9月10日我國2020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起,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當前,郵政快遞業已基本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均3億件已成常態,日均服務用戶4億多人次,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斷加碼。
  • 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你貢獻了幾件?
    自9月10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的新記錄,凸顯出我國快遞市場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折射出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為實現郵政快遞業「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十四五」規劃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三連跳」,突破800億件!
    「快遞」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經過幾年發展,快遞儼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人每天都在進行拆快遞這一行為,要是一天不拆可能就會覺得生活缺些什麼,總之大家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而近日公布的一個消息,也恰恰證實了這個觀點。
  • 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超800億件 新一年或再創新高
    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2020年12月21日上午,一件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幸運地成為了2020年第800億件快遞,而這也是全國的快遞件數首次突破800億件。事實上,疫情之後,快遞業逐漸進入高增長區間。2020年整年,順豐持續加大對電商快遞部分的投入,京東物流、菜鳥裹裹等電商物流也紛紛加入競爭,給其他快遞企業也帶來極大的競爭壓力。
  • 今年我國第800億件快遞在湖北寄出
    今年我國第800億件快遞在湖北寄出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08:41 來源:湖北日報   今年我國第800億件快遞在湖北寄出  暖心:羅田醫生寄給湖南援鄂醫療隊「戰友」的一份心意  湖北日報訊 (記者左晨、通訊員喬楊、實習生呂潔)12月21日,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監測顯示: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
  • 網購熱情持續走高 收寄包裹高效便捷 今年,快遞已超700億件(新數據...
    700億件!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近3個月,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連續躍升。700億件快遞背後,是火爆的線上消費,是蘊含巨大消費潛力的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數據顯示,今年「雙11」購物節,各大電商平臺活躍著近500萬商家、25萬個品牌,服務了數億消費者。
  • 去年快遞業務量達830億件 預計今年達955億件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原標題:2020年業務量達830億件,2021年預計達955億件快遞跑出經濟活力(新數據 新看點)「經過初步測算,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830億件,同比增長30.8%,業務收入達8750億元,同比增長16.7%。」在1月4日舉行的2021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說。
  • 快遞市場質效提升,創造新紀錄——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八百億件
    原標題:快遞市場質效提升,創造新紀錄——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八百億件 12月21日上午,一箱來自湖北黃岡羅田的土特產,由順豐速運承運,於12月22日送到位於湖南長沙的收件人手中。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這件包裹幸運地成為2020年中國第800億件快件。
  • 5分鐘,雙11尾款人變收貨人!快遞真比外賣快?今年雙11快遞為什麼這麼快?
    有人1日凌晨剛付尾款,早上被快遞員叫醒收貨;有人還想要退貨,結果快遞已送到家門口了。網友們甚至懷疑,是鄰居在安排發貨……有網友就表示:「凌晨1點付的尾款,早上順豐已經在派送了,我人傻了」。    今年雙11的快,真的和往年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