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戰略性放棄,楊戟成眾矢之的。
實事求是地說,河南建業在中超賽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場上的球員和場下的教練團隊乃至俱樂部的後勤團隊,全部都難辭其咎。畢竟從賈秀全開始,更不用說王寶山,河南建業扛起了中小俱樂部命硬的大旗。管你恆大、上港還是國安的精銳部隊,建業打的就是精銳。在輸給恆大之前,他們在本賽季上一次贏球要追溯到一個多月以前。原先的惹不起和打不死,如今的他們卻由內而外散發著潰敗之勢。
河南球迷並不是不能接受楊戟團隊的輪換策略,但是他們面對的對手也並不是王牌。對於卡納瓦羅來說,以最小的代價晉級第二輪足協杯,順便能夠鍛鍊一下年輕球員,這樣的算盤在義大利人面前打得啪啪響。
穩定的四中衛組合全部坐在替補席,主力門將劉殿座乾脆沒進入大名單。場上算得上半個主力的球員都集中在了中場。拿到這樣的首發名單,有一種西瓜吃到皮的滋味,看著顏色還挺好,怎麼越來越不甜了。
不過楊戟給出的選擇直接把這場比賽定義為了預備隊比賽。能不首發的主力就儘量不出場,甚至連大名單他都沒捨得填滿。假如不熟悉建業的球迷恰巧打開了這場比賽,認識這些年輕球員的時間和你翻譯一本外文文獻似乎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雖然現在面對的是恆大,但是建業也許滿腦子都是3天以後的中超聯賽了。主力對主力,建業拿出自己的態度。這次輪到替補對替補了,建業直接放棄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如果在裁判吹響比賽開始的哨聲之前你還在撩著希望之火,楊戟回身就給你澆滅了。
建業絕對不是從比賽的第一分鐘就拒絕抵抗的。在嚴鼎皓不斷在禁區前做出射門嘗試的時候,建業的後衛還是在努力的奔跑和防守。但是留給他們努力的時間似乎並不是太多。從第10分鐘到30分鐘的時間段內,恆大密集獲得的機會應該是比楊戟愁掉的頭髮還要多。仔細揣摩一下此時的態勢,建業還能撐個兩分鐘。
讓人疑惑不解的是,兩分鐘前還在努力的球員,在面對留有一線生機的單刀球時竟然放慢了腳步。如果袁野能夠多跑兩步,譚元凱哪裡來的這麼大傳球空間,更不用說再接到洛國富彆扭的傳球還有機會射門。
此時,站在門前的王國明也許能體會到曾經韓鎔澤的心態,甚至也想大喊一聲:
跑跑啊,大哥們!
任何人都不能把黑鍋扔在一個人的頭頂上,這當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在鏡頭前的一瞬間,球員的所作所為都被捕捉和放大,更何況如此巨大的心態變化。也許從心底裡來說,建業的球員對這場比賽就沒有抱有過希望。
但是,他們必須對未來的中超比賽抱有希望。雖然大概率無緣前四,調整好狀態迎接降級組的比賽對於他們來說才是生命攸關。對於楊戟的不滿,也並不是一場比賽就爆發的,也不是用替補贏了這樣的恆大能彌合的。至少在面子上,建業必須做出一點努力。
換上巴索戈,換上一個更年輕的後衛張文濤,也給了年輕的前鋒陳克強機會,但是等待著楊戟是另外一個失球。闊別頂級聯賽已久的阿洛伊西奧如今改換了名頭,洛國富的進球也直接把自己推到了本場最佳的位置上。如果必須找到一句話形容這樣的感覺,那就是熟悉的野牛又回來了。
看看恆大的換人調整,一水的u23球員,多達5名21歲以下的小球員登場亮相。本以為建業的心態將這場比賽直接變為預備隊聯賽,沒想到恆大的操作才是預備隊的日常。凡事經不起對比和商量,但是本場比賽的結果也讓場面和陣容有了一絲羨慕和無奈的味道。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這個世間比鑽石還要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的建業不見了,那這支球隊還有什麼資本去跟強隊交手呢?勝利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對於勝利喪失了渴望,對於失敗習以為常,建業也就將命運的鑰匙交於他人之手。被他人緊握的命運,只能是刀俎魚肉。足協杯如此,中超亦如此。
卡納瓦羅的前路被完全打開,嶄露頭角的譚元凱,重新升溫的洛國富,更重要的是一個健康的嚴鼎皓。作為國內最頂級的球隊之一,恆大向更多年輕和多元的文化敞開了大門,收穫了勝利,也收穫了希望,卡納瓦羅也要在擺脫豪門球隊教練標籤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快。
頭上的星空閃爍,內心的道德照耀前方。中國足球,誰都不能丟了自己的哲學。
文/空宇
浪為體育/longwaysports
在這裡讀懂中國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