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研究│用毛筆寫好漢字:結字五原則,書法間架結構

2020-12-22 美術研究

編者按:結字的五個原則,這裡所指的基本原則,就是各種不同的書體、不同的書法流派和風格都必須遵循的具有共性的客觀規律,是書法藝術是否「真」是否「美」在間架結構方面的標準,它有五個方面。——王慕石

1.必須以書寫文字為對象

中國書法藝術是以書寫漢字為主的視覺造型藝術,如果書法離開了漢字,就根本不稱其為書法。人們有意識地追求著文字的美,從古到今儘管有多種多樣的風格流派,但始終沒有脫離文字,沒有脫離可讀性。當人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不僅要欣賞其本身,而且還要留意其書寫內容。如果企圖脫離文字,不受間架結構的規律制約,進而打破文字的可讀性,而變成純粹的點畫線條的與西方後現代主義接軌的藝術,那就不能稱其為書法。#文化#

2.必須以用筆為基礎

間架結構與點畫二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極其緊密的關係,所以有「積其點畫,乃成其字」的說法。因此,用筆的方圓、藏露、肥瘦、徐疾、剛柔的不同,能產生風貌不同的問架結構。

用筆應注意三方面:

一是點畫形態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點畫的方圓、藏露、粗細、向背、俯仰、曲直等方面;

二是角度上的變化,即以橫平豎直為標準,依據筆勢的走向,確定平畫或右上或右下、豎畫或向左或向右鼓側,其他的筆畫也是如此處理;

三是在位置上的變化,以平正的字形結構為律,運用挪移、提伸、開合、鼓側、轉撥、避讓、忿爭等處理法來破除平板,求得相應的姿態。誠然,變形雖然是間架結構的重要手法,但是要合情合理,必須受到相對平衡的制約和筆勢顧盼呼應的管束。

3.必須保持統一的筆調

間架結構的變化應保持基本筆調的一致性。筆調的多樣化可以避免單調平淡但筆調也應統一,這樣可以避免散漫雜亂。所以,「多樣化,統一化」是處理好整體與局部關係的重要法則。

「對比和諧」是處理好書法技法中多種多樣個別對立因素之間的關係的法則。

比如用筆的豐腴也有一定的「度」,要適度,如果超過了一定的界線,就會走向反面,而成為「墨豬」。

上面三條原則對於章法的布局也是行之有效的。

4.應當在筆勢的約束下進行組合構成

筆勢就是點畫構成的自然走向和合乎情理的運行軌跡。字形的間架結構的變化,都是在勢的作用下產生出來。筆勢的表現可分為有形與無形兩種。楷書、隸書篆書都是詳而靜之書,它們的點畫都是筆筆斷而後起,是筆斷而連,為無形之使轉;行書、草書筆筆都意相連屬,筆機多流暢,是有形的牽絲。

漢字每一個都可成為一個整體,雖然點畫與點畫之間的不同搭配而形成不同字形的結體,但是點畫與點畫之間都有一種內在或外在的聯繫,這就是筆勢。

筆勢的表現手法有度法、卷法、留法、折法、牽絲、遊絲和波曲。

度法是一種無形的取勢的方法,在「詳而靜之書"的篆、隸、楷運用得較多。

所謂度就是點

畫與點畫之間的虛連,其方法是在點畫交際時筆鋒在離紙面極低的空中作自然而快速的聯繫動作。這樣,筆勢在一個字的內部是貫通的,使其生動自然。

卷法是一種無形或偶露形跡的取勢方法,在楷書、行書中廣泛用此法。所謂「卷"即運用腕法在點畫外作盤旋的連貫動作,這樣就會筆筆相生,氣息相通,給人氣貫注的藝術感受。

留法是一種以合代開,以縮為伸的取勢方法,這在行書和草書中被廣泛運用所謂「留」就是斂不盡之情,蓄有餘之勢,將筆畫縮短到所需要的程度,使其內部發揮出一種勢與力,有筆短意長之趣。如「夜」字的捺、「也」字的鉤等。

5.必須符合自然美的原則

形式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美,自然美體現在書法藝術的風格之中,也體現在章法、結體和用筆之中。書法藝術的自然美有質樸、平淡、天真、古拙等不同的風格,而參差、錯落、得勢、熨帖等就能體現出章法和間架結構的自然之美。

就其筆法講,如果脂肉太多、稜角太露、點畫板滯、纖弱無骨,都會直接破壞用筆的自然之美就其結構而言,切忌上下齊平,前後一等,大小一律,平板無勢,就像寫文章平鋪直敘一樣,同樣也失去自然之美。

綜上所述,以上五個間架結構的基本原則,是書法藝術有著共性的客觀規律是每位研習書法者都必須遵循的。

相關焦點

  • 書法-何為「間架結構」,間架結構分類詳解
    某些間架結構和圖畫布局有時候是吻合的一.間架結構的定義間架結構是書法的兩大要素之一,亦稱:結字或結體布勢,指的是筆畫之間的合理搭配和有機組合,也就是指每個字的組織形式及將其美化的構成方法。其用以說明按照歷代書家開闢出來的途徑和美術圖案構成的法則,也是寫成工整美觀的楷書所必需的方法。當然,不同的書體或者流派有不同的結構法則,然而仔細觀察,卻又發現各種書體的內在神韻、法則、規律又是那樣的相似。其實,楷書結構各個流派均大同小異,所有區別在於筆畫形態和其書寫方法。
  • 學習楷書,如何把握字的間架結構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那我們如何掌握好楷書的結構原理及方法呢?楷書的特點是法度嚴謹、結體方正、筆畫分明、筆法豐富。要想寫好楷書,必須從基本的審美要求出發,從結構入手,對結構字規律進行歸納和整理好。
  • 毛筆書法楷書「月」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月」字做偏旁的字在漢字中非常常見,大部分月字旁的字和月 亮及身體部位有關。「月」字旁在漢字中所處的位置大概有三種,有時在左邊,有時在右邊,還有時在字的下面。無論處於什麼位置,「月」字旁寫法都比較近似,但姿態不一樣。
  • 毛筆書法中木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安排
    「木」字旁作為一個偏旁,不但構字能力強,其在漢字中的位置也是多種多樣,上下左右中,都可以出現。含有木字旁的字一看就知道大多與樹、木材相關。比如:「林、森、困、樹、梢」等等。木字旁用作偏旁時,大部分情況下捺畫要變成點畫。
  • 書法是寫大字好還是寫小字好
    書法是一門藝術,博大精深。趙孟頫說:「結字因時而傳,書法用筆為上」,想練一手好字,絕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苦練的結果。對初學者來說,練大字還是寫小字,都有一定的難度,不是說說而已,強調的是基本功是否紮實的問題。 寫大字,要選一支富有彈性力度的好毛筆,靠筆鋒和筆肚完成。
  • 毛筆書法中「人」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以比較常見的三個字「金」、「含」、「食」為例具體分析「人」字頭的寫法及在漢字中的位置安排。「金」字上部的人字頭較寬大,撇捺舒展,撇細捺粗,撇尾略低於捺。下部上兩橫稍短,左右兩點呼應,末橫略 長。豎畫與撇的起筆對正。
  • 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高清圖片,楷書結構的學習寶典
    各位大家好,這裡是落筆齋,我是安和,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專注我,持續分享書法知識和經驗。我們知道,筆法、字法、章法,作為書法的三大基本內容,其中,筆法要靠日復一日的練習,章法需要博覽群書,有極高的藝術鑑賞能力。而字法,也就是結構,則有很多規則,或者說是規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 女」字旁比較難寫,但在漢字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或下面,象妙,好,如,姿,安,姓等,都是常見字,所以要多加練習,才能寫好。以「妙」「安」「姿」字為例分析一下「 女」字旁的在漢字不同位置的寫法:1、「妙」字是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左右的協調與緊湊搭配,左 邊的「女」字旁整體呈收縮態勢,橫畫變提,捺畫變點,不要超過豎直中分線;右部「少」撇 畫往左伸,與左邊融為一體,這個整個字顯得緊湊一些。
  • 毛筆書法楷書草字頭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漢字中草字頭比較常見,只能出現在在字頭,並且也不能獨立成字。含草字頭的字大多與草木有關。需要注意的是,毛筆書法中的草字頭有別於我們現在簡化字中的草字頭,它是分為左右兩部分的,兩部分互相呼應。我們來看看毛筆書法中草字頭的基本運筆方法:注意觀察,草字頭整體形態是左低右高的。在漢字中,草字頭不能寫得過寬過高, 左豎右撇要寫得短小。如上圖中豎①、撇②要內收,它們之間的距離要適當,不當離得太遠,也不能寫到一起。
  • 掌握好字體結構幾大原則,想要寫好字並不難!
    對照字帖練習時,一般初學者最容易陷入「無法寫得像」的挫折中,尤其是剛練字的孩子,與其埋頭苦幹拼命練習,不如試著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學習。因為漢字的結構安排有一些常見的規律,若是加以分類整理,在觀察所學習的字時,更能知其所以然。
  • 毛筆書法中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的寫法與結構分析
    三點水和兩點水都和水有關,在漢字中經常出現。 作為偏旁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多在字的左邊,而且它們一般所佔位置較小,這樣就可以右邊字的主要部分讓出足夠的空間,這樣才會主次分明,體現出漢字結構揖讓的特點。
  • 初學書法,從什麼字體開始練習效果最好,為什麼
    漢字,是由點、橫、豎、撇、捺、勾、折和挑等八種筆畫組成。漢字結構,在書寫規律上,總的概況為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1、一個中心。寫字不能隨意而為,要有中心,有重心,跟站坐行走一樣,有一個形態的要求。書法的一個中心就是點豎對正、中豎居正,意思是寫字要端正,重點以點和豎為基礎,讓字體整體端正。
  • 書法知識:如何寫好「四點底」
    四點底是漢字中較為常見的偏旁部首,在現代漢語中帶有四點底的漢字多達37個,其中較為常用的就有「傑、點、熱、烈、煮、熟、焦、然、熊、煎、熬、燕」等12個漢字。因此我們在平日的學習工作中總會遇到與四點底相關的文字,很多人總說「四點底」很難寫,今天我們就從四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寫好「四點底」。
  • 毛筆書法中禿寶蓋與寶蓋頭的寫法與結構分析
    3、鉤③向左下出鋒,通常指向字的中心,出鉤前稍頓收筆二、 對照禿寶蓋「冖」,討論一下寶蓋頭「宀」的特點「宀」形態和寫法大體與「冖」相同。橫畫輕,兩點與橫鉤的鉤寫得稍重,首點寫在「冖」的中心位置。三、通過含禿寶 蓋「冖」與寶蓋頭「宀」的例字冠、容、宗來分析這兩個偏旁在漢字中的結構安排與寫法:1、「冠」字上窄下略寬,禿寶蓋寬而扁。 「冖」部居中,不一定完全覆蓋下方。下部左下包右上,第二橫和撇向左伸。下部豎彎鉤寫得舒 展,能承託上面的部件。2、容:寶蓋頭左低右高。
  • 楷書——現代通行漢字手寫規範的正體字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拓片局部清代的楷書以邵瑛所著的《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為代表(版本一:清中期邵瑛的《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版本二:清末黃自元的《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它是在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二:米字旁
    含有米字旁的字較多,米字旁在漢字中出現的位置也多種多樣,如出現在左邊、上面、正面、中間等,構字能力較強  大家在用毛筆寫"米"字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米字旁整體修長,不要寫得精短。右側基本豎直齊平。◆ 豎畫要直,從橫畫的中間偏右處穿過。碑帖中,豎畫① 在收筆處常會出鉤。
  • 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其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是處理楷書間架結構問題的一些可操作的實用「方法」,對初學者有很好的指導意義。需要認識到的是,這些方法是講的結構方面的某種現象,不是結構問題的根源。我們學習這些方法,但不能只停留在「會用」這個層面,還應進一步思考,為何要這麼處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就是說,這九十二個「方法」,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根本性的東西,這就是處理漢字間架結構的根本性原因,即漢字結構的根本性規律。
  • 古希臘哲學家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能破解書法結構的秘密
    要想將字寫好,就得學會處理好字的結構。結構是「用筆」(是毛筆的使、轉、順、逆,提、按、頓、止等使用方法)這外最重要的內容,從隋僧智果的《心成頌》到清代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古人在書法結構方面的探索可謂蔚為大觀。
  • 古今書法字體大合集、古代碑刻書法拓本殘本古籍421本約8.7G
    這是我這些年來收集的書法書籍目錄:(宋)黃庭堅草書公以道安帖 (1)(明)文徵明小楷千字文(清)孫枝秀編歷代聖賢篆書百體千文2500常用漢字-趙體行楷5000常用漢字鋼筆三體字帖99天鋼筆字速成練習法:行書[條幅10講].孫敏.掃描版[隸書導學 隸書用筆間架一百法]
  • 書法技巧:間架結構書法動態圖教學 值得收藏
    不知愛書法的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觸自己也練習書法有幾年的功底,不說能超越某位大師,可為什麼就是沒有古人寫的好看呢?我覺得古人的字這麼好看是因為他們比較注重這兩點:1、用筆。2、字形,字形就是結構之法,也叫間架結構,也叫結體之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二組書法動圖看看,那些寫的好看的字是怎麼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