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結字的五個原則,這裡所指的基本原則,就是各種不同的書體、不同的書法流派和風格都必須遵循的具有共性的客觀規律,是書法藝術是否「真」是否「美」在間架結構方面的標準,它有五個方面。——王慕石
1.必須以書寫文字為對象
中國書法藝術是以書寫漢字為主的視覺造型藝術,如果書法離開了漢字,就根本不稱其為書法。人們有意識地追求著文字的美,從古到今儘管有多種多樣的風格流派,但始終沒有脫離文字,沒有脫離可讀性。當人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不僅要欣賞其本身,而且還要留意其書寫內容。如果企圖脫離文字,不受間架結構的規律制約,進而打破文字的可讀性,而變成純粹的點畫線條的與西方後現代主義接軌的藝術,那就不能稱其為書法。#文化#
2.必須以用筆為基礎
間架結構與點畫二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極其緊密的關係,所以有「積其點畫,乃成其字」的說法。因此,用筆的方圓、藏露、肥瘦、徐疾、剛柔的不同,能產生風貌不同的問架結構。
用筆應注意三方面:
一是點畫形態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點畫的方圓、藏露、粗細、向背、俯仰、曲直等方面;
二是角度上的變化,即以橫平豎直為標準,依據筆勢的走向,確定平畫或右上或右下、豎畫或向左或向右鼓側,其他的筆畫也是如此處理;
三是在位置上的變化,以平正的字形結構為律,運用挪移、提伸、開合、鼓側、轉撥、避讓、忿爭等處理法來破除平板,求得相應的姿態。誠然,變形雖然是間架結構的重要手法,但是要合情合理,必須受到相對平衡的制約和筆勢顧盼呼應的管束。
3.必須保持統一的筆調
間架結構的變化應保持基本筆調的一致性。筆調的多樣化可以避免單調平淡但筆調也應統一,這樣可以避免散漫雜亂。所以,「多樣化,統一化」是處理好整體與局部關係的重要法則。
「對比和諧」是處理好書法技法中多種多樣個別對立因素之間的關係的法則。
比如用筆的豐腴也有一定的「度」,要適度,如果超過了一定的界線,就會走向反面,而成為「墨豬」。
上面三條原則對於章法的布局也是行之有效的。
4.應當在筆勢的約束下進行組合構成
筆勢就是點畫構成的自然走向和合乎情理的運行軌跡。字形的間架結構的變化,都是在勢的作用下產生出來。筆勢的表現可分為有形與無形兩種。楷書、隸書篆書都是詳而靜之書,它們的點畫都是筆筆斷而後起,是筆斷而連,為無形之使轉;行書、草書筆筆都意相連屬,筆機多流暢,是有形的牽絲。
漢字每一個都可成為一個整體,雖然點畫與點畫之間的不同搭配而形成不同字形的結體,但是點畫與點畫之間都有一種內在或外在的聯繫,這就是筆勢。
筆勢的表現手法有度法、卷法、留法、折法、牽絲、遊絲和波曲。
度法是一種無形的取勢的方法,在「詳而靜之書"的篆、隸、楷運用得較多。
所謂度就是點
畫與點畫之間的虛連,其方法是在點畫交際時筆鋒在離紙面極低的空中作自然而快速的聯繫動作。這樣,筆勢在一個字的內部是貫通的,使其生動自然。
卷法是一種無形或偶露形跡的取勢方法,在楷書、行書中廣泛用此法。所謂「卷"即運用腕法在點畫外作盤旋的連貫動作,這樣就會筆筆相生,氣息相通,給人氣貫注的藝術感受。
留法是一種以合代開,以縮為伸的取勢方法,這在行書和草書中被廣泛運用所謂「留」就是斂不盡之情,蓄有餘之勢,將筆畫縮短到所需要的程度,使其內部發揮出一種勢與力,有筆短意長之趣。如「夜」字的捺、「也」字的鉤等。
5.必須符合自然美的原則
形式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美,自然美體現在書法藝術的風格之中,也體現在章法、結體和用筆之中。書法藝術的自然美有質樸、平淡、天真、古拙等不同的風格,而參差、錯落、得勢、熨帖等就能體現出章法和間架結構的自然之美。
就其筆法講,如果脂肉太多、稜角太露、點畫板滯、纖弱無骨,都會直接破壞用筆的自然之美就其結構而言,切忌上下齊平,前後一等,大小一律,平板無勢,就像寫文章平鋪直敘一樣,同樣也失去自然之美。
綜上所述,以上五個間架結構的基本原則,是書法藝術有著共性的客觀規律是每位研習書法者都必須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