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商務離A股上市再近一步。
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網站近日披露,銀聯商務已經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輔導券商中金公司稱,銀聯商務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
數據顯示,從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末,銀聯商務受理各類支付交易304.2億筆,交易金額55.6萬億元,其中線上交易93.2億筆,交易金額26.1萬億元。今年上半年,銀聯商務實現營業收入29.73億元,實現淨利潤1.8億元,其中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1.62億元。
在輔導過程,中金公司發現銀聯商務內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全系統化,最終在輔導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協助下完善了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並確定了符合現有業務基礎的切實可行的募集資金投向。
具備發行上市基本條件
從中金公司披露的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看,從8月末至今近4個月時間,銀聯商務完成上市輔導工作。中金公司在總結報告中表示,截至目前,輔導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輔導計劃的目標要求。銀聯商務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
在輔導過程中發現,中金公司發現銀聯商務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基本內容,但尚未完全系統化。針對銀聯商務的實際情況,從健全公司內控制度的角度出發,中金公司建議銀聯商務儘快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銀聯商務接受建議,並在輔導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協助下完善了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另外,為明確公司發展目標及規劃,確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金公司協同銀聯商務經過多次專項討論,結合公司的主營業務和發展規劃,最終確定了符合現有業務基礎的切實可行的募集資金投向。
記者了解到,2020年8月27日,中金公司與銀聯商務籤訂了輔導協議,並向上海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登記。2020年9月,上海證監局公布了銀聯商務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報告。2020年11月,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報送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主要內容為接受輔導的人員及高級管理人員變更。
報告指出,為不斷完善治理結構,銀聯商務增補高同裕、王歐為非獨立董事,聘任洪亮、李樹華、凌鴻、馬穎和張忠為獨立董事,張文莉、PAN YING(潘穎)、 ZHOUQUAN(周全)和李威不再擔任公司董事。
此外,銀聯商務亦增補吳俊峰為公司非職工代表監事,增補董威、黃燦燦、陸楠為職工代表監事,溫永盛、範厚義、宿志龍不再擔任職工監事;聘任孫戰平擔任公司副總裁,聘任陳琤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上述事項均已內部審議通過。
對於作出上述人事調整的目的,銀聯商務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回應稱,「目前處在輔導期,不方便回復,相關內容還請關注後續公開信息。」
此次調整被市場解讀為「光大控股後撤」。據悉,孫戰平曾為上海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銀聯在線」)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現任銀聯在線董事長。不再擔任銀聯商務董事的四人中,潘穎曾任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李威曾任光大控股董事總經理,周全為IDG資本合伙人。
上半年收入近30億元
資料顯示,銀聯商務是中國銀聯控股的,專門從事線下、網際網路以及行動支付的綜合支付與信息服務機構,成立於2002年,總部設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銀聯商務產品可分為支付服務、金融服務、大數據與信息服務、營銷增值服務、自助終端、金融科技服務以及CFCA七大類。其中,支付服務包括銀行卡POS收單、智能終端服務等傳統支付服務;掃碼分期、擔保交易等行動支付服務;以及網銀支付、跨境支付等網際網路支付服務。
數據顯示,2019年度,銀聯商務累計服務商戶798.4萬家,實現綜合支付交易127.3億筆、15萬億元。依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支付寶、騰訊(微信支付)和銀聯商務分別以48.44%、33.59%和7.19%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位。Nilson Report發布的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顯示,銀聯商務自2013年度以來連續七年收單交易金額排名榜首,自2017年度以來連續三年收單交易筆數排名榜首。
從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末,銀聯商務受理各類支付交易304.2億筆,交易金額55.6萬億元,其中線上交易93.2億筆,交易金額26.1萬億元。僅2019年,銀聯商務受理各類交易127.3億筆、15萬億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支付服務機構之一。
從覆蓋廣度來看,截至2020年6月末,銀聯商務累計服務包括大中型、知名企業在內的各類商戶數量超過1800萬家,累計鋪設終端超過2900萬臺,實體服務網絡覆蓋中國大陸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及港澳地區,並拓展至96%的縣域,橫跨零售批發、生活服務、金融地產、文旅教育、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政務公繳等多個行業。
業績方面,2017年至2019年,銀聯商務營收分別為79.4億元、80.1億元、80.4億元,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億元、6.3億元、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2.57%、54.39%和51.47%。
今年上半年,銀聯商務實現營業收入29.73億元,實現淨利潤1.8億元,其中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1.62億元,歸屬於發行人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8852萬元。
股權分散無實控人
從股權結構上看,中金總結報告稱,銀聯商務的控股股東為聯銀創投,間接控股股東為中國銀聯。中國銀聯直接持有4.1434%的股權,並通過其全資持有的聯銀創投合計持有銀聯商務59.6796%的股權。而中國銀聯股權分散,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因此,銀聯商務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銀聯商務前五大股東分別為: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5.54%),北京光際尚嘉諮詢合夥企業(持股9.34%),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98%),珠海橫琴鼎建華新投資合夥企業(持股5.5%),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14%)。
其中,光際資本則是由跨境資產管理平臺「光大控股」聯合股權投資管理機構「IDG資本」共同成立的產業基金,其曾在2016年10月斥資約20億元戰略投資銀聯商務,為第二大股東並擁有董事席位。
記者注意到,從2014年開始,銀聯商務股權結構經歷了一系列調整。2014年4月,雅戈爾集團將銀聯商務3.988%的股權,以3.41億元的價格,出讓給中國銀聯全資子公司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2018年3月,中海集團通過參加公開競拍受讓火紅年代持有的1.0859%銀聯商務股份。6月,佳盈興隆與通聯投資籤署《股份轉讓協議》,佳盈興隆將其持有的1.4348%銀聯商務股份轉讓給通聯投資。
2019年1月,中海集團與太平國發籤署《上海市產權交易合同》。根據該協議,中海集團將其持有的銀聯商務0.3109%的股份轉讓給太平國發。今年8月,上海聯交所網站信息確認上述股份轉讓事宜。
根據上海產權交易中心披露的信息,銀聯商務0.3109%的股權,評估值為6176.03萬元,在今年8月17日以7150萬元的價格成交。據此估算,銀聯商務的市場估值在198億元到230億元之間。
此後的2019年7月,雅戈爾集團與雲澤豐實籤署《股份轉讓協議》,雅戈爾將其持有的銀聯商務0.1111%的股份轉讓給雲澤豐實。2019年9月,雅戈爾又將其持有的0.2530%的股份轉讓給雲澤豐實。
此外,銀聯商務在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後決議增資。今年3月,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覆同意銀聯商務增資。今年5月,銀聯商務正式增資,公司註冊資本變更為278916.1383萬元。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