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臺灣新銳作曲家林佳瑩(圖片來自臺灣「中央社」網站)
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導臺媒稱,28歲臺灣新銳作曲家林佳瑩7月11日榮獲2018年英國皇家愛樂協會作曲大獎,是這個獎項自1948年設立至今70年來第一位臺灣得主,深具意義。
據臺灣「中央社」7月12日報導,皇家愛樂協會網站7月11日宣布,林佳瑩由知名作曲家陳銀淑及兩位英籍作曲大師自眾多高度競爭的作品中選出,奪下皇家愛樂協會作曲大獎。她同時獲得愛樂管弦樂團的委託創作與獎金。
值得矚目的是,林佳瑩的創作成果將於2019年夏季,搬上倫敦南岸中心的皇家節慶廳,由愛樂管弦樂團進行世界首演。
林佳瑩的作品自2015年起榮獲多項國際作曲大獎肯定。
報導稱,這項大獎2018年有7位得主,都是28歲或更年輕的20幾歲作曲家。
皇家愛樂協會1813年在倫敦創立,至今超過200年歷史,最具代表性的事跡是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合唱》是由皇家愛樂協會在1817年委託創作的。
皇家愛樂協會表示,皇家愛樂協會表彰音樂藝術才能的最高水平與卓越性。協會的認可是對精湛音樂成就的保證。
報導稱,林佳瑩榮獲具有國際聲譽的皇家愛樂協會作曲獎,顯示國際樂壇對臺灣年輕作曲家創作的肯定。她表示,對於獲獎感到非常榮幸,也相當期待能替愛樂管弦樂團創作,並於2019年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