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上世紀九十年代,內地樂壇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歌手。林依輪便是其中之一。
那時候,《愛情鳥》《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火火的歌謠》等風靡大江南北。憑藉這些歌曲,林依輪迅速成為一線歌星。之後,他唱而優則演,出演了很多影視劇,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如今,近三十年過去,和林依輪同期出道的歌手都早已銷聲匿跡,林依輪卻依然活躍在大眾面前。與過去不同的是,他現在的身份,不是歌手和演員,而是美食家、收藏家、投資達人、創業者。
一、命運契機
林依輪原名林方,生於4月4日。因為生日太特別,他媽媽曾說,兒子的命不太好。
林依輪的父母都是歌劇演員,受家庭影響,他很小就立志要當歌星。15歲時,他加入河北文化藝術團,學會了彈琴、跳舞、裝臺、卸臺。18歲那年,他拿著800塊錢獨自闖蕩廣州。在廣州待了兩年後,他發現歌星夢遙不可及。
八十年代末,全國颳起了出國風,林依輪也準備去美洲淘金。出國前,他跑到技校學了幾個月廚藝,拿到了三級廚師證。他怕到了國外,自己萬一找不到工作,至少還可以靠廚藝謀生。
不久,他拿著借來的三萬元去了玻利維亞。玻利維亞是南美的一個小國,經濟並不發達。到了那裡,林依輪才發現,沒有傳說中的遍地黃金,除了當廚師,他什麼也做不了。
就這樣,林依輪成了一家中餐館的砧板工。餐廳生意火爆,林依輪和同事們每天工作18小時。他每天早上要切兩大盆牛肉和雞肉,還要把每一顆米抓分離。刺骨的水,通過手指直通心臟,疼痛難忍。而老闆非常苛刻,一旦看到有米粒黏在一起,就會把米飯潑到他臉上。
好在廚師們都不錯,並不欺負林依輪。林依輪聰明熱情,大家都願意教他廚藝,沒多久,他就從砧板工晉升為廚師,還收穫了一批忠實的食客粉絲。不僅如此,因為廚師們都是廣東人,林依輪耳濡目染,還學會了粵語。
漸漸地,林依輪忘卻了歌手夢,只有在休息的時候,才會偶爾一展歌喉。每次他一唱完,大家都連聲誇讚。一位大廚很認真地對他說:「你應該回國,去做一個歌手,廚師可以幹一輩子,但歌手是吃青春飯的,你怎麼能浪費自己呢?」
那時候的林依輪,已不再痴迷歌星夢,他壓根沒把同事的話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一件事,讓他改變了想法。
一天, 一位同事被壓面機壓斷了一隻手,在救護車上,他對林依輪說:「你回國吧,你還那麼年輕,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不給自己機會呢?不像我,現在40多歲了,不知道該幹什麼。」聽完這番話,林依輪認真想了三天後,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辭職回國。
回國後,林依輪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還債。因為出國,他欠下三萬元。這筆錢在當時是巨款,為了還債,他不得不天天去歌廳駐場,每晚要趕七個場子,每天半夜兩點才能收工。
幸運總是青睞努力的人。1993年,就在林依輪還清債務後,他遇到了著名音樂人張全復。張全復很欣賞這個陽光男孩,他把自己壓箱底的《愛情鳥》和《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拿出來,為林依倫製作專輯。
不久,林依輪便憑藉《愛情鳥》一炮而紅,成為著名歌星。
二、情感世界的痛與愛
林依輪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他是家中三個孩子中的老二。
小時候,他很調皮,經常挨打。16歲那年,一天晚上他回家晚了,父親不由分說,把他狠揍了一頓。那是父親最後一次打他。
由於經常挨打,林依輪有嚴重的童年陰影。他參加《超級訪問》時說,他後來一想到童年,眼前就陰雲密布。長大後,一次他向朋友傾訴了童年的不幸經歷。等他說完那些話,他發現自己對父母長久以來的恨意,竟煙消雲散。
父親望子成龍,可那時的林依輪偏偏不走尋常路,讓父親很失望。父子倆關係一度很緊張。林依輪21歲時,父親病逝。起初,他沒什麼感覺,直到遺體告別時,他才真正感到傷心難抑。林依輪說,自己一直想得到父親的認可,只可惜,這個願望已成奢望。
親情上的缺失,是林依輪一生的遺憾。幸運的是,在愛情方面,他並沒有受苦。來廣州發展後,很快,他就結識了廣州的知名女歌手黃璉。兩人一見鍾情,不久便結為連理。林依輪那張成名專輯《愛情鳥》,宣傳費是自己掏的,其中黃璉也出了不少錢。
《愛情鳥》大火後,林依輪想去北京發展,黃璉卻不想離開廣州。兩人為此產生矛盾,不久便離了婚。因為這個,林依輪還背上了負心漢的惡名。
和黃璉分手後,林依輪本想一心一意忙事業,五年之內不談戀愛。然而僅一年後,他就食言了。因為他遇到了現任妻子西華。西華是一名超模,曾榮獲過廣州選美大賽的亞軍。
當時,林依輪在北京獲得了央視歌手大獎賽亞軍。他返回廣州慶功時,在聚會上認識西華。看到她的一瞬間,他就知道她是陪自己一輩子的人。為了追求西華,林依輪花掉僅有的兩萬元,買了一架名牌鋼琴送給西華。西華被他的誠意打動,同意了他的求婚。1995年,兩人結婚。
今天,林依輪夫婦已經牽手走過25載,依然恩愛如初。高曉松每次見到林依輪都會說,你倆可不能離,你們是我們演藝圈的驕傲,是讓我們覺得生活美好有勇氣活下去的目標。如果你倆離了,我們就都不要活了。
婚後,西華生下兩個男孩,林依輪升級為父親。童年時,他飽受父親棍棒之苦,有了孩子後,他沒有動過孩子的一根汗毛。
談到妻子時,他動情地說,「我要謝謝我的太太,因為她帶給我一個很溫暖的家庭,它可以讓我很放心地在外工作,為這個家打拼。」
三、愛拼才會贏
林依輪以歌手身份出道,如今他的標籤卻成了:美食家、收藏家、投資達人、創業者、帶貨主播。他玩烹飪、玩收藏、玩投資,每一樣,都玩出了高度。
先說美食。
這些年,林依輪主持過《天天飲食》《林家食鋪》《創食計》等多檔美食節目。節目中,他烹飪過幾百道家常菜,深受觀眾好評。
林依輪說,做菜就是尊重食物原有的味道,享受美食,其實就是享受家庭的美好。林依輪高超的廚藝,不僅滿足了家人的胃口,還幫他拓展了人脈,贏得了好口碑。如今,國內演藝圈、文化圈、商圈的大佬們,很多都是林依輪家的座上賓。據說,想品嘗他的美食,得提前預約,不然肯定吃不到。
再說投資。
早在90年代,林依輪就開始投資房產。當時,他以9000元/平米的價格,買下了北京CBD的兩棟樓。現在,這兩棟樓的租金,每月每平上萬元。
說起自己的投資經,林依輪最感謝的人是妻子。他倆成為北漂後,妻子把他賺到的第一筆巨款,全款買了房子。當時,他還沒有投資意識,氣得差點跟妻子翻臉。但妻子告訴他,人要趁年輕多做投資,不然年老體衰時,會活得很被動。林依輪覺得妻子說得很有道理,這才開始重視起投資。
如今,林依輪一家住在北京500多平米的別墅裡,天天躺著賺錢。他笑著說,幸虧當初聽了妻子的話,不然現在的日子肯定沒有這麼舒坦。
還有收藏。
從1999年起,林依輪就開始收藏各種當代藝術品。他豪宅裡的每個角落,都擺著名畫。比如,周春芽的《綠狗》、周鐵海的《夕陽下的駱駝》、劉野的《莫扎特》、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等。這些畫,隨便挑一幅,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億元。
儘管收藏手筆如此之大,林依輪在接受採訪時卻說:「收藏預算不會超收入三成。」不敢想像,他的資產到底有多少!
最後來說說創業和帶貨。
2014年,林依輪的食品品牌問世,獲得8300萬融資,估值達3.6億元。兩年後,他的辣醬6小時銷售三萬瓶,銷量與口碑齊飛。
2019年8月,他帶著自己的辣醬來到薇婭的直播間。產品剛上線三分鐘,就被一搶而空,成交額高達 350 萬元。這件事啟發了林依輪,讓他看到直播帶貨的威力。於是,他自己也開始嘗試做帶貨主播了。
目前,林依輪的直播間有150多萬粉絲。在618活動中,他更是獲得淘寶直播明星榜冠軍。有人問林依輪有什麼成功秘訣。「哪有什麼成功秘訣,還不是像傻子一樣的努力。」林依輪說。
林依輪的新夢想,是管理好公司,做出好產品,是用美食贏得大家的尊重和掌聲。為此,他還專門去上了EMBA課程。
愛拼才會贏,這句話,放在林依輪身上,一點不差。
四、專業精神
歌手、演員、美食家、收藏家、投資達人、創業者、帶貨主播,無論身份如何變化,林依輪始終不變的是:專業精神。
任何一種成功,都離不開專業精神。一次訪談中,林依輪說過一件小事。二十多年前,為了還債,他在歌舞廳跑場子。有一回,臺下的觀眾只有八個人,他依然唱得很賣力。他說,自己是把每一場演出都當成大型演出來對待的,不管臺下幾個人,他都會認真演唱。
看完他的這段話,我終於明白了,林依輪為什麼能做一行,愛一行,成一行。
路遙在《人生》中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他還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
林依輪很不幸,早早嘗盡生活之苦。但他又無比幸運,正是那些苦,讓他早早覺醒,成就了今日的輝煌。生活就是這麼神奇,有人先甜後苦,有人先苦後甜。前者往往淪為時代的沙粒,後者卻常常成為閃耀的金子。
有人說,林依輪是過氣的歌手。他們錯了,認真生活的人,永遠不會過氣,只會越來越紅。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臺籤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