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所有足球界的媒體,包括自媒體,肯定會揪著一個話題不放,同時也會陷入一種苦惱。這個話題就是35歲的C羅,在歐國聯對瑞典的比賽中梅開二度,而且兩個球全是世界波;而苦惱的則是,這樣的C羅,還能怎麼誇?還有新意嗎?
其實,關於C羅和梅西這樣的球員,但凡他們有出色發揮,真的是越來越難寫了,因為他們出色發揮的頻率太密集了,很多球員雖然也有自己的高光時刻,但很長時間才能有一次,而C羅這樣的球員,根本不給你調整措辭,轉換角度的時間,高光時刻一個接著一個,他的世界波還沒有進完,你的詞彙量已經掏空了。
C羅真的沒什麼可誇的了,當強大成為常態,一切誇讚的詞彙效果都會減半。就如同他的職業生涯,一次又一次獲得金球獎。第一次獲獎時,大家都有的說;第二次,第三次,也還可以……到第5次,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其實,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但凡一提到C羅,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出現厭煩的情緒——怎麼又是他?一次又一次的經典比賽,一個又一個的經典進球,35歲了還不消停,煩不煩啊?
不得不承認,就連精彩,都會有審美疲勞的情況。而一次次的出色發揮,換來的很可能就是普遍的逆反情緒。比如很多人會揪著可以貶低C羅的細節不放,說他單兵作戰,說他有無限開火權,說他跳水,說他一場比賽有無數的餅可以吃,說他決賽提前下場躺冠,說他至今沒獲得世界盃而且永遠也無法獲得世界盃,說他……似乎,把C羅拉下馬,拉得越低,就越能抵消那些過火但不過分的讚譽。
其實,一直高密度高質量的輸出,這本就是C羅的「錯」,因為這樣的履歷,連一點過山車的波瀾都沒有,想寫他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都沒有機會,因為他一直高位在線。但是,這種「錯」,真的是球迷的福利啊。
不用誇,也不用罵——事實是,C羅在球場上的時間沒幾年了,對於我們球迷而言,且看且珍惜。幾年之後,再等下一個這樣持續輸出高能量的球員,不知道需要多久。現在嫌C羅煩,幾年之後,也許這種煩會被想念。
該誇的還會去誇,哪怕用那些陳詞濫調;該罵的還會去罵,就是因為他們不爽C羅——這些,都是常態——就如同C羅的強大,一直是常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