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會議後,軍委參謀部的4個局長被授予什麼軍銜?最高者為上將

2020-12-18 歷史小蛀蟲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積極扛起抗日救國的偉大重任。八路軍改編時,中共中央軍委明確提出:「各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保持和發揮十年鬥爭的光榮傳統,堅決執行黨中央與軍委會的命令」。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召開洛川會議,決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軍委。

抗日戰爭

洛川會議後,新的中共中央軍委辦事機構逐步健全起來了。最初的辦事機構是參謀部、供給部和衛生部。參謀部部長聶鶴亭,下轄4個局。那麼這4個局的局長都是誰?建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

洛川會議

01第1局局長聶鶴亭

聶鶴亭,1905年出生安徽省阜陽縣南鄉(今屬阜南縣)。7歲入私塾讀書,12歲因生活所迫輟學務農。16歲時考入安慶皖江師範專科學校體育系。畢業後任中學體育教員。1924年秋到江西一軍事學院學習半年。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

聶鶴亭(左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擔任紅一軍團第一師代參謀長。率部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抗日戰爭時期,擔任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第1局局長、晉察冀軍區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副參謀長。參加遼瀋等戰役。建國後擔任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副司令員,1956年被補授予中將軍銜。

02第2局局長曾希聖

曾希聖,1904年10月11日出生在湖南興寧(今資興)州門司鎮一戶書香人家。16歲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1922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參加過北伐戰爭,後赴蘇聯學習。1927年回國,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徵。

曾希聖

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到中共中央社會部、中央南方局、新四軍軍部等處工作。1940年起任新四軍第七師政委,多次指揮部隊與日、偽軍作戰,開闢了皖江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中原人民解放軍副參謀長兼豫西軍區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了淮海戰役。建國後擔任安徽省委書記、第一書記,由於離開了軍隊,所以沒有被授予軍銜。

03第3局局長王諍

王諍,1909年5月16日出生於江蘇武進縣。16歲考入蘇州工專高中部。1928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通信科,1930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

王諍

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第3局局長、中共中央軍委軍事工業局副局長、兼通信學校政治委員。他是朱總司令親自任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無線電臺的隊長。建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通信部部長兼國家電信工業局局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04第4局局長陳奇涵

陳奇涵,1897年9月23日生於江西興國壩南區竹壩村,12歲就讀於興國北匯小學。19歲在家鄉創辦「憂道小學」,免費招收工農子弟。1919年考入雲南講武堂韶關分校,次年轉入廣州護國第2軍講武堂。畢業後加入贛軍,任排長、連長、代營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1軍團參謀長,協助林總等率部參加漳州、水口和樂安宜黃戰役。

陳奇涵

抗戰爆發後,陳奇涵擔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第4局局長。同年冬調任綏德警備區司令員,執行保衛陝甘寧邊區、鞏固黃河防務、清剿土匪、穩定社會秩序等任務。解放戰爭中,曾任江西軍區司令員,組織指揮剿匪作戰,殲匪特4萬餘人。建國後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軍委參謀部的4個局長中軍銜最高者。

相關焦點

  • 1988年恢復軍銜,有17人被授予上將,他們都是什麼職務?
    1988年,我軍恢復了中斷23年之久的軍銜制,並把最高軍銜設為上將。在此次授銜儀式中,共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開國將校,資歷和戰功都很高。那麼1988年的17位上將,當時都擔任什麼職務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江西籍上將吳昌德任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近日,中央軍委機關調整組建任務基本完成,原來的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4個總部改為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等15個職能部門。記者了解到,江西籍上將吳昌德任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他是目前唯一一位江西籍現役上將。■信息日報記者王歡/文  吳昌德是何人?
  • 福將洪學智:兩度被授予上將軍銜,為張國燾彭德懷鳴不平三落三起
    1988年9月,中央軍委舉行隆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官授銜儀式。再次被授予將官軍銜的共有12人,佔原將官人數的0.75%,人們稱其為「二度將軍」,其中原少將授上將的9人,原中將授上將的2人,原上將授上將的1人,就是洪學智。這在我軍的歷史上獨一無二,在國外也沒有先例。在第二次授銜時,中央軍委已經取消了元帥和大將的設置,上將成為新時期的最高軍銜。
  • 志願軍六位兵團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是啥?
    據統計當時,中國有六個兵團在抗美援朝期間加入了志願軍的行列。在六個兵團的司令員也帶領士兵英勇抗戰,立下顯赫戰功。一定有人好奇這些司令員回國之後又有怎樣的發展?在軍中擔任何職?他們的軍銜是什麼?
  • 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
    ,三個榮譽性質的虛銜(已經不再授予)。也就是說二戰前美國的最高軍銜是上將,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是沒有問題的。但等到美國參加二戰後,就發現問題很多。首先是和盟軍聯合作戰的問題,當時英蘇等國的最高軍銜都是元帥,而美國僅僅是個上將,讓美國將軍們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加不利於美軍爭奪聯軍統帥的位置,總不能讓美國的上將去指揮英蘇的元帥吧。
  • 【一周人事觀察】最近新晉4名上將都是什麼來頭?一年晉升2批上將...
    2020年底,又有4人晉升上將。上將是我國現行軍銜警銜制度中的最高等級。這次在八一大樓舉行的晉升上將軍銜儀式,獲頒上將軍銜警銜的軍官警官有4人:軍委後勤保障部政治委員郭普校、西部戰區司令員張旭東、戰略支援部隊政治委員李偉、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這也是中央軍委今年第二次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 1988年成都軍區司令員都授予什麼軍銜?他們誰的軍銜最高
    1988年,「七大軍區」之一的成都軍區的司令員、副司令員都授予什麼軍銜呢?他們後來誰的軍銜最高呢?新中國成立後,傅全有歷任陸軍營參謀長、副營長、營長,師教導營營長,陸軍團參謀長、副團長,陸軍第一集團軍步兵第三師副參謀長、參謀長、副師長,陸軍第一集團軍步兵第三師師長,陸軍第一集團軍副參謀長、參謀長,陸軍第一集團軍軍長等職務。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這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其中有九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瀋陽軍區,鄧華上將鄧華,1910年出生,湖南彬縣人。他早年參加了湘南起義,後來隨部隊上井岡山,開始了革命生涯。值得一提的是,鄧華還參加過古田會議,資歷也算很老了。
  • 五星上將屬於什麼軍銜,美國有哪些五星上將?
    五星上將屬於什麼軍銜,美國有哪些五星上將? 「五星上將」是美國特有軍銜,正式設立於1944年12月,由美國國會批准。五星上將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相當於西方其它國家的元帥軍銜。
  • 開國上將中最特殊的一位,兩次授予上將,三個兒子取名虎、豹、獅
    在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一位在30多年後成為了最特殊的一位,眾所周知,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1965年取消,直到1988年再次實行軍銜制,這一年,一共有17位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排名第一的叫洪學智,他是我軍中唯一一位被兩次都授予上將軍銜的特殊人物,人稱「六星上將」
  •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度,為何取消了大將和元帥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曾於1955年頒布實行軍銜制度,它曾對促進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後,軍委的老帥們即開始考慮我軍恢復軍銜制的動議。第六,給軍隊離休幹部授勳,對1955年至1965年間所授予的軍官軍銜重新予以確認,以協調在職幹部和離退休幹部的關係。1988年,新的軍銜制度正式實施。但比起50年代的軍銜,目前的軍銜更加簡明,等級級別進一步減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軍銜體制。新公布的軍銜制度不設元帥、大將和大尉,而以一級上將為最高軍銜。
  • 現役最年輕中將:51歲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常丁求
    履新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的常丁求刷新現役中將的年齡記錄。據中國軍視網《軍事報導》8月19日報導,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美軍最高軍銜是四星上將,二戰五星上將很多,僅有一名六星上將
    眾所周知,目前的美軍軍銜最高級別是四星上將,一般授予參聯會主席、副主席、各軍種司令官、戰區司令官。二戰時期,美軍還出現了一些五星上將,比如著名的馬歇爾、艾森豪將軍、後來命名了核動力航母的尼米茲將軍、美國現代空軍之父阿諾德將軍、敗軍之將麥克阿瑟,很多軍迷也經常討論美軍為何不將其直接稱為元帥的典故。其實,在美國的軍事歷史上,還出現過六星特級上將,級別高於五星上將,是相當於大元帥級別的世界最高軍銜。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六個兵團司令員是誰?後來誰的軍銜最高?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為了保家衛國無數熱血男兒踏上異國的土地,前後共有六個兵團加入了戰鬥,那麼這六個兵團的司令員分別是誰?他們後來又是什麼軍銜?
  • 1952年評定軍隊級別,將全軍將士劃為24級,分別授予啥軍銜
    此時,組織上決定將全軍評定級別,共劃分了十一等24級,那麼分別是哪24級,各個級別在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第一等第一級:軍委的主席級。這一級別在開國將帥中只有三人:朱老總、彭老總、林帥。當然了,其實主席、鄧政委等偉人也是處於這個級別的,但是在授銜時他們主動辭讓了軍銜,所以就不計入我們的討論中了。
  • 許光達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他後來居上,授予大將軍銜
    因此,許光達在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將時,幾次向組織寫信,請辭大將,但都被退回,毛主席還稱讚他說:「五百年前,大將徐達,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後,大將許光達,幾番讓銜,英名天下揚。」那麼,許光達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他後來居上,被授予大將軍銜呢?許光達1908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縣東鄉蘿蔔衝,1926年,18歲的許光達被組織選送到黃埔軍校第五期炮科學習。
  •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時,將領被授予什麼軍銜?
    經過國共兩黨反覆磋商,最終決定:紅軍主力長徵北上後,留在南方八省14個地區的紅軍部隊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在1937年下半年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經國共兩黨會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相應任命了八路軍和新四軍各級主要負責人,並授予相應軍銜。
  • 古今中外的軍銜,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為何和平時期無元帥?
    同時,最高級別軍銜也是平常人包括軍迷群體關心的話題,大家喜歡討論元帥和將軍這些高級別軍銜,很少有人去關注每一名列兵軍銜的軍人。那麼,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考慮過。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戰時和和平時期授予標準的區別。元帥一般在戰時授予,讓一名大將軍掛帥出徵了,授予他元帥軍銜,也就不為過。
  • 1988年北京軍區正副司令都被授予什麼軍銜?誰最高?後來怎麼樣
    1988年恢復軍銜制以後,作為「七大軍區」之一的北京軍區正、副司令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誰授予的軍銜最高呢?他們後來成就怎麼樣呢?解放戰爭時期,周衣冰任江淮軍區第4軍分區總隊長、第4軍分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皖北公路管理總局局、華東警備14旅參謀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周衣冰歷任陸軍第24軍71師參謀長、第1師副師長等職務。周衣冰於1987年11月到1990年4月任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周衣冰於2017年8月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