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二胎中的主力軍——「雙獨」家庭的不少家長來說,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他們就在考慮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再生個二胎?畢竟對於他們之中的不少人來說,大寶也已經漸漸長大懂事,有的甚至年齡都不小了,而自己的年紀也越來越大,生二胎的風險也在逐年增加,而且生二寶之前要考慮的事情實在太多,難以抉擇。
最近在某綜藝節目中,著名演員楊千嬅和老公丁子高受邀前往應採兒和陳小春夫婦的家中做客。
在這兩對夫妻坐下來聊天的過程中,應採兒就提及了當年楊千嬅在懷第一胎寶寶的分娩過程中曾險些出現生命危險。
楊千嬅也解釋道,在懷第一胎寶寶的時候自己的身體因為存在一定問題,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意外,在當天進行剖腹產的時候主刀醫生一直找不到嬰兒的頭部,導致整個手術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好在最後都母子平安。
有了這次經歷之後,楊千嬅表示生寶寶實在是太緊張了,自己可以幫忙應採兒帶孩子,但如果說讓自己再生第二胎的話還是表現的十分抗拒。
楊千嬅的丈夫丁子高也表示十分支持妻子的想法,雖然之前曾經有過生二胎的想法,但考慮到妻子的身體狀況,還是選擇暫時放棄。
其實,算一算楊千嬅今年也已經46歲了,雖然外面看上去依然保養的很好,但身體畢竟是不會騙人的,如果以如此的年紀再去拼二胎,妥妥的高齡產婦,這樣的生育風險實在是太高了些,而且加上楊千嬅本身生一胎時的經歷,或許選擇暫時放棄二胎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其實,相信不少一胎家長們或許也有這種類似的困擾,尤其是對於「雙獨」家庭來說,不生二胎吧,怕大寶太孤單,生二胎吧,一方面擔心自己身體承受不住,另一方面又擔心家庭經濟的承受能力等各種問題,因而一直在糾結。
那麼,對於這樣的家庭來說,在計劃生二胎之前,到底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下,如果家長們對於這些因素都能承受,那也不妨再要個孩子。
1、生二胎的最佳年齡
一般來說,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4-29歲,生二胎的最佳年齡也一樣差不多在這個範圍,而女性到了35歲就算是高齡產婦了,因此如果寶媽們打算要二胎的,最好不要超過35歲,畢竟高齡生產在風險提高的同時,對寶寶的健康以及產婦的身體恢復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生二胎也應考慮和一胎的時間間隔問題。一般來說,如果寶媽第一胎是順產的,那麼生二胎應間隔1年以上;如果第一胎是剖腹產,那麼生二胎應間隔2年。
2、家庭經濟承受能力
現如今生育孩子,相信大家都會考慮到的就是金錢的問題。是否準備好了金錢來迎接二胎寶寶的到來,雖然說錢有些俗氣,但如今養育孩子的成本不斷增加,孩子的吃喝拉撒到未來的教育、升學都得要錢,而且哪一項的開銷都不小,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這些現實的經濟問題還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可別因一時衝動,等寶寶生下來了,真金白銀花出去,才意識到經濟問題的嚴重性。
3、工作和事業上的冒險
二胎出生之後,必然需要有人手照顧孩子,而這個階段的家長多數都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為了照顧孩子和家庭,夫妻雙方中就會有一個人失去工作。等到把孩子養育得有一定自理能力再去上班,意味著放棄了幾年的工作需要再從頭再來,這個年紀再從職場重新上路就需要太大的勇氣了。
4、帶娃的精力問題
或許有一些家長會說,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白天孩子就拜託家裡的老人們幫忙帶一下。
但我們知道,帶娃是需要消耗很多精力和時間的,如今的工作壓力有多大相信各位都是很清楚的,一方面要兼顧工作和孩子,往往分身乏術;另一方面,家裡的老人們雖然有時間幫忙帶娃,但卻因為年紀大了,已經沒有那個體力和精力了,往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5、產婦的身體承受能力
我們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計劃要二胎,就必須考慮到產婦的身體承受能力,必須先把身體養好,畢竟生育孩子可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沒有合格的身體素質根本難以堅持。
另外,對於高齡產婦來說,她們的身體機能早已開始下降,如果選擇生二胎,不僅胎兒發生發育遲緩、畸形、胎停等情況的概率會比較高,而且可能還需要面對妊娠期併發症,生產產程更為艱辛,甚至面臨難產的問題。
6、孩子間的代溝問題
大孩與二孩之間的年齡差距問題也是家長們必須引起重視的。
一般來說可能差距就在幾歲,但也有一些生二胎比較晚的,年齡差距可能到了十幾歲。如此巨大的年齡差之下,兩個孩子之間可能很少會有共同語言,而維繫兩娃間的感情紐帶,除了血緣關係,其他可能都不會太多。將來老大到了該成家生子的年紀,有自己的家庭、孩子需要照顧,就更難照顧到這個小弟弟了。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