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三部曲,倚天是最後一部,故事背景是元末明初,主角是武當張真人徒孫張無忌,父母早亡,機緣巧合之下在猿猴身體裡拿到了「九陽神功」,又在明教地道裡面學到了「乾坤大挪移」,在光明頂大戰六大派,成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挽狂瀾於既倒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張無忌一生奇遇極多,所以會的武功著實不少,都是頂級神功,內功有威震天下的「九陽神功」,而且是全本,要知道張三丰、郭襄和無色大師三人,在覺遠大師圓寂前背了一會「九陽神功」,三個人各記了一段,張三丰和郭襄就憑藉各自記的「九陽神功」開山立派,創立了武當派和峨眉派,何況張無忌的全本「九陽神功」,內力深厚,讓百年功力的張三丰也很吃驚。
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已到絕頂之境。——《倚天屠龍記》
張無忌最強的外功應該是明教教主才能練的「乾坤大挪移」,是西域最巔峰的武功,一共有七層,寫書的作者只練到六層,第七層是作者憑藉無窮的智慧,想像出來的,而張無忌可以練到第七層,雖然有19句話不懂意思,但是張無忌心態好,沒有進一步去追求,否則應該會走火入魔而亡。明教歷代教主都是英雄之輩,第八代教主武功最高,能練到第五層,但是練成當天就走火入魔而死,那麼張無忌練了完整的「乾坤大挪移」,完全超過了歷代明教教主一個檔次。楊逍只修煉到第二層,就能一個人打韋一笑加五散人。
張無忌還會武林絕學「七傷拳」,又在張三丰手上學會了「太極拳」「太極劍」,在聖火令上面學到了古波斯的武功,輕功有武當「梯雲縱」,張無忌的輕功造詣和韋一笑不相上下。金庸武俠世界中,成為決定高手的決定性因素一般都是內力和招式,內力雄厚隨手一掌就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力量,而內功如果差不多多半都是比招式,比如楊過打死金輪法王,就是用精妙的黯然銷魂掌才殺掉金輪法王的。那麼張無忌內功有天下頂級內功「九陽神功」,內力無比雄厚還能反彈傷害,百毒不侵而且能夠快速療傷,「乾坤大挪移」多元精妙,變化神奇,「太極拳」「太極劍」和「聖火令武功」變化多端,輕功高絕,招式精妙,內力雄厚,金庸也覺得主角之中,武功最全面,平均分最高的是張無忌,各方面都比較平均,但張無忌本身有一個極大的性格缺陷!他面對感情,總是畏畏縮縮,甚至有一點中央空調的意思。
張無忌縱然少年英雄,魅力很深,但他並不是一個特別專一的人,面對蛛兒、小昭、趙敏和周芷若四女,張無忌有點不知所措,甚至在四女同舟的時候,還有四女共侍一夫的想法,正是在感情上毫無主見,導致蛛兒飄然遠去,小昭遠走波斯,周芷若黑化後對蛛兒和趙敏下毒手,導致張無忌在情在理都不能和傷害過他們的周芷若在一起,最終只能選擇和趙敏一起,感覺張無忌的感覺都是被動的,有得選的時候不知道選哪個,卻對每個人都很好,卻也傷害了她們,最終沒得選了,才認命的那種感覺。最讓我感到不舒服的是,當張無忌面對黃衫女的絕代風華,心裡又起了念頭,當知道自己徵服不了黃衫女,心裡悵然若失。
張無忌追上一步,道:「姊姊請留步。」那黃衫女子竟不理會,自行下峰去了。丐幫的小幫主史紅石叫道:「楊姊姊,楊姊姊!」只聽得峰腰間傳來那女子的聲音道:「丐幫大事,請張教主盡力周旋相助。」張無忌朗聲道:「無忌遵命。」那女子道:「多謝了!」這「多謝了」三字遙遙送來,相距已遠,仍是清晰異常。張無忌心下不由得一陣惆悵。——《倚天屠龍記》
金庸有兩部小說是開放式結局的,讓作者自己想像,其中一部就是《倚天屠龍記》,在最後周芷若又出現,擺明了要幹預趙敏和張無忌平靜的生活,而張無忌嚇得筆都掉了,可見他對周芷若還是有情,對趙敏還是不能一心一意,可見張無忌的一生卻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始終無法解脫束縛。雖然他武功蓋世,但是做事拖泥帶水的,我還是喜歡像喬峰楊過那樣的俠,敢愛敢恨,與世為敵。
(不過有一說一,我還是喜歡黎姿演的趙敏,吳啟華的張無忌,感覺比較像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