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出自李白《行路難》。李白一生自信滿滿,卻壯志難酬,這首詩詞表達他對人生艱難困苦的不屈服精神,即使前路長風破浪,人生也要楊帆遠航。李白是自信的,李白是勵志的。
《乘風破浪》由韓寒執導,他借用李白的長風破浪化作自己的乘風破浪,雖然改了一個字,一個名詞變成動詞,但是韻味就變了,原來是一種困難,隨後變成一種精神。兩個文人之間的對話,總是那麼的奇妙。韓寒是一個賽車手,然後當了作家,現在開始當導演。一個作家,做了導演,更容易運用電影將他的想法表達出來。一部電影的靈魂是編劇,肉體是導演,如果靈魂和肉體不相吻合,電影也就基本廢了。編劇和導演是一個人的話,靈魂和肉體就非常的契合,靈魂和肉體可以相互感知,肉體知道靈魂所要表達的內容,會更容易的呈現出來。
在2014年,韓寒自導自編的處女作電影《後會無期》,引起劇烈的反映。在2017年,韓寒繼續自導自編電影《乘風破浪》。這是一部勵志電影,也是一部成長電影,同時還是喜劇電影。
徐太浪(鄧超 飾)是一位賽車手,賽車是他的夢想,但是遭到自己父親徐正太(彭于晏 飾的反對,夢想和自己的父親起了衝突。阿浪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就向徐正太炫耀自己的車技,結果車翻了,與火車接吻,隨後就穿越了回到徐正太那個時代,還和自己的父親成為了朋友。
阿浪是一位賽車手,韓寒曾經也是一位賽車手,韓寒想通過阿浪的事跡來回憶自己曾經的故事。阿浪就是韓寒,韓寒就是阿浪,曾經也被嘲笑,也被質疑,但是最終還是成功了,就像李白的那句詩詞一樣。
阿浪一直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他只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自殺的,因此阿浪一直怨恨徐正太,對自己的父親是相當的叛逆。兩個男人之間的戰爭經常進行,誰也不理解誰,誰也不妥協誰,針尖對麥芒。阿浪一心熱衷於賽車,體驗什麼是速度與激情,但是現實中阿浪開的是救護車,這可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車,一個要求速度,另一個可不要求速度。
阿浪在速度與激情的快感中神奇一般的穿越了,阿浪回到徐正太的那個時代。徐正太那時候可是「正太幫」的扛把子,看看場子其實就是一個放映廳,維護治安,這個正太榜的成員很少,因為沒有通過幫主的考核。
黃志強是幫派的老大,也是電影中的反派,手下小弟很多。同為老大的徐正太手下三個人,加上自己剛好四個人。就這四個人和黃志強的黑幫幹了起來,勇氣可嘉,但是實力還是非常重要的,正太幫被團滅。
徐正太是個單純的人,單純的就像孩子一樣,他行俠正義,敢作敢為,這點值得稱讚。事實說明,如果一個人的雙商不高,那麼就別行俠正義了,連累的只能是自己,還有別人。阿浪雖然對現實中的父親很反感,但是對於這個父親還是相當好的,兩個人稱兄道弟,一起闖蕩江湖。在阿浪和徐正太接觸的日子裡,他逐漸了解到自己父親的過去,並對自己的父親產生敬佩和理解,父子之間的感情逐漸緩和。
阿浪和父親關係緩和原因之一就是,他看到了徐正太年輕的時候和自己是一樣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洗禮,徐正太就變成現實中那個樣子,因為他從一個男人成為了一位父親。阿浪明白徐正太,也明白自己將來也是和徐正太一樣的,自己將來也是一位父親,自己的孩子和現在的自己是一樣的。
這就是成長,時間給我們最好的解答,因為我們將來也要經歷自己父親所要經歷的,也就會切身體會到曾經的父親是多麼的不容易。從孩子到父親,從叛逆到理解,這就是一個男孩子的自我成長。
除了父子之間的親情,還有每個人對於自己人生的不同追求。六一是電影中最單純的人了,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六一兒童節」。六一對於愛情一直很憧憬,即使愛情失敗了,他也依舊如故。還有就是小馬,一個鑽研軟體開發和程序設計的小夥子。上世紀九十年代,軟體開發和程序設計沒有前景,但是小馬依舊堅持。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軟體開發和程序設計成為主流,小馬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人。小馬的夢想實現了。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選擇,無論怎樣,還是那句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找準自己的方向,想搞軟體開發和程序設計就去搞,想玩賽車就去玩,追求自己的夢想,不需要什麼理由,只需要一顆堅強的心。
電影的內容充滿親情、友情和夢想,看起來應該很嚴肅的,很莊重的,但是這部電影卻是以喜劇的表現風格呈現出來的。鄧超著名搞怪明星,有他的電影還能憋著不笑嗎?電影的題材還是穿越,但阿浪穿越過去不是談戀愛的,而是找爸爸。電影中最搞笑應該就是阿浪和自己母親小花那一段,還有就是李榮浩綁架阿浪和徐正太那段,鄧超對著李榮浩說,請把你的眼睛睜開跟我說話。
電影內容中故事的銜接並不是很連貫,而是有點跳躍式的感覺,中間縫縫補補,還好把電影給串聯起來,讓電影故事有個完整的內容。電影中經常出現打架的鏡頭,一則是為了顯示徐正太和阿浪的熱血,彰顯他倆的性格,二則是為了達到喜劇效果,電影中的打架顯得很刻意,而是為了突出喜劇的效果。
電影整體來說非常不錯,電影開始阿浪對徐正太的反叛到電影結束父子之間冰釋前嫌,相互理解,還有年少時曾經在一起的朋友,因為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標而不得不分開的感慨。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只不過在經歷很多事情之後,將那顆少年之心藏於心中,而不是像年輕時候,表露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