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20年(第十三屆)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暨網絡媒體總編看株洲大型採訪活動」在株洲啟幕。來自全國22個省市的88家地市主流新媒體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齊聚株洲,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地市新媒體的發展路徑。
開封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社長戴曉翔:
株洲向上可以追溯到中華文明源頭,具有無可比擬的歷史文化沉澱。在老工業基地的基礎上,通過先進位造業、新型城鎮化又獲得了新的生機。尤其是一內一外雙循環,讓人耳目一新,株洲就像一列先進的機車,滿載著文明,奔馳在新時代的復興大道上。
皖西日報社黨組成員、副總編輯鮑瓊:
第一次來株洲,來之前在網上看了一下,株洲工業發展很快速,走進株洲後發現這裡沒有工業城市的浮躁和喧鬧,環境好,文明程度高,無愧於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
嶽陽晚報社社長黃海洋:
株洲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現代氣息也很濃厚的城市,這次峰會在株洲召開,給我們全國的媒體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
中國地市新聞網聯盟會長朱封金:
很早就知道株洲這個城市,不光是鐵路交通樞紐,也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的安寢之地,文化底蘊很深厚。株洲醴陵的陶瓷也很有名氣,尤其是釉下五彩瓷,做得漂亮,技術含量也很高。
潮州日報社副總編輯陳天嶽:
在株洲轉了一圈,建寧驛站讓我很驚喜,從小廁所能看到株洲的大文明,彰顯了株洲的大民生。廁所的選址很科學,急人民之所急,廁所配置很高端,感覺像個咖啡吧,株洲在廁所革命上的努力值得我們學習。
臨汾日報社新媒體平臺分管領導張天斌:
株洲名氣很大,很久之前就聽說了。它是建國初期全國八大工業基地之一,沒想到老工業基地到處都很乾淨,空氣特別新鮮。
黃岡日報社新媒體平臺負責人錢芳:
我是黃岡人,今年疫情期間,湖南對口支援過黃岡,所以我對湖南人、對株洲人的感情很不一般,我們黃岡人都特別感謝湖南的人民。我覺得株洲包容性很強,而且文明程度特別高。
駐馬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總編輯商德柯:
來之前就很嚮往株洲這個動力之都,這次能來到株洲實地探訪感覺收穫滿滿,而且株洲空氣很新鮮,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多來。
煙臺日報社水母網總編輯王軍華:
株洲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株洲現代產業發展非常好,特別是在動力科技方面,可以說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它的發展為株洲城市未來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平頂山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副主任關運凱:
以前經常從新聞裡聽說株洲,株洲在動力機車製造方面特別強,來了之後又得知株洲的飛機發動機製造業也做得很好。這兩天我在神農城、神農公園、湘江風光帶看了下,發現城市很乾淨,舒適感很強,神農城很大氣,山水園林與文化設施結合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