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羋月和羋姝難以置信:秦王臨死前最想見的人竟是他前妻

2020-12-15 娛氏影視

導語:都說男人酒後吐真言,其實不然,男人的真心和真言只有在他臨死前的那一刻才最見「真心」。

《羋月傳》中的秦王就是如此,他臨死之前,最想見的人既不是羋姝,也不是羋月,更不是魏夫人和唐夫人。而是自己的原配「前妻」——庸夫人。

庸夫人就是電視劇中的「贏夫人」。原著中,贏夫人並非是嬴駟的姐姐,而是他為太子時的太子妃,他的第一個妻子。後來秦王繼位,為借魏國勢力穩固江山,才又娶了魏國公主做王后,也就是魏夫人的姐姐。

庸夫人不甘心以妻為妾,提出「和離」。心懷愧疚的秦王答應了,隨後給她建了一座西郊行宮,讓庸夫人在此安度餘生。

在秦王將死的時候才發現:他此生最信任、認為最值得託付的,居然是自己的原配妻子——庸夫人。

1、秦王病重,預感自己大勢已去,最想見的人竟是她

原著原文第235回「秦王薨」(2)一章中,是這樣寫的:

秦王看到嬴蕩如此暴戾恣睢,竟要殘殺手足兄弟,氣得吐血病倒,遂生出易儲之心。樗里子聞言大驚,勸阻道:「還請大王以大局為重,為避免國家動蕩,臣請大王放棄易儲之念吧。」

秦王駟狂笑起來:「天意弄人,難道天意也在跟寡人作對嗎?」說罷,向後倒去,繆監連忙扶住。

樗裡疾道:「快宣王后。」秦王駟道:「不必。」

繆監低聲道:「那大王要宣誰?」

秦王駟微弱地道:「你去——西郊行宮,召庸夫人入宮侍疾。」眾人大驚。庸夫人踏入承明殿偏殿的時候。在場所有人的眼光,都聚在了她的身上。

此時正是羋姝帶著後宮妃嬪,守在承明殿偏殿,輪番為秦王駟侍疾。她自是知道,成敗就在眼前,因此一刻也不肯放鬆,更是把羋月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她以為秦王駟醒來,第一個必是要叫她的,便是不叫她,也會召羋月。卻沒有想到,秦王駟第一個叫的,卻是遠在西郊行宮的庸夫人。羋姝眼睛裡都是血絲,死死地盯住庸夫人。

魏夫人在羋姝耳邊輕聲道:「她就是大王和離的前妻——庸夫人。」

羋姝看著站在陰影裡近乎不存在的羋月,又看向明顯蒼老的庸夫人,冷笑道:「大王只怕還當她是十幾年前的庸夫人吧,見了她,只怕失望得很。」

2、情敵見面分外眼紅,庸夫人面對羋姝時,竟是這種態度

羋姝端坐著,擺出等待庸夫人見禮的樣子,庸夫人卻看也不看她,徑直向內室走去。羋姝大怒,指著庸夫人喝道:「你站住。」庸夫人如同看路人一樣,掃了她一眼繼續向前走。

羋姝一怒站起,叫道:「來人,擋下她。」

繆監上前恭敬地道:「王后,大王有旨,令庸夫人入見。」

羋姝怔住了,眼睜睜看著庸夫人從她面前走過,從齒縫裡低聲詛咒道:「一個老棄婦,居然還敢厚著臉皮回來。」

庸夫人站住,回頭,看著羋姝道:「你何不問問你自己的心,在大王眼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棄婦?」

羋姝一時怔住:「你……」

見庸夫人徑直入內,羋姝滿腔怒火無處洩,轉頭看到羋月,譏諷道:「我還以為你如何得寵,沒想到在他的心目中,你根本什麼都不是。」

羋月平淡地道:「在大王心中,除了庸夫人以外,其他的女人統統什麼都不是。」

羋姝惡毒地看著羋月,又看看殿中的嬪妃們,恨恨地道:「總有一天,我會教你們知道,如何才叫什麼都不是!」

3、夫妻重逢,彼此淚如雨下,秦王悔不當初

庸夫人不理殿外眾人,走進承明殿內室,直奔向躺在榻上的秦王駟,叫道:「大王!」

秦王駟看著庸夫人進來,吃力地叫著她的小名:「桑柔……」庸夫人坐到秦王駟的身邊,握住他的手,已經哽咽。兩人對視,朝陽斜照入窗,照見兩人鬢邊縷縷銀絲。

庸夫人忽然含淚笑了。秦王駟道:「你在笑什麼?」

庸夫人道:「我笑當日,也是在這個房間,我們曾戲言,將來老了,白相對,仍然執手……」

秦王駟嘆息:「是啊,我們都老了。」

庸夫人垂淚:「大王,怎麼會弄到如此地步?」

秦王駟道:「桑柔,你還記得嗎,我當日要娶魏氏,你一怒離宮的時候,曾經對我說,我會後悔的。」

庸夫人想到昔日之事,苦澀中又帶著一絲甜蜜,搖了搖頭:「那時候我年少氣盛,胡言亂言,大王不必放在心上。」

秦王駟卻搖了搖頭,道:「你說得對,寡人是後悔了。當時我年少氣盛,急功近利,為了秦國的霸業,辜負了你的情義,讓秦國失去了一個好王后,現在想起來,何其蠢也。」

庸夫人看著他鬢邊叢生的白,心中不忍,勸道:「大王,事情都過去了,我並不怪大王。」

秦王駟卻搖了搖頭,道:「可寡人怪自己。其實如今回頭想想,那一點與魏國聯姻的功利,有與沒有,區別並不大。可是寡人一錯再錯,先娶魏女,後娶楚女,皆是拿王后之位,去換取政治利益,卻不曾想到後繼之事。寡人若能有一賢后輔佐,何至於此啊!」

庸夫人失聲痛哭:「大王,您別說了,是我的錯,是我不應該固執己見,不應該離您而去。大王,有什麼事要臣妾去做的,就說吧。」

秦王駟幽幽一嘆:「不,你沒有錯,唯你固執己見,你如今還是當日的桑柔。不愧是我的桑柔,到今日,依舊與我心有靈犀。」

隨後,秦王就立了一份遺詔交給庸夫人秘密收藏了,那是一份關於未來秦國君王的遺詔。庸夫人有絕對的權力廢黜嬴蕩、重選國君。

這是一份怎樣的信任、多麼沉重的情誼啊?秦王到死才知道:在自己心中,最值得信賴託付的,竟然還是自己的原配妻子。儘管曾經分離,可那份深藏執著的愛,卻長留心中,永難磨滅!

相關焦點

  • 羋月傳:秦王臨死前,為啥只要她的頭髮,而不要羋月和羋姝的?
    羋月傳:秦王臨死前,為啥只要她的頭髮,而不要羋月和羋姝的?電視劇羋月傳中,秦王嬴駟臨死前最後一個召見的人,就是羋月,雖然最終還是得了個「如父如兄」,但他還是將羋月的一縷頭髮揣在了懷裡,帶著所有的想念和眷顧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古人所謂結髮夫妻,他這做法自然就是說明了羋月在他心裡的位置,但其實在原著中,秦王最後見的人,並不是羋月,而是他的原配庸夫人,他留下的也是庸夫人的頭髮,並沒有要羋月的。
  • 羋月傳中秦王到底愛誰 秦王喜歡羋月還是羋姝
    關注石泉的喜怒哀樂,及你我他。期待您的加入!張曉龍導演的羋月傳電視劇中秦王到底愛誰?秦王嬴駟喜歡羋月還是羋姝?信賴不少劇迷們都還弄不清楚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羋月傳電視劇中秦王愛的到底是誰剖析,一起來看看吧!在鄭曉龍導演孫儷劉濤方中信等主演的《羋月傳》播出後,對於電視劇羋月傳中秦王到底愛誰羋月還是羋姝?
  • 羋月傳:難怪羋姝要對羋月置於死地,看秦王臨終之前做了什麼
    導語:如果說,以羋姝的純良仁厚,就算被羋月搶了恩寵,也還能看在姐妹情誼上勉強留羋月一條性命的話,那秦王臨終前的一個舉動可就徹底把羋姝激怒了。羋姝當即在內心裡咬牙發誓:從此,我將與羋月不共戴天!再也不會忍了,只要我掌權,定要把羋月置於死地!
  • 《羋月傳》難怪秦王臨死前要殺了羋月,看看恃寵而驕的羋月有多兇悍?
    導語:電視劇《羋月傳》中的情節是羋月一直深受秦王寵愛,甚至至死不渝。但原著中的情節卻令人大跌眼鏡,秦王不但不再寵愛羋月,而且,臨死之前忌憚羋月的精明與兇悍,唯恐王后羋姝不是她的對手、無法轄制她,曾暗暗囑咐樗里子:自己死後,如果羋月不肯前往封地安分守己,那就果斷地殺了她!
  • 羋月傳:羋姝不明白,讓羋月去伺候秦王,身為男人他為啥不高興?
    羋月傳:羋姝不明白,讓羋月去伺候秦王,身為男人他為啥不高興?如果說羋月傳中最主要表達的,是羋月從一個天真的孩童,最後成長為一位成功的女政治家的一個過程,那麼羋姝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就是羋月的反例,從小,作為的公主的她,有父王母后的寵愛,後來威王去世以後,她的哥哥繼位,既有大王的袒護,又有王兄的照顧,含著金湯勺長大的她,可以說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嫡公主的身份讓她在楚宮之中無人敢欺,而她也在這些人的庇佑下無憂無慮地長大
  • 羋月傳:秦王與羋姝大婚,羋月侍奉在側,樗里子為何笑成一朵花?
    導語:在羋姝與秦王的結婚大典上,羋姝與秦王舉行婚儀。而魏夫人與羋月則分別侍奉在王后羋姝與秦王嬴駟的兩側。羋月負責侍奉秦王,斟酒、遞飯、舉毛巾、淨手等。魏夫人在王后羋姝的身側同等侍奉。羋月想要追查躲在秦宮裡的兇手。羋姝則思謀如何侍奉大王、取悅夫君,又該如何治理後宮、與後宮嬪妃們相處。而魏夫人則嫉恨羋姝後來者居上,以至於自己的後位旁落。秦王自然是欣喜的,除了秦王以外,還有一個人此刻也是精神煥發、神採奕奕,甚至盯著秦王身側的羋月,禁不住樂開了花。這個人便是嬴駟那原本不苟言笑的弟弟樗裡疾。
  • 羋月傳:羋姝要求羋月跪下,你看結局如何反轉的,羋月最後還贏了
    羋月傳:秦國宮中三方奪權,羋姝出言侮辱羋月,誰曾想羋月竟是最後贏家 後宮之中為了王位之爭,可謂是你死我活,羋月傳中,秦國當時在六國之中也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國家,但是自從秦王嬴駟死去秦國就隱隱的不太平。再加上之後嬴蕩由於他人的挑唆,不自量力的想要舉起巨鼎,最後卻因為聚鼎而死。
  • 羋月傳:秦王與羋姝新婚之夜,作為媵妾的羋月為何篤定「白守」?
    然而,孟昭氏和景氏卻勾心鬥角,在洞房門口就爭執起來。孟昭氏和景氏都想守下半夜,因為她們知道:上半夜肯定是王后羋姝的主場,不會有她們什麼事。下半夜,羋姝有可能睏倦乏力,疲於應付,如果此時秦王方興未艾,很有可能就招幸等候在洞房門口的她們。
  • 羋月傳:秦王為什麼不喜歡羋姝?看到她和秦王吃飯的坐姿後,明白了
    看過《羋月傳》的小夥伴都知道,秦王剛開始是有些喜歡的羋姝,但是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羋姝見到秦王的第一眼,便對這個溫文爾雅的男人上了心,當她得知這個男人就是自己所要聯姻的對象後,她欣喜若狂。
  • 羋月傳:在楚國時,羋姝為何處處維護羋月?原因令人難以置信
    在楚國的時候,羋姝對於羋月似乎就已經有著一種特殊的好感,不僅在出現錯誤的時候處處的維護,而且還為了不讓羋月受到任何的委屈,不惜和自己的母后翻臉。就連楚威後也都沒有任何的辦法,但是羋姝為什麼會處處維護著一個母后的眼中釘呢?
  • 羋月傳:原著中秦王深愛羋月,為何臨死之前卻交代樗裡疾,要殺了羋月?
    文/阿聞標題:羋月傳:原著中秦王深愛羋月,為何臨死之前卻交代樗裡疾,要殺了羋月?在羋月傳中秦王嬴駟是非常寵愛羋月的,在商鞅的忌日裡,他選擇帶羋月前去祭拜,在臨死前他選擇羋月來自己床前,交代著羋月若是以後秦朝有需要羋月的地方希望羋月不要推脫,既是信任也是託付。嬴駟可以說是一生為秦國付出,即使殺了商鞅也用了商鞅的變法,讓商鞅做到人亡法不亡,為秦國未來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羋月傳:秦王對羋姝到底有多絕情?不信任還喜新厭舊
    羋月傳:秦王對羋姝到底有多絕情?不信任還喜新厭舊羋姝一個出身高貴出嫁不幸福的女子,她是楚國的嫡公主,一出生便是千嬌百寵的長大,她的不幸源自於她的婚姻,她嫁給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還傻傻以為那便是愛情。秦王一開始對羋姝還是非常不錯的,娶她為王后,讓她把握後宮,不過後來兩人的關係真是一言難盡,其實羋月與羋姝姐妹關係破裂秦王可說是最大的罪魁禍首。當時天下幾個國家都蠢蠢欲動,誰都想要一統天下,楚國和秦國作為最可能一統天下的兩個國家自然少不了戰爭,羋姝是楚國公主,秦國王后她又該如何自處呢?若是幫著母國那便是對丈夫不忠,若幫著秦國那便是不孝。
  • 羋月傳:羋姝懷孕派孟昭氏侍奉秦王,羋月坐不住了,直接來找張儀
    羋姝道:「我知道你心裡在顧忌著什麼……算了,就依你吧。」1、其實,玳瑁心中的顧忌,何嘗不是羋姝、羋月心中的顧忌?羋姝之所以在讓誰侍寢的問題上,對玳瑁的建議「順水推舟」,就是因為她的內心深處也有這樣的顧忌。她是女人,女人的直覺告訴羋姝:「大王對羋月感興趣,而且,興趣頗深。」
  • 羋月傳:難怪羋月掌權後賜死了羋姝,看羋姝挑戰了羋月的什麼底線
    《羋月傳》中的羋姝就曾經碰觸了羋月的底線,以至於令掌權後的羋月始終難以原諒羋姝,並對羋姝痛下殺手。她直接賜給羋姝一條白綾,讓她自行了斷。羋姝無奈,也只好奉命懸梁自盡。這是原著中的情節,符合人之常情,也符合人性。
  • 羋月傳:怪不得秦王臨死前,對羋月動殺心,你看他是咋評價羋月的
    羋月傳:怪不得秦王臨死前,對羋月動殺心,你看他是咋評價羋月的在電視劇中,羋月簡直就是開了掛的人生,無論是面對什麼事,她都能高情商的面對,處理,張儀因和氏璧一事被陷害,是她出面勸說,才解開他心中的芥蒂,義渠之事也是由她出面才擺平的
  • 羋月傳:羋姝寧可安排孟昭氏也不安排羋月侍奉秦王,並非羋月不從
    秦王雖對孟昭氏無感,但基於她是王后的媵女,總得給王后這個面子。因此,也只能勉強接納孟昭氏。在秦王的內心深處,實際上是希望羋月侍寢的,早在楚國看羋月跳祭祀舞時,秦王就已對羋月怦然心動,他希望羋月能真正成為他的女人。那麼,羋姝為何不主動取悅秦王,安排羋月侍寢?真的是因為羋月「不從」嗎?
  • 羋月傳:魏夫人想用先王后遺物給羋姝下馬威,你看羋月是怎麼做的
    羋月傳:魏夫人想用先王后遺物給羋姝下馬威,你看羋月是怎麼做的?後宮之中,權利傾扎。陰毒算計從來都沒有停息過。當時在羋月傳中,當時秦王嬴駟想要與楚國聯盟,因此,選擇以王后之位來迎娶當時楚國的嫡公主羋姝。這正好合了楚國的心意,兩國也是選擇聯姻,而羋姝帶著羋月一行人也是嫁到了秦國,然而這一舉動卻侵犯了當時魏夫人的利益,畢竟她當時作為後宮之首,原以為新王后沒了自己就能成為王后,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嫡子,最後問鼎大王之位,但是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當時魏夫人自然心中十分不忿。
  • 羋月傳:嬴駟去世後,羋姝第一個拿唐夫人開刀,這是因為啥?
    羋月傳:嬴駟去世後,羋姝第一個拿唐夫人開刀,這是因為啥? 在羋月傳中,如果說最主要表達的就是羋月從一個天真的孩童,最後成長為一位成功的女政治家的一個過程,那麼另一個人,其實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就是羋姝,從小,作為的公主的她,有父王母后的寵愛,後來威王去世以後,她的哥哥繼位,既有大王的袒護,又有王兄的照顧,含著金湯勺長大的她,可以說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嫡公主的身份讓她在楚宮之中無人敢欺,而她也在這些人的庇佑下無憂無慮地長大
  • 羋月和羋姝決裂,這並非羋姝一人的錯,從威後之死就可看出端倪
    羋月和羋姝決裂,這並非羋姝一人的錯,從威後之死就可看出端倪 羋月傳中,羋月的母親向氏僅僅是已經被滅國家莒姬的陪嫁罷了,在後宮之中身份十分低微,性情十分怯懦。
  • 羋月傳:秦王臨死之前交代樗里子:我死後殺了羋月,此女是禍患!
    導語:電視劇中《羋月傳》算是一部宮鬥劇,所以,主脈情節主要是以感情線為主線,結局也是如此。秦王在臨死之前,另立一份遺詔,意思是:假如嬴蕩難當大任,那就讓嬴稷來做國君,由羋月輔政。然而,原著中卻並不是這樣做的。原著中,秦王的態度和決斷應該更接近歷史真相、也更合理。一國君王,是不可能因為兒女私情動搖自己江山的。他絕不允許他大秦的江山有朝一日會姓「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