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旅軍體比武,這支連隊奪魁!

2020-12-15 騰訊網

文圖丨何芳明、匡夢凡、周 林

師古山下,獵豹呼嘯

「破紀錄,奪第一」

火熱的軍體運動會

拿下9個科目前三名

建制連武裝五公裡比武第三名

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

這支連隊如何做到?

近日,「西南獵豹」特戰旅舉行第二屆「獵豹杯」軍事體育運動會,300多名尖兵同臺競技。

經過激烈的角逐,某特戰連脫穎而出,官兵們憑藉過硬的素質力壓群雄,斬獲4個第一、1個第二、4個第三,總分位居榜首。

下面,請跟隨強軍哥

一起走進這支過硬的特戰連

01

傳 承

特種兵並非天生就有特殊本領,沒有汗與血的澆灌就無法成為尖刀上的刀尖,沒有嚴格的訓練,就無法練就素質過硬的兵。

連隊榮譽牆上送走了一茬又一茬老兵,迎來一批又一批新鮮血液。每當新兵入連,榮譽牆上的一個個名字、一個個故事就成為了他們前進的方向和超越的目標。

向黨旗宣誓

▲400米接力賽

02

育 人

他們根據戰士性格特點、能力特長、發展方向做好傳幫帶,特戰小隊長為每名戰士量身定做「成才計劃」,讓團隊的力量灌注在每一名官兵身上。

夜間加練

▲咬牙堅持

03

爭 先

評比先進、入黨考學、立功受獎,與兵齡無關,與均衡說不。他們讓軍事標兵站排頭,用評比競賽促動力,在龍虎榜上樹先進……鮮明的導向,讓訓練尖子成為「連隊最受歡迎的人」。

召開軍人大會

04

為 兵

他們堅持把官兵需求放首位,定期組織「官兵心聲交流會」,幫困解難事事有反饋,件件有回音,官兵「輕裝上陣」,訓練熱情愈加高漲。

傷員搬運

下面跟隨強軍哥

認識一下比武場上的特戰尖兵——

「障礙尖兵:鄭傑

軍旅格言:有我在,別人爭第二

如箭離弦,過壕溝、越矮牆、鑽低樁網,身手矯健的他順利的通過每個障礙。比爆發、比韌性,賽場上,他連續打破實裝通過200米障礙」和「400米障礙」旅記錄。

障礙虐他千百遍,他待障礙如初戀。正是靠著一股子拼勁,他將實裝通過200米障礙紀錄刷新為1分10秒。

「蒙眼大王」:孫家發

軍旅格言: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第一時間得知運動會新增「無光條件下輕武器分解與結合」科目,孫家發便利用休息時間加練。無數次的反覆練習,雙手劃破了口子,指甲裂開了一次又一次,在不懈堅持中,他超越自我,戰勝了對手。

「風一樣的男神」李炳奇

軍旅格言:賽場即戰場,今天我們從起點勇敢出發,明天就要在終點成為勝者

5000米跑比拼的是耐力,考驗的是意志,清晨6時30分,晨曦微露,微風拂面,賽場上卻火藥正濃。

在去年的運動會5000米跑項目中他以3秒58的差距獲得了該課目第二名的成績,不服輸的他暗下決心今年的運動會一定要拿到第一名。

即將到達終點,衝刺在最前面的他又一次被反超,最後40米、30米、20米···他咬緊牙關奮起直追,最終以一個身位領先對手,奪得該課目第一名。

「如果挑戰不為第一,青春將毫無意義。」賽後的他說到。

總監製:幹作餘

監  制:張 永

總編輯:孫利波

本期編輯:謝東萌梁益超

來  源:本號原創

刊  期:第 1060期

投稿郵箱:西陸網盤 xlqjh

好文!必須要在看

相關焦點

  • 特戰旅指導員娶了隔壁連隊指導員,夫妻現在都是少校,在家聽誰的
    在某特戰旅這對夫妻的愛情之路並沒有花前月下,卻有常人想像不到的風採,他們原本在不同的連隊擔任指導員,卻因一次跳傘任務結了緣。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對特戰夫妻的愛情故事。在某特戰旅,與李善珊這對夫妻的愛情之路,沒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卻有常人想像不到的風採。起初,他們原本在不同的連隊擔任指導員,卻因一次跳傘任務結了緣。那年,旅裡組織跳傘,李昭與李善珊結成了對子。
  • 軍體教員:靠什麼讓基層戰友信服你
    本以為已經登上了山頂,沒想到這只是再次衝鋒的開始擔任軍體教員一年多,王博正覺得「自我革命」的過程還遠沒有結束。隨著部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軍體教員的崗位應運而生。按規定,營連軍體教員由基層單位副職兼任。而王博正最初申請的,是陸軍某邊防旅教導隊的專職軍體教員崗位。
  • 全旅第一!這支英雄連隊出英雄
    備戰旅「排座次」考核 暨海防勇士比武兩個多月 他們用傳承 在汗水和血水中捍衛連隊榮譽 他們用星夜
  • 敢打敢拼,這支連隊不一般!
    敢打敢拼,這支連隊不一般!戰爭年代,這支連隊受過血與火的洗禮和平時期,面臨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考驗與挑戰連隊官兵凝心聚力,爭創先鋒無論裝備、編制如何變化
  • 新成立特戰旅上千官兵沒一個跟「特戰」沾邊,咋整?
    「戰鬥力生成有周期,但建旅第一天就必須只爭朝夕」比武場上,竟然用借來的器材奪得了冠軍!建旅之初的這個故事被官兵反覆提及:3年前,特戰旅組建不久,集團軍組織狙擊手比武。按比武規則,此項目使用某新型狙擊步槍。
  • 第77集團軍某特戰旅營長沈子階的轉型之路——衝出第二個「亞馬遜」
    沈子階提供身擔重任,老兵不走這些年,每一個走進特戰旅旅史館的新兵,都會被沈子階的故事震撼、感動。每一個赴委內瑞拉參加「獵人集訓」的特種兵,都會在校區主牆上看到「China. Zi jie Shen」的名字。
  • 從「嬌嬌女」到「特戰王」,這群大學生特戰女兵經歷了什麼……
    從「嬌嬌女」到「通信兵」,從「理論迷」到「播火者」,從「專業通」到「特戰王」……她們是第75集團軍某特戰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群體,平均年齡只有22歲。▲第75集團軍某特戰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通過「瘋狂答題」軟體創新理論學習方式,吸引官兵積極參與理論學習。「不學理論坐不住,學不好理論呆不住。」這是女兵郝偉彤的真切感受。
  • 優秀士官長VS軍體骨幹
    本報訊 何志斌、記者周遠報導:前不久,第54集團軍某旅召開2016年度新兵開訓動員大會。與以往不同的是,組織此次動員活動的不是新兵營領導,而是該旅士官長、三級軍士長王令波。據悉,在該旅新兵營擔當「兵教頭」的還有另外5名士官長。
  • 第八十集團軍某特戰旅探索新兵訓練新模式追蹤調查
    第80集團軍某特戰旅舉行儀式,由10名一等功臣為完成入伍訓練的新戰士授槍,激發強軍精武熱情。按照以往慣例,新兵結業考核一結束,連隊就該忙起來了,辦板報、掛燈籠,做好迎接新兵的準備。但聽指導員講,今年新兵不下連了。去年年底,新兵入伍基礎課目考核結束,旅裡結合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著眼特種部隊新兵訓練需求,做出推遲下連的決定,並依託特種訓練營探索特種兵新兵訓練新模式。這則新聞在旅裡產生了不小的反響。
  • 「硬骨頭六連」建設過硬連隊紀實:英雄連隊新傳人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韓 成在第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一場分享新故事、推介新英雄的「青年故事會」,聽得讓人熱血沸騰——全旅10公裡武裝越野比武,原本落後的楊宏衛拼到最後「逆襲」奪魁,越過終點就累倒在地。
  • 解讀英雄連隊的英雄密碼——走進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硬骨頭六連」
    建連78年來,六連先後參加大小戰鬥161次,從未吃過敗仗,1964年、1985年分別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授予「硬骨頭六連」「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是全軍唯一一個兩次被授予榮譽稱號的連隊。  從第1集團軍到第72集團軍,從師到合成旅,在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六連所在單位經歷大規模編制調整,雖然編制變了,但「硬骨頭」作風沒變,六連還是當年那支英雄連隊!
  • 新兵比武奪魁:能做單槓八練習 59個引體向上(圖)
    新兵比武奪魁:能做單槓八練習 59個引體向上(圖) 2015-03-27 10:25: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豔比武場上,你敢於和老兵一決高下,用自己的努力拼搏為裝甲團新兵群體書寫歷史。」這是前不久南京軍區某裝甲團「年度感動團隊十佳人物」頒獎晚會上,頒獎委員會給予江西籍列兵蘭印斌的頒獎辭。  列兵當選感動人物?消息一出,全團譁然。  單薄的身板,一米六幾的個頭,乍一看似乎並不起眼,那麼他憑什麼能夠當選感動人物……難道他瘦小身體裡蘊藏著超凡本領?  人不可貌相!
  • 英雄連隊新傳人
    在第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一場分享新故事、推介新英雄的「青年故事會」,聽得讓人熱血沸騰——全旅10公裡武裝越野比武,原本落後的楊宏衛拼到最後「逆襲」奪魁,越過終點就累倒在地
  • 訓練新模式:新訓結束,特戰旅新兵為何不下連
    第80集團軍某特戰旅舉行儀式,由10名一等功臣為完成入伍訓練的新戰士授槍,激發強軍精武熱情。按照以往慣例,新兵結業考核一結束,連隊就該忙起來了,辦板報、掛燈籠,做好迎接新兵的準備。但聽指導員講,今年新兵不下連了。去年年底,新兵入伍基礎課目考核結束,旅裡結合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著眼特種部隊新兵訓練需求,做出推遲下連的決定,並依託特種訓練營探索特種兵新兵訓練新模式。這則新聞在旅裡產生了不小的反響。
  • 記廣州軍區某集團軍特戰旅連長劉珪
    他是劉珪,一個把當兵當事業,把打仗當專業,時刻準備上戰場的「80後」特戰連長。  軍人最具力量的武器不是槍彈,而是信念和意志  劉珪所在的特戰旅,是解放軍最早組建的一支特種部隊。20多年來,這支有「南國利劍」之稱的英雄部隊,先後有10多名官兵在軍事鬥爭準備和執行任務中犧牲,200多人受傷致殘。
  • 第75集團軍某旅連隊指導員當上首席教練員
    第75集團軍某旅連隊指導員當上首席教練員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陳典宏 黃遠利責任編輯:劉上靖2020-05-31 11:12第75集團軍某旅政治工作幹部在練兵場上展現出的過硬軍事素質,正是這一優良傳統在新時代軍營的生動實踐。解放軍報訊 記者陳典宏、通訊員黃遠利報導:初夏時節,一場場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在第75集團軍某旅火熱開展,上百名訓練尖子榮膺各專業首席教練員。這份武教頭名單上,全旅偵察專業首席教練員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既非機關參謀,又非基層連長,也不是士官骨幹,而是裝甲步兵連代理指導員李英傑。
  • 是什麼魔力,讓曾經「劍拔弩張」的兩個連隊團結一心
    去年,十一連四級軍士長馬瑞峰,被抽中參加陸軍組織的某火力專業比武。然而在步兵崗位上摸爬滾打了13年的馬瑞峰,兩個月前才剛剛轉崗至輕便炮兵崗位。別說參加比武,就連平時的考核,他也不能達到全優標準。「在旅裡,你代表十一連,我代表三連。出了營門,你就代表著咱們的『馬江水英雄連』。」
  • 解放軍報系列報導(下):英雄連隊新傳人
    ■向小陽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韓成在第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一場分享新故事、推介新英雄的「青年故事會」,聽得讓人熱血沸騰——全旅10公裡武裝越野比武,原本落後的楊宏衛拼到最後「逆襲」奪魁,越過終點就累倒在地。
  • 同一場比武,一個特戰營緣何能出3位冠軍?他們有什麼秘訣?
    在剛剛結束的陸軍「特戰奇兵—2018」比武競賽中,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二營3名參賽選手,分別摘得超限狙擊、極限泅渡和應用攀登3個課目的金牌。在這個高手雲集、強強對決的比武擂臺上,一個營緣何能夠走出3位冠軍?他們有什麼秘訣?
  • 揚名國際賽場的「比武冠軍」是一名列兵!
    「原來在那!」演習導調員驚呼,「這偽裝真是天衣無縫。」就要去特戰部隊!」剛開始,陳珂欣並未如願以償地直接被分配到特戰分隊,而是進入了偵察營。在偵察營的日子裡,陳珂欣從未放棄過進入特戰分隊的念頭,他開始玩命訓練。幾個月的時間裡,陳珂欣在訓練中善於思考,觸類旁通。不僅攀登、格鬥等課目樣樣優秀,而且精通各種輕武器射擊,尤其是手槍、步槍,練就了百步穿楊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