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在12月22日召開的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海爾生物醫療總經理劉佔傑博士獲得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劉佔傑博士表示,青島市構建了優質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和一流的營商環境,為海爾生物醫療的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而海爾集團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人單合一』模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從科研工作者轉變為創業者」。
造冰箱「上天入地出洋」
現在的海爾生物醫療已經成為行業頭部企業,但在最開始也經歷過國外對其壟斷技術的封鎖。劉佔傑團隊生產的超低溫冰箱曾採用了美國一家企業生產的專用壓縮機,可就在產品即將上市時,對方卻以懷疑軍用為由拒絕出售這種壓縮機部件。
面對技術封鎖,劉佔傑帶領團隊果斷改變方案,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專用壓縮機所達到的低溫製冷效果,替代了進口產品,並在國際範圍內達到技術領先。這件事讓劉佔傑深刻認識到,只有自主創新,才能真正引領科技。
如今,海爾生物超低溫存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醫療、生物安全,甚至是航空航天領域。海爾生物打造的航天專用冰箱多次搭乘神舟飛船前往外層空間;超低溫冰箱搭乘雪龍號科考船遠赴8000海裡之外的南極;搭乘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到達馬裡亞納海溝的一萬米深處,為我國多項重大科研工程提供技術支持,實現了「上天入地出洋」。
給每袋血辦張身份證
近20年來,中國醫療體系對血液、疫苗、藥品的存儲使用已經有了很大改善,海爾生物也始終致力於通過物聯網手段解決社會民生問題。
在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的指導下,劉佔傑帶領團隊率先推動低溫存儲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開創性地推出以物聯網血液安全管理為代表的綜合解決方案,支持中國臨床用血技術規範升級,引領生物醫療產業變革。所構建的血液網顛覆了傳統單向的集中式實物流轉的供血模式,創新雙向交互的分布式臨床用血模式,讓急救零等待、血液零浪費、信息零距離。藉助無線射頻、智慧晶片等技術,讓每一袋血液都有自己的「標籤」,可實現全流程的血液信息監測和可追溯。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島、長沙等多個城市落地應用,並將逐步推廣至全國1300多家三甲醫院。在青島形成覆蓋整座城市的醫療用血資源網絡。
基於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劉佔傑與團隊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圍繞樣本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藥品及試劑安全以及實驗室安全等,提供全場景物聯網解決方案,為國家構建生物安全體系奠定數位化基石。今年10月30日,海爾生物智慧疫苗網、智慧血液網等四項科研成果同時獲評國際領先水平,在生物安全賽道上,再次搶佔生物醫療科技的制高點。
做創客構建無界生態
「海爾是一個創新創業的開放平臺,會讓具有創新力、自驅力、創業精神的人發揮價值。」劉佔傑說,作為海爾集團創新創業平臺上的一名創客,自身經歷使得他對科技創新有著獨到的理解。科技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它不僅需要創新孵化的機制,更重要的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在與用戶持續共創的過程中實現社會價值,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能夠孵化出更多的新物種。
正如海爾生物物聯網產業園展廳中那棵大樹造型所象徵的——「生生不息的海爾生物」,代表著海爾生物不斷進化的物聯網生物安全雲生態,它根系發達,枝繁葉茂,象徵著科研之路生生不息,不斷圍繞用戶需求,孵化新的物種。未來,海爾生物將不斷聚焦用戶最佳體驗迭代,不斷構建起無界生態,打造全球首個的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品牌。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