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在發展,法律服務怎樣更精準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你問我答】

  提問人: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良坊鎮黨委書記 劉曉飛

  村民利益無小事。為妥善化解村民之間因合同訂立、婚喪嫁娶、遺產繼承、徵地拆遷等產生的各種矛盾糾紛,基層幹部不僅要當「滅火隊」,更要做「暖心人」。在農村,親情與法理常常交織在一起,既要通過法律化解矛盾,也要注意促成家庭和睦。

  近年來,我們鎮田心村根據村級事務的性質、內容和辦理方式,把村務事項分成3類,即通報類、懇談類、表決類,開闢了溝通村情民意的「快速通道」。我們通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從提事、議事、定事、辦事、評事五個環節,讓村民了解、理解,並參與其中。

  為了更好地把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起來,我們還採用了便民信箱、公示欄、電話諮詢等多種形式,為村民提供諮詢、講座、答疑、調解、訴訟等法律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衝突或法律糾紛。今年,我們又以微信、QQ、郵箱等為平臺,探索出「線上接受+線下答覆」的便民法律服務模式,讓村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便捷專業的法律服務。

  探索越來越深入,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了。我感到,隨著村民們生活越來越好,對法治服務水準的要求也「水漲船高」。我們的工作怎樣才能提高質量,力爭永遠比村民需求「快一步」?期待您的點撥。

  答問專家: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渠 瀅

  您說得很對,基層法律服務的供給不應該是單向輸出,而是必須立足於群眾的切實需求,實現基層矛盾和爭議的實質性化解,從而真正打通法律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農村等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完善是有效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的基礎條件,也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政府學習借鑑「楓橋經驗」,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探索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模式。在此基礎上,如何讓法律服務更加精準高效,的確是基層政府面臨的新問題。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更」著手提升。

  更有溫度。基層的矛盾和糾紛大多由瑣事引發,類型複雜多樣,「人情」色彩濃重。當事人的訴求可能並不僅限於解決法律爭議,而是希望化解生活中長期存在的矛盾。這就要求農村法律工作者不僅能解決專業性的法律問題,也要直面糾紛中的情感衝突;不是簡單機械地適用法律,而是以當事人的利益和實際需求為導向,尋求法理與情感的平衡,做到案件處理的合法、合情與合理。

  更有彈性。要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就要以靈活多樣的法律服務方式應對基層社會矛盾的多元化,並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特別是對由家庭矛盾、鄰裡糾紛等引發的案件,可以優先選擇非訴訟矛盾解決方式,在依靠律師解決專業性問題的同時,吸納社會化、非專業化的人民調解組織等不同類型法律服務主體來推動案件調解,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制度靈活、高效、低成本等優勢。同時,由於基層社會處於持續發展變化之中,公共法律服務的內容和側重點也應當與時俱進,及時回應和滿足基層社會不斷提升的公共服務需求。例如,在當下的法治宣傳中,應將近年來比較突出的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問題以及防疫管理制度等作為重點宣講內容。

  更接地氣。當前,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仍有待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依然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基層法律服務的工作重心。與高等院校的法學教育不同,面向基層的法治宣傳要充分考慮基層群眾、特別是村民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法治宣傳並非「陽春白雪」,應當有生活裡的煙火氣息。在面對不同受眾時,法治宣傳的方式和手段也要創新調整。例如,相聲、小品等藝術形式可以成為法律知識的載體,模擬法庭可以更加直觀地幫助基層群眾感受公民的守法義務和法律的神聖威嚴。

相關焦點

  • 南通崇川區:組建法律服務團為企業提供精準法律服務
    中國江蘇網12月19日南通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在全區範圍內推行「首席服務員」服務企業制度,由機關幹部擔任企業「首席服務員」,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全方位、保姆式服務。為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作用,助力全區「首席服務員」更好地服務企業,崇川區司法局選派31名資深優秀律師組建專門法律服務團,為全區「首席服務員」掛鈎企業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法律服務團下設五支法律服務分隊:刑事法律服務分隊、公司法律業務服務分隊、合同與對外投資法律服務分隊、智慧財產權法律服務分隊、企業財稅法律服務分隊。
  • 鳳陽「大數據」精準提供公共法律服務
    今年以來,鳳陽縣注重運用「大數據」精準對接新常態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適銷對路」的公共法律服務。定期採集信息。該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堅持每季度對全縣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司法鑑定等公共法律服務信息進行一次系統搜集、梳理和匯總,以便及時、全面、準確掌握社會需求變化動態,為實施更加科學、更切實際的公共法律服務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專業分析研判。
  • 鄉村振興 | 人發學院印發《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服務鄉村...
    本網訊 4月18日,我校人文與發展學院印發《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四個系列」行動計劃( 2018-2022 年)》,對深入推動學院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系統的部署。計劃包括:總體思路、工作基礎、主要任務、支持與保障四部分內容。
  • ​青島稅務優化服務出實招精準施策助發展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系列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服務「六穩」「六保」大局,青島稅務部門打破傳統納稅服務模式,找準靶心、精準發力,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推進管理創新,以「硬措施」提升「軟實力」,
  • 菖蒲塘村:文明實踐助推鄉村發展
    1月12日,記者剛走進菖蒲塘村,就碰到大學生村官、「金喇叭」宣講志願服務隊隊員向黎黎,他正帶隊參觀村裡的鄉村影院和鳳凰縣精準扶貧展覽館。站在位於村部二樓的展覽館上遠望,在鬱鬱蔥蔥的果園環抱下,乾淨寬敞的村道將一棟棟新樓串聯起來。2018年11月8日,鳳凰縣成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之一。
  •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群眾提供高質低價服務
    認真執業發揮積極作用為打造鄉村旅遊品牌,改善部分群眾居住條件,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石林鎮某村進行招商引資。沒想到,投資方從2019年起始終未按約定向40多戶失去土地的農戶支付土地流轉金。矛盾就像一個「蓄氣池」,隨時有可能「爆炸」,甚至影響了村兩委的換屆選舉。
  • 精準服務,臨清文明實踐入人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發揮先鋒作用,帶頭推進紅色傳承、鄉村文明、移風易俗等活動,推動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用「紅色文化」引領文明實踐。針對寒暑假、周末、重大節日等人流量大的高峰期,在紅色教育基地搭建宣講大舞臺,開展「悅動城鄉·多彩臨清」、中小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做時代新人、「紅色星期天」等活動,打造特色文化陣地。
  • 雲南省基層法律服務改革大潮已來 讓更多優質法律服務資源...
    省司法廳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孫躍文說,為不斷發展基層法律服務隊伍,滿足基層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時隔19年後,我省決定於今年重啟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核准考試,同時明確了司法所與基層法律服務所「以所建所」的改革思路。
  • ...把握階段性特徵 做好精準化服務 在服務中實現行業自身高質量發展
    在疫情防控迎來積極變化之時,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更加精準地發揮律師在依法防控、經濟恢復、糾紛化解和社會引導等方面的專業支撐作用,既是對廣大律師政治能力和服務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各級律師協會政治引領能力和組織服務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
  • 網點脈絡再拓寬 金融服務更精準 —中原銀行鄭州分行「十三五...
    作為本土金融機構,中原銀行鄭州分行緊扣城市發展脈絡,積極支持、推進區域發展騰飛,先後與鄭州市政府、六縣域以及航空港區管委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積極對接區級政府,聚焦區域特色化需求,提供精準服務。截至目前,已為鄭州各區縣(市)累計投放各類資金超1400億元,為把鄭州建設成為「發展高質量、城市高品位、市民高素質」的國家中心城市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 李宗勝:建立農村法律服務常態化機制
    李宗勝:建立農村法律服務常態化機制 2020-05-28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通贏集團:定製諮詢方案 讓服務更精準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對於諮詢服務的時常需求不斷增大,而作為不斷興起的信息諮詢服務行業也逐漸呈現出綜合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近年來,伴隨我國宏觀經濟體量和企業數量的快速增長,使得我國企業的諮詢服務需求也不斷釋放,這為我國諮詢服務行業的穩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 林振文:向社會公眾提供精準智能的公共法律服務 - 司法部新聞發布會
    司法部於5月20日上午9時40分就「中國法律服務網上線一周年」舉行新聞發布會。司法部部長傅政華、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和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局長鄧甲明、司法部信息中心主任林振文擔任發布人,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基層動態」杜爾伯特縣開展「法律進鄉村」暨「鄉村志願行」法治...
    為了進一步深化「法律七進」活動,讓法治宣傳深入農村、貼近百姓,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滿足農村和農民對法律知識的需求,近日,杜爾伯特縣司法局江灣司法所聯合派出所和相關部門一起開展了「法律進鄉村」暨「鄉村志願行」法治宣傳主題活動。
  • 《2020中國新興法律服務業發展報告》重磅發布!掀起一場中國法律服務新基建的探索風暴丨律新社在現場
    而對新興法律服務業而言,我們更樂於發現未知、追逐風口,從「變」中挖掘機遇!科技創新和法治護航是提升綜合國力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關鍵力量。作為二者的融合,新興法律服務業任重道遠,如何用科技和組織創新模式推動新時代的法律服務,建立更加高效的數字法治社會,要求我們全行業去持續求索與追尋。
  • 法有界 AI無邊2020百度營銷貴州法律服務行業發展論壇圓滿舉行
    【2020百度營銷貴州法律服務行業發展論壇】圓滿落幕2020年12月17日客戶籤到12月17日下午,「法有界 AI無邊」2020百度營銷貴州法律服務行業發展論壇在貴陽索菲特酒店舉行,百度渠道銷售發展部整合營銷策劃部負責人王雷先生、貴州省博德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商務總監秦緒先生
  • 市稅務部門成立8支宣講志願服務隊深入鄉村
    記者近日從市稅務局了解到,市稅務部門成立了8支「稅愛未來·鄉村振興」宣講志願服務隊,深入鄉村宣講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稅收優惠政策,為涉農企業發展注入「稅能量」。因為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鄉村振興志願服務隊因地制宜,採用定期電話回訪和不定期上門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安排業務骨幹「一對一」主動服務,定期了解各合作社生產情況,面對面對納稅人進行申報操作輔導。
  • 「國家憲法日」法律與你我「零距離」:生活有「法」才更美
    新華社發你問我答1PART鄉村在發展,法律服務怎樣更精準提問人: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良坊鎮黨委書記 劉曉飛村民利益無小事。農村等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完善是有效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的基礎條件,也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政府學習借鑑「楓橋經驗」,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探索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模式。在此基礎上,如何讓法律服務更加精準高效,的確是基層政府面臨的新問題。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更」著手提升。
  • 海鹽縣司法局「三發力」精準服務民生促和諧
    海鹽縣司法局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全面提升法治宣傳教育質效、公共法律服務水平,著力打造人民調解和諧工程,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服務民生能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在全面提升法治宣傳教育質效上精準發力。部署開展「七五」普法末期督查專項行動,全面總結、提煉「七五」普法工作成功經驗。多形式開展憲法、民法典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等「十進」普法宣傳活動,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法治講座169餘場次,受教育群眾達30.3萬餘人次,發放法治宣傳資料13.5萬餘份。
  • 本溪縣強化陣地意識和服務功能——黨群服務中心也是鄉村振興加油站
    2019年以來,本溪縣黨群服務中心為2053名黨員群眾提供學習培訓、展示交流等活動70次,使「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理念更加彰顯,作用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顯。  縣黨群服務中心緊貼基層黨員群眾實際需求,整合志願者力量,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專項服務。中心還參照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做好黨務工作諮詢、「三會一課」開展等黨建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