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很多人總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子乖巧可愛,安靜地呆著就很萌,惹人喜愛,但是當孩子鬧起來可是威力無窮。
因為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認知行為,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會傷害到人,所以有時候連自己的爸爸媽媽都"下手"。
前段時間有一位寶媽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重傷"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看起來傷勢嚴重,一隻眼睛用紗布層層包紮著,看起來就像一個"獨眼俠",然而誰都不會想到這是一個六七月的寶寶造成的。
據悉,是這位寶媽在帶娃的時候,發現寶寶總是有一個習慣,就是老用手到處亂抓,而當寶媽準備給孩子換衣服的時候,遭到了孩子不情不願的反抗,然後小手在空中胡亂抓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直接伸進了這位媽媽的眼睛裡面。
當時寶媽就感覺到眼睛刺痛,隨機到醫院做了檢查,還好處理及時,才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這位媽媽也是十分感慨,想不到一個小孩子的殺傷力如此驚人。
這位寶媽還自我調侃道:我為你剖腹7層,你卻讓我變"獨眼"。
小寶寶的殺傷力有多強?
小孩子的殺傷力真的很大嗎?
其實,對於六七個月大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開始進入"手部敏感期"的階段了,就是會開始喜歡用手到處抓東西,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會抓到什麼,碰到什麼就抓什麼,所以寶爸寶媽帶娃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被寶寶抓頭髮,抓臉,抓耳朵。
而且,寶寶的殺傷力可是很強的,有不少寶媽表示自己經常會被寶寶踢到、打到,有一些還會被打得鼻青臉腫,甚至還經常性被扣眼珠子,這聽起來就很危險。
看來"手敏感期"的寶寶是惹不得啊!
孩子進入"手部敏感期",家長當注意
那麼,當孩子進入了"手敏感期"的時候,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來減少"受傷"呢?
首先,家長在抱孩子的時候,應該多加防範。知道了孩子會有亂抓東西的習慣的時候,家長在給孩子換衣服,換尿布,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就應該提高警惕,注意孩子的手不要輕易觸碰到自己的眼睛和其他比較敏感,容易受傷的部位。寶媽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其次,家長可以利用一些玩具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手敏感期"的寶寶就是想要用手去感知周圍的事物,這個時候他們習慣抓東西,所以家長可以準備一些適合寶寶玩的玩具,公仔或者玩偶讓他們可以隨時抓到,這樣他們也可以鍛鍊到自己的手部運動能力,同時寶寶也有安全感。
最後,家長還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觸摸到一些危險的物品。"手敏感期"的寶寶是不會分辨抓到的東西是否有危險性的,所以這個階段大人們要注意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置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最好遠離寶寶的身邊,才能保證寶寶在胡抓亂抓的時候不會拿到,誤傷了寶寶。
家長帶娃也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