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高度發達的信息化時代,雲服務滲透進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大到佔地千畝的數據中心,小到微信掃碼啟動的小程序,雲服務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提供著便利。9月9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在武漢重磅發布了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我們也在發布會後第一時間採訪了中國電子云核心管理團隊。
為政企打造的新一代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首先,什麼是中國電子云?與大家熟知的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不同,中國電子云是中國電子推出的專門面向政府機構、公共服務、央企國企用戶的雲服務產品。
為什麼將政企用戶作為主要目標群體呢?對此,中國電子云執行總裁馬勁表示:「在疫情拐點和『新基建』的推動下,雲計算將帶頭開啟中國數字經濟的新篇章,並且政企用戶正在成為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中國電子云執行總裁 馬勁
而中國電子作為國務院認定的以網信產業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正在奮力打造國家網信產業核心能力和組織平臺,自然是最有資格也最有義務來為國內廣大的政企用戶提供這樣的服務的。不過,既然加入到了市場中來,自然是要憑實力來競爭的。那麼中國電子云作為一個後來者,在市場競爭中又有怎樣的優勢呢?
對此,中國電子云副總裁周崇毅這樣認為,首先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專屬公有雲或者說專屬雲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並不是大家認知的傳統公有雲的市場,而是一個才剛剛開始的市場。
今年二月份,工信部提出要以數據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要素,未來要用數據賦能產業經濟的發展。以前的雲主要偏向IaaS,即使提供一些PaaS作為工具,但實際應用也是很少的。而如果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未來在城市、政府或者是更大的行業裡,將數據作為基礎要素,去做一些SaaS級的應用,是有可能的。因此,周崇毅認為「中國電子云現在發布,時間剛剛好。」
PKS體系下的專屬公有雲
在這個「剛剛好」的時間點上,中國電子云其實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得益於中國電子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完整的自主技術鏈條,中國電子云具有得天獨厚的三大優勢。
首先是安全,隨著全球化數字轉型的大潮,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將數據放在了雲端,但隨之而來的雲安全問題也讓人十分苦惱。我們時不時還能在新聞上讀到大型企業遭到網絡攻擊造成數據洩露的消息報導。而此次中國電子云採用了被譽為「中國架構」的「PK」體系(飛騰CPU+麒麟作業系統),並加入「S-Security」立體防護的安全可信鏈,實現了從硬體基礎設施安全到雲外邊界安全、網絡傳輸安全、雲內租戶安全、數據存儲安全、業務訪問全鏈路安全等的可信閉環體系。
其次,中國電子云提出的是「專屬公有雲」。據馬勁介紹,專屬公有雲介於公有雲和私有雲之間。他用中國電子自身舉例:「中國電子有數十家二級公司、數百家三級公司,會像使用公有雲一樣獨立的去開通,獨立申請,獨立計量計費,享受到的是包括像資料庫、大數據、安全等在內的完整的雲邊端全棧服務」。而大型企業、政府出於數據主權的考慮,會自己來建設自己的基礎設施、自己來運營和運維。這樣,專屬公有雲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數據的安全。
最後,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中國電子云也同樣保持開放。硬體上支持x86架構、異構計算架構,軟體上與合作夥伴廣泛適配,兼容商業軟體、開源軟體,從而確保了中國電子云能夠滿足新基建背景下湧現出的大量新興業態和場景應用,也更好地滿足政企用戶的不同需求。
用雲推動城市數字經濟發展
此次,中國電子云將發布會開在了武漢,並且將首批Region開通城市確定在北京和武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推動武漢本地的數字經濟發展。馬勁表示:「武漢是華中產業聚集區,中國電子云將填補武漢雲計算領域的空白,輻射湖北省數字城市建設,為政企數位化轉型帶來更安全、更高效的雲動力。」
這也是中國電子云身上的一個重要使命,據中國電子云副總裁常慧鋒介紹,現代化數字城市是中國電子云最主要的落地場景。中國電子云除了具備IaaS功能之外,在上面有充分的數據中臺、人工智慧中臺的能力,以及基於此的業務平臺,包括社會治理、應急指揮。它們承載的是整個數位化城市的應用生態。
(752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