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金融引活水 民企添活力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金融引活水 民企添活力(經濟聚焦)

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通過加強政銀企對接,盤活企業資產,創新放貸形式,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在金融的有力支撐下,不少企業走出了困境,推動地方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2018年、2019年,內蒙古烏海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兩年居自治區首位。今年1—10月,烏海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高於全區平均水平10.4個百分點,經濟運行情況良好。烏海市市長唐毅表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不斷加強,是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地通過加強政銀企對接,引進融資租賃、私募股權基金等新業態,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為企業「量體裁衣」化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大批有發展後勁的企業走出困境,穩定發展,為地方經濟增長貢獻力量。

政銀企積極對接,化解融資難

一個旅遊景區,用了12年還沒建完,就是因為缺錢。「家裡的房子都被抵押了。」李海濤打趣道,「2008年動工時我35歲,現在奔50歲了,還沒建成。」

李海濤是烏海甘德爾生態旅遊公司董事長。旅遊公司成立十幾年,基本沒盈利。因為公司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項目,就是甘德爾山景區。景區建不成,自然沒收入。

驅車駛向烏海,幾十公裡外就能看到,當地最高峰甘德爾山上,一座近百米高的雕像形建築巍然矗立,2012年主體建築就已完工。景區還有一座33米長的單臂懸挑玻璃廊橋,也是景區的招牌建築。因為缺乏後續資金,設施多年無法向公眾開放,當地人都猜測景區「爛尾」了。其實,只有李海濤最清楚其中的難處。

「去銀行跑了好多趟,銀行總說等景區運營了才能做抵押放貸。可是沒錢建設就沒法運營,談了多少年,就是解不開這個套。」李海濤說,「前前後後投進去6億元,最困難的時候,景區停工兩年。」

烏海市是一座煤城,曾經幾乎各行各業都和煤炭打交道。近年來,旅遊成為烏海市著力培育的經濟新增長點,甘德爾山景區連同不遠處的烏海湖、沙漠、溼地、黃河等旅遊資源被整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是有望改變烏海市產業格局的發展布局。

需要融資的企業不止一家,為了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問題,2019年,烏海市金融辦編制了《重點建設項目融資需求冊》,為企業開展一對一、多對一的專場政銀企對接活動,搭建融資對接平臺。截至目前,共協調貸款70.66億元,得到貸款的9家企業全部是民營企業。

借著政策的紅利,李海濤成功獲得9600萬元銀行貸款,款項到位可算解了他的套。「資金解了難題,開張有盼頭了!」李海濤興奮地說。

多渠道化解風險,盤活企業資產

內蒙古黃河能源科技集團是烏海市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一度是民營500強企業、自治區百強工業企業。企業雖具有完整的循環產業鏈,但也遭遇過發展瓶頸,負債最多時高達70多億元。

「為了升級鋼鐵板塊設備,公司投入了大筆資金,卻恰逢鋼鐵市場走入低迷,2014年底,集團旗下的鋼鐵公司停產。」公司副董事長王瑞回憶,沒想到,這一停就是5年。

2016年,鋼鐵市場逐步回暖,公司期望儘快恢復生產,但設備改造還需要大量資金,企業又欠著大筆外債,根本沒錢更新設備。烏海一些企業與黃河能源一樣,欠債都還不起,哪來的錢擴大生產?經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對此,我們組建債權人委員會,協調銀行通過轉續貸,爭取不抽貸、不壓貸、降低利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幫企業渡難關。」烏海市金融辦副主任王雅瓊說。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化解企業債務,解決企業資金困難。2018年底,烏海市金融辦牽頭,黃河能源將20.32億元轉股不良債權轉讓給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這次債轉股工作的成功推進,標誌著內蒙古首個非上市民營企業成功轉讓不良債權。

2019年9月,停產5年的鋼鐵廠經改造後復產。今年1—8月份累計生產棒材106.4萬噸,同比增長325.61%;生產線材27.5萬噸,同比增長104.14%;實現產值45.56億元,利稅1.67億元。「我們集團的鋼鐵產業徹底盤活了!」王瑞長舒了一口氣。

為幫助更多民營企業紓解流動性困境,烏海市還成立了烏海市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收購、受託經營企業的不良資產,並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公司總經理朱丹介紹,截至目前,已幫助6家企業化解風險,涉及資金總額14.1億元,既穩定了金融市場,也推動了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創新放貸形式,讓小微企業有活錢

車文靜供職的烏海市惠力拓經貿有限公司,是主營農資產品的小微企業。企業的流動資金不多,再加上辦公場所是租賃的,每次備貨都為資金傷腦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車文靜來到烏海市金融超市。

金融超市由烏海市金融辦牽頭成立,主要業務是開展銀企對接。在這裡,國有和地方商業銀行等十幾家金融機構入駐辦公,為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提供金融服務。

郵儲銀行烏海市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產品經理門廣接待了車文靜,了解到企業需求後,很快就為她辦理了200萬元無抵押貸款。「以往我們根據企業的稅務情況和銷售額放貸,現在又把代發工資和銀行流水作為放貸標準。這意味著更多企業能拿到更高額度的無抵押貸款,最高300萬元。」門廣說。

但對內蒙古沙漠傳奇酒業有限公司來說,300萬元也不夠。公司副總經理楊勇告訴記者,企業能夠在冬季的釀酒黃金時間開足馬力生產,多虧了金融超市開展的實物質押業務。「酒廠將112噸原漿白酒抵押給第三方擔保公司,在金融超市的對接下,從銀行獲得了2000萬元貸款。」楊勇說。

實物質押,支持了更多有發展潛力、但缺少流動資金的企業。從生產原料到成品貨物,目前,烏海市質押資產放貸額達到2.32億元,10多家企業從中受益。

「接下來,我們還要有序組織和推動市政府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的融資工作,支持烏海市的傳統產業升級,投產項目達產達效,在建項目早日投產。同時,繼續進園區、入企業,開展專項、特色銀企融資對接會,提高企業貸款獲得率,助力地方經濟保持穩定發展。」王雅瓊說。

相關焦點

  • 滬推「27條」助推民企活力,富邦華一銀行在行動
    就在上月初,上海市政府發布了《關於全面提升民營經濟活力 大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通過「27條」重要舉措助推民企經濟活力,其中包括送出「3個100億」大禮包緩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授信力度;降低「四項成本」,加大對民企的幫扶力度;做好「五個支撐」,提升民企的核心競爭力;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等工作重點。
  • 龍頭骨幹民企 激發經濟活力
    原標題:龍頭骨幹民企 激發經濟活力   廈門市2020-2021年度龍頭骨幹民營企業名單於日前出爐。
  • 青創校園|浙財學子感悉「雙創」活力 走訪創新民企以行促知
    近日,借勢雙創周的餘熱,浙江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百名學子尋訪百家民企」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來到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舉辦地杭州未來科技城。實踐服務團帶隊老師季陳翔向記者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走訪各類民企,為財稅學子的未來發展提供新思路。此次實踐中,團隊尋訪了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翰林光顯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南方夢科技有限公司,期間與各公司的領導人進行深度交流與學習,了解各位優秀創業者的創業經歷和心路歷程,感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與熱情。
  • 深圳資本活力圖譜:上市公司90%是民企,擬IPO數並列第一,偏愛創業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深圳市工業信息化局局長賈興東介紹,目前深圳擁有民營企業197萬戶,創業密度全國第一,深圳本土上市公司中,民企佔比90%。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GDP的四成,納稅六成,就業七成,專利九成。
  • 蘇州中行:出招2億元跨區域開發貸 長三角一體化再添金融活力
    近日,蘇州中行轄屬園區分行向位於示範區內的浙江省嘉善縣「中新智慧園一期工程」提供2億元開發貸,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再添金融活力。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位於示範區內,由嘉善縣國有資產投資公司與中新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首個跨區域合作的重大產業平臺,已被列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 騰訊登頂民企榜首,步步為營的馬化騰,才是反壟斷的「大老虎」?
    騰訊登頂民企榜首,步步為營的馬化騰,才是反壟斷的"大老虎"?國家的經濟發展既需要國企的努力,也需要民企的賦能,這也是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不少的民企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由於我們身處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所以市值排在前列的理所當然的是網際網路公司。而在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當中最為人矚目的無疑就是騰訊和阿里了,因為它們二者可以說是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在近期胡潤研究院公布的中國"民企"500強中,騰訊超越了阿里,登頂了民企的榜首,市值為4.98萬億。
  • ...雷後遺症:深圳兩民企接盤海口聯合農商行 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被退市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12月2日上午,「先鋒系」旗下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海口聯合農商行1.2億股被正式競拍,最終,來自深圳的兩家民企——深商高科實業、國民運力科技集團分別耗資0.955億元各拍下6000萬股,佔海口聯合農商行總股本的10%。
  • 紓困穩經濟 發展添活力
    我市金融系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金融政策措施,加強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強化疫情防控領域金融服務、做好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等,加大信貸投放、讓利實體經濟,同時創新推出抗疫專項貸款產品,多渠道為疫情防控提供資金支持,為企業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注入了強大動力,護航梅州「六穩六保」。
  • 從上海民企100強看上海經濟:上海民企真的弱嗎?
    作為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上海的民企百強有什麼特點? 1、萬科是上海第一民企? 上海萬科收入2233億元,萬科不是深圳的標杆民企嗎?怎麼成了上海第一民企了? 原來這裡的上海萬科,指的並不只是萬科上海地區收入。
  • 民企「嫁入」央企背後:獲大單、增商機,也有幾多困擾
    央企實力+民企活力神州高鐵過去是民營企業,從事軌道交通運維裝備研發、生產、製造,2015年上市以後,看到了未來更大的業務空間在於線路運營,決定進行戰略升級。但受到身份的限制,步子不敢邁得太大、太快。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中國水環境集團於2018年12月正式加入國投集團,成為了中國水環境行業的創新者和領跑者。截至2019年底,水環境治理服務面積近3萬平方公裡,惠及數千萬人口。
  • 「中國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引金融「活水」為民企「解渴」
    為避免民營企業遭遇「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艱難處境,「中國民營經濟大市」福建泉州多渠道引金融「活水」,為民營企業「解渴」。位於泉州石獅市鴻山鎮的福建省鴻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是福建主要的燃煤發電企業。 孫虹 攝王培新告訴記者,一開始,員工未能及時復崗,企業開工受阻。下遊企業也無法及時復工,致使我們沒能及時收到銷售貨款。
  • 青平:基層定向遴選 保持幹部隊伍「一池活水」
    基層定向遴選打破基層幹部發展的瓶頸,同時解決省直機關領導幹部選拔渠道單一、經歷結構同質化等問題,使機關幹部隊伍保持「一池活水」。打破基層幹部的「天花板」。幹部晉升渠道窄一直是制約基層事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直接影響基層幹部工作積極性,難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基層定向遴選給廣大基層幹部吃了一顆「定心丸」,有效激勵基層幹部擔當作為,堅定幹事創業的決心,為基層工作添動力,增活力。
  • 黨建引「活源」,激發基層崗位活力
    作為該局今年重點書記項目之一,江南供電所黨支部充分發揮書記項目的引領作用,將書記項目《可視化崗位勝任能力評價模式》落實到基層,作為激發基層崗位活力的「活源」。   眼盯基層 分析問題根源   「春平,這個表怎麼做成這樣,你以前不是這麼做的啊……」吳為濤書記捧著厚厚一沓資料,一邊翻閱一邊嘮叨著走進客戶服務班。
  • 年內市場併購重組風生水起 1919起併購事件民企佔比61.49%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年內資本市場併購重組風生水起 1919起併購事件民企佔比61.49% 「隨著國企改革的持續深化,其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同時,無疑也為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合作方式
  • 國資委主任郝鵬人民日報撰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國資委主任郝鵬人民日報撰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32億戶,其中,企業4110.9萬戶,個體工商戶8834.8萬戶。
  • 走訪人民日報 尚智逢源全力打造金融服務創新窗口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是報社新聞採編與運營管理的指揮中樞和中控平臺,形成完整的、全方面的新聞信息融合體系。崔金金介紹,在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機制下,進行「跨介質協作,項目制施工」,探索新聞產品的個性化生產。
  • 2020年版山東百強民企來了,青島上榜數量猛增五成
    透過這份榜單更可以看到青島民營經濟過去一年的趨勢性特徵:民營企業的活力正在釋放,規模和質量穩步增長。 1 數量位次雙提升 從往年情況來看,山東民企百強營業收入入圍門檻在100億元以上。
  • 山西民營企業 離胡潤中國民企500強到底有多遠
    今天我們不妨從這個榜單的前十名,和山西九月份發布的山西民企百強榜的前十名做個簡單對比,來看看山西民企到底離胡潤500強有多遠?前十強體量對比中國民企500強是按市值排名的,前十名中,第一名騰訊市值4.98萬億元,第二名阿里巴巴市值4.78萬億元,而第十名的美的集團市值6300億元胡潤 中國民企500強前十名而山西發布的山西民企百強是按營業收入排名的,存在統計口徑的差異,為便於對比,我們也提取山西前十強中已經上市企業的市值出來做一對比
  • 傳統農田變成「活資產」——土地流轉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添活力
    新華社拉薩2月9日電 題:傳統農田變成「活資產」——土地流轉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添活力
  • 廈門出臺系列舉措扶持增強發展信息 民企點讚金融服務
    我市金融機構主動靠前、務實高效的服務和舉措,大大促進了我市民營企業的復工復產。嘉晟集團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作為我市的民營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嘉晟集團已經成為全國外貿綜合服務國家試點企業和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集團在2月10日順利復工,當日復工率達到96.3%。截至3月10日,嘉晟集團已累計出口1664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