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序言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孔子
在當今這個世界格局當中,兩個國家只有友好的相處才能夠走得更遠,簡雍曾說過: 「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形容目前各個國家之間的合作尤為貼切,在現在這個整體和平的大環境之下之下,兩個國家只有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共同促進國內的經濟,才是當務之急.
沒了戰亂的困擾,許多國家為了發展國內的經濟紛紛與其他國家開始合作,雖然有些國家歷史當中曾經有過諸多的不和,不過在利益的驅使下,諸多國家還是進行了合作,希望能給自己國家帶來騰飛,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
02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柬埔寨
與世界超級大國美國所奉行的霸權主義不同,我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實行的便是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這項政策也迎來了很多國家的認可,即便是如今中國經濟水平已經位列世界前沿,依然沒能改變和平共處這一原則,也是個原因,許多國家紛紛開始與我國合作,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號稱巴鐵的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很久以來就一直互幫互助,共同發展.
我國援助巴基斯坦諸多項目,促使著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巴基斯坦也會在關鍵時刻傾盡舉國之力,為我們國家帶來援助物資,從汶川大地震以及最近的疫情便能看出兩國之間深厚的友誼,除了巴鐵以外還有一個國家,也開始加強了與我國之間的合作,甚至為了可以與我國有著更加緊密地聯繫,放棄了歐美一些國家的援助,直接給予我國價值200多億的訂單,這個國家便是柬埔寨。
作為我國的鄰國,柬埔寨一直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雖然很早以前就已經成獨立成為一個國家,不過,在歷史當中這個國家卻一直飽受災難,柬埔寨的人民在炮中頑強奮鬥,最終成功闖下一片天地,不過柬埔寨建國初期的時候,國內的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較為落後,沒有了技術支持的柬埔寨只能優先發展農業,最終也成功幫助國家擺脫了貧困。
03我國與柬埔寨有著深厚的友誼
與我國周邊的其他國家不同,柬埔寨與我國建交60多年以來,一直從未有過大的矛盾出現,我國為了紀念這一來之不易的友誼,在兩國60周年建交之際,曾經還發行了一版紀念版的鈔票,由此可見,我國對這段友誼的認可。對於柬埔寨這個發展中國家,世界各國都曾給予這個國家諸多的幫助,其中日本更是對柬埔寨投入了大量的物資與援助。
不過柬埔寨對於日本更多的只是利益來往,他們深知日本給予他們幫助的目的,只是為了藉助低成本的人力獲得更高的利益,不過中國不同,中國在援助之初就是本著共同發展,幫助柬埔寨更好地走出貧困為目的,因此柬埔寨人民對於中國的印象十分的要好,同時我國也十分珍惜柬埔寨這個朋友。
我國自建國以來一直致力於與各個國家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與其他國家帶有目的性的外交不同,我國十分注重友誼這種東西的存在,雖然這種東西虛無縹緲,不過如果能夠換得兩個國家之間的真心交往,相比於諸多的利益而言,則更為珍重,尤其是我國經濟條件水平發展起來之後,柬埔寨的發展依然十分的落後,我國在看到柬埔寨的困難之後,立即對柬埔寨實施了諸多的基礎設施。
04拒絕美國援助,給我266億大單
給柬埔寨修建了很多的基礎設施,幫助柬埔寨的人民度過當下的困難,尤其是得知柬埔寨人民飲水問題無法得到解決之時,我國立即幫助柬埔寨修築了大量的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幫助柬埔寨人民解決了飲水困難這一問題,使得柬埔寨的人民對中國十分的友好,今年的魔幻開端使得我國陷入了一片焦急之中。
某些國家在看到我國的這一情況之後,紛紛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對待這件事情,與朱熹所說的:「冷眼旁觀;手足俱露;甚可笑也。」如出一轍,柬埔寨在得知我國這一情況之後,迅速集結了大量的物資與醫療設備,第一時間送給了我國,與此可見兩國之間的友誼是很多國家所無法比擬的,也正是這個原因,柬埔寨獲得了第二個巴鐵的美譽,除了這些以外,中國與柬埔寨之間還有一件事情被人們津津樂道。
柬埔寨曾經想要建立一座飛機場,其目的是為了發展國內的經濟,促使柬埔寨與國際之間的交易往來,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美國立刻找到了柬埔寨,給予了柬埔寨大量的優惠條件,只是最後柬埔寨並沒有採納美國的方案,而是直接將這個價值266億的項目交於了我國,我國最終也沒有辜負柬埔寨人民的期盼,幫助柬埔寨修建了七星海國際機場,相信伴隨著機場的建造成功,兩國之間的友誼也必將更加親密。
05和文化必將發揚光大
數千年的文化底蘊,讓中國可以長久屹立於世界舞臺之上,以獨有且神秘的東方文化,贏得了諸多國家的認可,以和為貴,和平共處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古人們相信只有和才能帶來共同的發展,這一文化理念傳承到了現在,也依然被後世所認可,這種和文化自我國建國以來便一直傳承到現在。
即便是當下我國的綜合實力,已經讓世界超級大國美國也不容小覷之時,我國依然沒有恃強凌弱,以一種高姿態去面對那些發展中的諸多國家,而是抱有著感恩之心,給予了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國家,對他們進行援助,促進他們的經濟發展。
我國也一直堅信,只有共同攜手合作共贏,才能夠迎接更美好的未來,這一理念也將一直伴隨著中國,我國也必將憑藉著和文化,在未來的不久屹立於世界之巔。那時候的中國也必將依靠著和文化。讓諸多國家認可這種文化,並且效仿這種文化,促成世界大和平,各個國家也將和平交往。
引用:
《三國殺》《答黃直卿》《論語·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