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乘以0 經典947
上周的7月20日,恰逢人類首次成功登月51周年。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古往今來,人們對月亮總抱以無限的遐想,並將它寄於文學和藝術作品中。
早在18世紀,威尼斯作家卡洛·奧斯瓦爾多·戈爾多尼便和作曲家巴爾達薩雷·加盧皮合作創作了一部名為《月亮上的世界》的喜歌劇。
©Osama Azeem
這齣戲最早是於1750年威尼斯狂歡節期間上演的,亦莊亦諧,現實中帶著些許荒誕,戲劇化地表現了新興中產階級的生活、價值觀和由此產生的各類衝突和矛盾。
主要描述了兩位年輕男子愛上一對姐妹的故事,然而,她們的父親、業餘天文學家布納費德卻棒打鴛鴦,極力排斥。
在久攻不破的僵持下,兩對戀人終於尋思到一個妙計——投其所好,讓老人喝下安眠藥,把他帶到布置成月亮世界模樣的花園裡;老人醒來後以為自己真的飛到月球,開心得不得了。經過一場有趣鬧劇後,老傢伙不得不同意把兩位寶貝女兒嫁給兩個年輕人。
在一片人聲鼎沸中,外太空的探索之旅與愛情的歡樂融為了一體,並以一場三重婚禮結束了全劇。
©Richard Hubert Smith
鑑於這個科幻題材的吸引力,很多藝術家都趨之若鶩。當1777年海頓拜讀完後,也意識到它蘊含的巨大潛力——為之譜曲,並在尼古拉斯·埃斯特哈齊伯爵與瑪麗亞-安娜-維森沃爾夫伯爵夫人的婚禮上演奏。
然而,這部與戈爾多尼劇作同名的歌劇《月亮上的世界》並沒有在慶典上引起人們的好感,其中一位成員甚至斥其為「給民眾和孩子們的鬧劇」,後一度束之高閣。
但無論如何,這部歌劇可視作海頓對月亮的想像,令人心生歡愉。由於歌劇無法上演,海頓索性將其中的序曲挪作《C大調第六十三交響曲》的第一樂章,而埃內斯託的一首詠嘆調「Qualche volta non fa male」也成為他一部彌撒作品中的一曲。
©視覺中國
本周二(7月28日)晚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節目中,英國指揮家喬納森·諾特將執棒親兵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獻演《月亮上的世界》序曲。
說到這個著名的樂團,去年四月剛進行過訪華巡演,樂迷必然不會陌生。當然,「羅曼德」並不是瑞士的某個行政區域,Romande在法語中即為「法語」的意思,瑞士法語區是世界上使用法語的重要地區之一。
瑞士法語雖然與法國的基本相同,但因長期受其它語言的影響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習慣用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由安賽美創立,並擔任首席指揮直至1967年。樂團一直將推廣和演奏當代作品、尤其是瑞士作曲家的作品作為自身重要使命之一,本周節目中我們也能看到他們為此所付諸的行動。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 ©gbnews
而指揮家喬納森·諾特,上海觀眾就更熟悉了。他去年隨羅曼德管弦樂團來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拿出一套包羅德彪西、杜卡等法國作曲家的作品,彰顯樂團的「法系」屬性。早在2015年,他也攜曾經的親兵——德國名團班貝格交響樂團來到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的舞臺,這也是該團在中國戶外音樂會的首秀。
喬納森·諾特 ©BBC
諾特早先在劍橋大學攻讀音樂,後在皇家北方音樂學院學習聲樂和長笛,並在德國法蘭克福和威斯巴登歌劇院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個職業發展軌跡,倒與他所擅長詮釋的作曲家——馬勒,有些相似之處。諾特的很多「高光時刻」,也與馬勒直接相關。在主理班貝格期間,他發起了著名的古斯塔夫·馬勒指揮大賽,挖掘了杜達梅爾、拉哈夫·沙尼等後起之秀,如今他們都在樂界一線被委以重任。
此外,諾特常年來對德國青年愛樂樂團和馬勒青年管弦樂團孜孜不倦地投入,為年輕藝術家指點迷津。2014年,他受邀指揮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演出馬勒《e小調第七交響曲》,儘管這是兩者的初次謀面,卻因藝術上迸發的火花而一拍即合,2017年起,諾特被任命為樂團的藝術總監。
在今年的疫情中,各個廳團紛紛出臺「保持社交距離」的方針,也為此動足了腦筋,給出了創意十足的解決方案,這其中諾特成了當仁不讓的「網紅指揮家」。
在今年6月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音樂會中,他讓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和兩個合唱團以整個音樂廳為舞臺,各自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更特別的是,在7月18日東京交響樂團的一場音樂會上,身為音樂總監的諾特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參加,他預先在家中錄製了所有上演曲目的指揮視頻,並在現場大屏幕上播放,這種非實時且隔空的指揮方式,可謂史無前例。
疫情期間羅曼德管弦樂團的貝九 ©OSR
本周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節目將帶來「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音樂會,其中三場音樂會由諾特執棒,分別為周一、周二和周六。
其實,從海頓的歌劇《月亮上的世界》被埃斯特哈齊家族冷落這件事中,我們就可以藝術作品從萌芽到最終綻放受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影響,要成為「爆款」更是難上加難。很多時候,當遇到真正的知音後,作品的價值才能豁然顯見。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收聽方式:打開收音機,調到FM94.7經典947,或是用手機打開阿基米德APP搜索「947愛樂廳 歐洲現場」,即可收聽。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
7月28日(周二)20:00放送
指揮:喬納森·諾特
大提琴:讓-吉恩·奎拉斯
海頓 歌劇《月亮上的世界》序曲
海頓《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
7月29日(周三)20:00放送
指揮:安德烈斯·波嘉
鋼琴:保羅·劉易斯
莫扎特《降B大調第27鋼琴協奏曲》
布魯克納《A大調第六交響曲》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
7月30日(周四)20:00放送
指揮:萊昂內爾·布林古伊爾
大提琴:楚爾斯·莫克
奧涅格《橄欖球》
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裡姆斯基-科薩科夫 交響組曲《舍赫拉查德》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
7月31日(周五)20:00放送
指揮:伯特蘭·迪·比利
弗蘭克·馬丁《為七個管樂器、定音鼓、
打擊樂和弦樂而作的協奏曲》
理察·杜比儂《海爾維蒂亞II——萊芒湖》(首演)
理查·施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
8月1日(周六)20:00放送
指揮:喬納森·諾特
小提琴:五明佳廉
布裡頓《小提琴協奏曲》
蕭士塔高維奇《c小調第四交響曲》
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2019-2020樂季系列
8月2日(周日)20:00放送
指揮:大野和士
鋼琴:伊莉莎白·萊昂斯卡婭
勃拉姆斯《學院節慶序曲》
貝多芬《G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d小調第七交響曲》
主播/統籌:周婕
編輯製作:周婕、晨曦、小鈴、應玥、馮程、長纓
融媒體:晨曦、應玥
監製:舒強、紅柳
撰文:x0
編輯:應玥
原標題:《海頓的這部歌劇,教你怎麼哄未來的老丈人開心,趕緊學起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