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愈發明顯,所以有很多大學生為了提高找工作時的競爭力而選擇了考研。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現在滿大街都是本科生,研究生都已經不值錢了。其實,這句話錯得很離譜,編者曾在一篇文章裡詳細地介紹了我國的學歷機構。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取得本科學歷的大學畢業生僅佔全國總人口的3%!
本科生尚且如此稀少,更何況是研究生呢?所以,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研究生都是很受社會歡迎的群體。當然,研究生學歷的人在找工作時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學歷的提高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的發展都是一件好事,所以對於研究生的教育國家也尤為重視。在臨近考試之際,教育部就發布了諸多事關每位考生及在讀研究生的新通知,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利好的變化:
一、擴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比例
很多不熟悉考研情況的家長並不知道:研究生其實是分兩大類的,一類是全日制研究生,另一類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每年數百萬的考研大軍中,有超過90%的考生都是準備考取全日制研究生。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同樣都是研究生,但非全日制研究生並不太受歡迎,其實這和社會的需求有很大關係,因為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會要全日制畢業的研究生。雖然教育部已經多次提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同等學力,用人單位不可以歧視,但現實卻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依然處於劣勢。
教育部要求高校擴大非全日制招生比例,其實就是在變相支持,希望更多在職的人通過繼續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實力。總之,這對廣大考生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因為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競爭壓力要小很多。
二、排查學術論文
自從不知「知網是何物的翟天臨」火遍全網後,教育部愈發地重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畢業論文了,對於在畢業論文設計中存在弄虛作假的研究生一律清退處理。
論文是檢驗研究生是否能夠有資格畢業的重要標準,只有對畢業論文嚴格要求,才能引起研究生的足夠重視,在求學期間做到認真做學問、搞研究。
如果說學歷是一塊敲門磚,那麼實力則是階梯,只有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走得更遠、戰得更高!所以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提高論文檢驗標準,對提高研究生的素質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規範高校導師的權利與義務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研究生因不滿導師的不公平對待而反抗的事,目前來看,導師是決定研究生是否能夠順利畢業的關鍵因素,如果在讀研期間和導師的關係相處得不夠融洽,那很可能就會無法順利畢業。
在教育部新發布的通知中,對導師的權利進行了限制,並要求各高校出臺對導師的考核制度,以此來規範導師的行為。同時,教育部明確規定,導師不得威脅學生為自己謀利益,不得侵犯學生的學術著作,更不允許侵害和區別對待學生。
這項通知可以說解決了很多研究生的後顧之憂,讓那些能夠熱愛科研,但不善社交的研究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所以,這也是對學生非常利好的政策。
四、增設專業學位
在教育部最新發布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國家認定的重點領域、空白領域以及科技領域的學科,這就為廣大考生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機會。
寫在最後:
近年來隨著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逐漸增加,競爭壓力也不斷增大,但隨著教育部相繼發布的這些利好政策,又給廣大考生打了一劑強心針。
即使研究生學歷在今後變得很普遍,但研究生學歷的價值依然不容忽視。所以,在臨近考試的這段時間裡,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堅定信念,勇敢地走下去!
隨著相關通知的發布,也有一些人覺得現在研究生越來越不好考了,但我覺得並不是研究生不好考了,而是對於研究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相關通知已經從根源上杜絕了個別研究生混學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