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開始接觸交易之初,總是聽人口若懸河地在說:浮盈加倉、雪球效應、讓利潤奔跑…… 每一個人都相信這是交易的真諦,是天經地義般確定無疑正確的,是想要追求的交易終極目標。
他們發自內心地以為,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在做交易,讓利潤奔跑,看利潤狂奔起來才是真正的盈利交易……
真相卻是:在交易中98%的利潤是無法奔跑的,絕大多數浮盈、利潤因為想去奔跑而最終化作虧損,翻過頭來一看奔跑的不是利潤,只有虧損。
只有1%的贏家可以讓利潤奔跑
交易者一定要記住:在交易中,真相與謊言只是此一時與彼一時。我們必須承認浮盈加倉、雪球效應、讓利潤奔跑是1%贏家所能駕馭的交易手法,交易大師們也是據此來做大盈虧比的。普通交易者與贏家的區別就在於能否辨別「利潤奔跑的條件」,98%的交易者沒有能力甄別奔跑的條件,稍有盈利就頭腦發熱,行情雖已近四面楚歌,還想著讓利潤奔跑。
而贏家是必有通達的坦途才會想到讓利潤奔跑。贏家深諳、懂得交易是靠行情吃飯的,不是靠空談。中國人有句話「欲速而不達」,在交易的世界98%的交易者都是沒有走穩就學跑,結果利潤不但沒有跑起來,自己還摔個鼻青臉腫、頭破血流。
浮盈加倉的方式,很多交易者根本沒有論清楚浮盈加倉的理由,只是盲目看到有盈利就加倉,殊不知二次加倉的關鍵之處,加倉部分多數有盈利需要及時清掉,還有一種就留夠你的波動風險比例盈利,如果有回踩的時候保持二筆加倉不可虧損,不管別人的交易策略有多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一個交易世界裡同一個方式並非四海皆通。還有一種浮虧加倉是同一樣的反推思維。
總之對於個人投資經驗而言,交易三部曲:
一、是否是有交易前的計劃包括一次計劃中虧多少清掉,分幾次購買,你的分析宏觀邏輯是否依據足夠。
二、每次購買後虧損或者浮動盈利你是否有提前設計好的方案。
三、計劃時間多久完成和行情最大分歧點(大周期的買賣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