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郵票發行史上的今天8月6日

2021-02-17 中郵收藏

T66 食用菌

發行時間 1981年8月6日

全套6枚 面值1.08元

(6-1) 4分 銀 耳 562.16萬枚

(6-2) 8分 竹 蓀 1196.16萬枚

(6-3) 8分 猴頭菌 1109.66萬枚

(6-4) 8分 大紅菇 1142.16萬枚

(6-5)10分 香 菇 545.66萬枚

(6-6)70分 雙孢蘑菇 158.66萬枚

郵票規格 31×38.5毫米

郵票版別 影寫版

齒孔度數 11.5度

整張枚數 50枚(10×5)

發 行 量 158.66萬套

郵票設計 潘可明

印 刷 廠 北京郵票廠

最新交易平均價格參考65元

    菌類植物是一大類不含葉綠素的低等異養植物,包括細菌、粘菌、放線菌、真菌等。種類繁多,包括藻狀菌綱、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和半知菌類(不完全菌類)四綱。食用菌屬擔子菌綱者最多,屬子囊菌綱者較少。擔子菌綱主要有蘑菇、香菇、牛肝菌、口蘑、銀耳、木耳、猴頭菌等;子囊菌綱主要有羊肚菌、馬鞭菌、鍾菌等。子實體就是常見的菇、耳等,其形狀有呈傘形、球形、猴頭形等,千姿百態;其色彩有白、黑、綠、藍、黃、紅,絢麗多彩,鮮豔奪目。子實體為食用的主要部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為美味蔬菜,中國很早就作為營養食品或藥物。食用菌性喜溫暖溼潤,多產於溫帶多雨地區。中國野生食用菌資源豐富,目前已知有三百多種,其中不少品種可人工栽培。從文字記載看,三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食用蘑菇了。香菇、黑木耳和草菇的栽培都是中國最先開始的。目前世界各國食用菌生產正向工廠化的方向發展,只有中國和亞洲少數國家是以小型生產為主。

    1981年8月6日,為了展示中國豐富的植物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食用菌》特種郵票,全套6枚。

(6-1)銀 耳

    銀耳也稱「白木耳」。子實體富含膠質,鮮嫩時為白色半透明,乾燥後呈淡黃色或黃色。生於半死或枯死的栓皮櫟、麻櫟、枹等樹上,性喜溫暖、溼潤、通風良好。銀耳是一種高級營養品,燉熟後白色半透明,入口滑膩、鮮嫩。中醫學上以子實體入藥,性平、味甘 ,功能滋陰潤肺,主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等。主要產於中國四川、貴州、湖北、福建等山林地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人工栽培。

(6-2)竹 蓀

    圖案描繪了一根竹蓀的形象。子實體呈筆狀,上端頂著一個鍾狀的菌蓋,顯得十分鮮嫩。竹蓀也稱「僧竺蕈」。夏季生長在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的竹林中。竹蓀的菌蓋表面有惡臭粘液,將臭頭切去,曬乾後有香味。

(6-3)猴頭菌

    圖案是猴頭菌形象。子實體頭的開頭頗像一顆猴子的腦袋,故得名。鮮嫩時呈白色,幹後為淺褐色。寄生於林間樹木上,也可人工栽培。中國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都有生長。猴頭菌可供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6-4)大紅菇

    圖案描繪了一朵大紅菇的形象。色呈朱紅,十分鮮豔。大紅菇產於中國福建省,形似碗碟,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當地人們視為補品,常供產婦食用。

(6-5)香 菇

    圖案描繪了一簇香菇的形象。香菇也稱「香蕈」、「冬菇」。伴蓋表面常呈褐色,菌褶白色。菌柄筒狀或稍扁,呈白色,但基端稍帶紅色或紅褐色。生長於枯死的楓香、栲、枹、櫟、慄、野漆等樹上。不耐高溫,子實體常在立冬後至來春清明前產生。中國自上而下有用人工栽培的。主要產於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山林地帶。香菇味鮮而香,為優良食用菌。

(6-6)雙孢蘑菇

    圖案是一簇雙孢蘑菇形象。雙孢蘑菇也稱「白蘑菇」、「洋蘑菇」。擔子菌綱,傘菌科。菌蓋扁半球形至平展,白色至淡黃色。菌褶幼小時紫色,後變褐色。菌柄上有菌環。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是中國食用菌生產的主要和優良品種。栽培時室內要求通風而不透光,以牛、馬等畜糞和稻草或麥秸作培養基,一般在秋、冬、春栽培為適宜。

2019-17 《中國古代神話(二)》

特種郵票

發行時間 2019年8月6日

全套6枚 面值6.40元

(6-1) 80分 燧人取火 850.17萬枚

(6-2) 80分 伏羲畫卦 850.17萬枚

(6-3)1.20元 神農嘗百草 850.17萬枚

(6-4)1.20元 嫘祖始蠶 850.17萬枚

(6-5)1.20元 倉頡造字 850.17萬枚

(6-6)1.20元 大禹治水 850.17萬枚

郵票規格 30×40毫米

郵票版別 影寫版

齒孔度數 13.5×13度

整張枚數 16枚 (一、二圖各8枚/版;三、四圖各8枚/版;五,六圖各8枚/版)

整張規格 150×210毫米

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防偽油墨 、螢光噴碼

發 行 量 850.17萬套

郵票設計 倪傳婧

責任編輯 幹止戈

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

最新交易平均價格參考元

    夢想是每個人不同的神話,而神話是所有人共同的夢想。

    1987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代神話》郵票一套六枚,展現六則上古神話,時隔32年之後的發行《中國古代神話》(二)郵票。

    全套郵票6枚。

(6-1) 燧人取火

    燧人氏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在《尚書大傳》等著作增補「三皇五帝」中被列為三皇之首,奉為「天皇」,尊稱「燧皇」。

    郵票畫面表現得是燧人氏在啄木鳥的啟發下,掌握鑽木取火的技能,山林之中,鳥獸居散的景象。

(6-2)伏羲畫卦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

    郵票展現的是伏羲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在白龜的啟發下,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

(6-3)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郵票畫面表現得是一次他見赤鳥口中銜種,神農好奇,種下所銜之物,當年就獲得豐收,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的場景。

(6-4) 嫘祖始蠶

    嫘祖,又名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

    郵票畫面展現的是嫘祖帶領民眾種植桑葉,養蠶的場景。

(6-5)倉頡造字

    倉頡,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

    郵票畫面表現的是倉頡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

(6-6)大禹治水

    禹,姓姒,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

    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堯便將鯀處死,命令其子禹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禹為了治水,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三過家門而不入,整天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經過13年治理,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因為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

    郵票印製採用高精度影寫版印製,結合影寫油墨高飽和度的特點,首次使用全真彩螢光油墨,在紫外光下,可以看到黃色油墨發綠色螢光,紅色油墨發紅色螢光,藍色油墨發藍色螢光,展現出五彩繽紛的夢幻效果。

    郵票圖案上線條以變色珠光油墨印製,隨著郵票角度的變換,這些線條也變得光潤而靈動起來。

    郵票的面值和邊飾圖案採用了特亮銀的印製工藝。該套郵票設計和印製展現了中國郵票在弘揚傳統和創新發展之間的融合。

    郵票設計師倪傳婧是一位出生在中國生於廣州,成長於香港,現工作及生活於紐約的一位「90後」插畫師。其插畫主要是以濃鬱的中國風為主,幾乎拿到了插畫領域在美國可以拿到的所有大獎,福布斯最新「30 under 30 」(30位30歲以下)藝術榜榜單上最年輕的得主之一,曾經為聯合國設計《舞蹈日》的系列郵票。

 

(更多信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查看更多「集郵資訊」)

---

相關焦點

  • 中國郵票發行史上的今天--7月11日
    紀89  慶祝蒙古人民革命四十周年發行時間    1961年7月11日全套2枚      面值0.18元(2-1)8分       中蒙友誼    540萬枚(2-2)10分     蒙古中央政府大廈   240萬枚郵票規格    40×30毫米郵票版別    影寫版發行量     240萬套郵票設計   孫傳哲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
  • 新中國2月28日發行的郵票
    J14 臺灣省人民「二、二八」起義三十周年 發行時間 1977年2月28日
  • 新中國十大珍稀郵票,藍軍郵榜上有名
    1953年,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通信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商定,為優待現役軍人免費寄信,由郵電部負責設計印製一套「軍人貼用」郵票,預定1953年8月1日供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戰士寄信使用。當1億多套「軍人貼用」郵票印就,在部分郵票發往大軍區後,有的部隊在使用這套郵票時反映,極易從信封上暴露部隊的番號、駐地、流動情況等,也不便控制使用範圍。
  • 新年大盤點:新中國的三輪生肖郵票
    新中國從1980年起發行生肖郵票,到2015年1月5日即將發行的這款乙未年郵票,第三輪生肖郵票即將收官,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盤點,這些年來郵票上的十二生肖新中國第一輪十二生肖郵票的發行,給廣大集郵者帶來了極大的喜悅,也成為集郵愛好者以及各界人士爭相收藏的珍品。
  • 郵票上的今天 | 12月28日 第一屆全國運動會
    1959年12月28日,我國發行志號為紀72的「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紀念郵票,全套16枚,主圖分別是運動場以及15項比賽項目,這套郵票巧妙使用不同底色,使運動者的形象極有速度感。這套郵票全張直分為兩格,每格5×8,中間形成過橋雙連。
  • 新中國十大珍貴郵票,最貴一張價值上千萬
    同時,郵票也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藝術收藏品,集郵作為人們收藏和投資的途徑,被公認為是增值保值的好選擇之一。今天,為您介紹新中國的十大珍郵,看看您都有收藏嗎?1、全國山河一片紅提到新中國珍郵,不得不提的第一個就是「一片紅」。為紀念和慶祝各省革命委員會成立,郵電部決定於1968年11月25日發行1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面值8分。
  • 【郵票報價】1949年-1967年「特」字頭郵票9月價格播報(老紀特)
    從1949年10月8日,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紀念郵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開始,郵政部門即在郵票的底邊位置註明了郵票的序列號,全套枚數等信息內容,其中紀念郵票使用「紀」字打頭,特種郵票用「特」字打頭,這也是老紀特郵票得名的來由。這種在每枚郵票上加注志號的形式,在世界郵票史上是首創,大大的方便了國外集郵者的收藏和研究,贏得了廣泛的好評。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月12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月12日大事記 2020-01-12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壹號珍郵:帶您探密清代國家郵政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和被低估的解放區珍郵.
    一、清代文物珍郵:清代國家郵政時期發行的第一套郵票。三、品種全:以中國郵票史上的「首次和第一」題材為主題,甄選了清代郵票、民國郵票、解放區郵票、新中國成立初期郵政部門發行的老「紀、特」郵票、普通郵票和中國郵政發行的重大歷史第一題材郵票。四、版式全:新中國第一套膠版、新中國第一套凸版、新中國第一套膠雕套印。雕刻版、影寫版,膠版等不同版別。
  • 這些勞動節發行的郵票你都知道嗎?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21萬6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8小時工作制而舉行的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9月27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9月27日大事記 2019-09-27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分錢的郵票漲到22000元,在周口一樣可以買
    產品簡介:發行於1878年7月(光緒四年)至1888年(光緒九年)。1878年3月23日(光緒四年二月二十日)正式開辦大清海關郵政。大清海關大龍郵票因海關郵政局需要,故設計以「雲龍」為團,面值分別為壹分銀、叄分銀、伍分銀。大清海關大龍郵票是中國郵票發行史上的第一套郵票,也是中國創辦近代郵政的標誌。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2月3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2月3日大事記 2019-12-03 2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1月22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1月22日大事記 2019-11-22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月10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月10日大事記 2020-01-10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中國郵品上的憲法和法律】郵票上的中國審計
    【新中國郵品上的憲法和法律】郵票上的中國審計 2020-12-14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中國普通郵票大全:從普1到普32了,太多經典!!!
    普通郵票是郵票的主要類別。它面值種類齊全,適用於各類郵件貼用。這種郵票發行量大、發售時間長、票幅較小、圖案基本固定,普票色彩不像紀特郵票那麼豐富,普通郵票往往多次印刷,因而有不同版別。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大多數是普通郵票,如英國的黑便士、藍便士,我國的大龍、小龍票等。世界上第一枚普通郵票是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我國第一枚普通郵票是1878年清代發行的大龍郵票。
  • 新中國郵票印樣梗概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的郵票印樣不時出現在集郵市場,價格一路攀升。為梳理郵票印樣的發展情況,本文轉引揚子郵趣的文章(2007年10月),與諸位讀者分享。郵票印樣一般是指在郵票印製之前以雕刻凹版母模或以母模在製版過程中所印製的票樣,除此之外尚有為測試郵票印刷設備性能之試機印樣和以某種需要而試製的模擬郵票印樣。
  • 中國香港2021年郵票發行計劃(7-12月)
    中國香港2021年郵票發行計劃(7月-12月)(一)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二一年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香港郵政特以此為題,發行一套四枚郵票及一張郵票小型張,以資紀念。慶祝活動標識內之56根光芒線寓意中國共產黨奮進之光照耀中華大地。郵票將光芒線延伸,在紅紅的黨旗飄揚下,串連每一枚郵票,分別展示黨領導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實現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目標。
  • 新中國J字郵票:J41M 裡喬內第31屆國際郵票博覽會小型張--北京泉湧軒供稿
    31屆國際郵票博覽會小型張【發行時間】1979年8月25日【郵票規格】140×78毫米【齒孔度數】11×11.5 度【郵票版別】影寫【設 計 者】萬維生【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1979年8月25日,為了參加1979年裡喬內第31屆國際郵票博覽會,發行《裡喬內第31屆國際郵票博覽會》(小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