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炮路亞國際錦標賽於8月3日圓滿落幕,本次比賽見證了很多優秀的選手,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釣手——伊娃,厚積薄發的路亞黑馬——葛斌,有著十八年特種兵生涯的戰術路亞釣手——王海威,還有拿冠軍到手軟的路亞老炮——徐覺非;就讓我們通過「長城皮卡」公眾號上發布的精彩文章共同了解這四位釣手與路亞釣魚間的點點滴滴吧!(以下四篇文章均摘自「長城皮卡」微信公眾號)
徐覺非——一名來自湖北武漢的路亞職業釣手,從接觸路亞釣魚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就如我們平時說的「中毒」,而且極深。
徐覺非剛接觸路亞的時候,國內玩這項水上運動的人還屬鳳毛麟角,經過一步步摸索和一次次嘗試,他從路亞發燒友不斷進階,成功摘取FLW、LTW等11項路亞賽事冠軍。
2006年,徐覺非在泰國旅行時第一次接觸路亞,他對當地人採用路亞假餌的釣法感到非常新鮮,隨即在回國後開始嘗試這一釣法。憑藉著對路亞運動的滿腔熱愛,徐覺非放棄了自己原本經營很好的工程生意,走上了職業釣手的道路,並逐漸在國內外大小賽事中嶄露頭角,實現了角色的轉變。徐覺非並不後悔當初的決定,把自己的愛好做到極致,實現人生價值。
釣魚是一種愛好,也是一種享受,探索和追尋更多魚種和風景,是徐覺非選擇成為職業選手並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之一。他熱衷於參加各種路亞比賽,甚至自費出國參賽。
2017年4月,徐覺非第一次踏足非洲大草原,就遭遇了被黑曼巴蛇偷襲的險情。他一路從辛巴威走到尚比亞,沿著贊比西河往維多利亞瀑布進行探釣。一天,徐覺非正站在樹下乘涼,一位非洲朋友過來神色緊張的對著他連說帶比劃,由於語言不通,徐覺非並沒有聽懂他的意思,突然,這位非洲朋友拉起徐覺非一路狂奔起來,迅速離開了那裡。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棵樹上有一條黑曼巴蛇——一種攻擊性極強的毒蛇,據他說,當時的情形,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有些後怕。
同年秋季,為了探尋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的冷水魚,徐覺非在野外連續探釣,甚至在沒有足夠食物的情況下連續吃了15天的樹葉包米飯。作為一名職業路亞釣手,徐覺非的任務就是不斷發掘新的釣魚水域,以及參加國內外舉辦的路亞比賽。直到現在,一年365天的時間裡,他幾乎有300天都在野外釣魚或者參加比賽,所以也被圈內人戲稱為「野人」。因為熱愛,才會敢於挑戰;因為熱愛,才會全力以赴。徐覺非說,玩路亞絕不是衝著它的光鮮時尚,而是被鍥而不捨、不斷探索進取的精神所折服。
除了敢於挑戰和超越的精神,好的搭檔也是比賽獲勝的另一法寶。2016年,徐覺非和搭檔參加FLW CHINA中國區職業鱸釣大賽,這項賽事在美國已經有十多年歷史,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在第一天的比賽中他和搭檔以4.740kg的成績排名第二,僅落後第一名0.195kg,這樣微弱的差距讓徐覺非看到了希望,在第二天的比賽中,求勝欲爆表的兩人拼足全場,通過與隊友的默契合作,反覆研究戰術與試釣,最終以單日4.640kg,兩天總重9.380kg的成績實現反超,讓徐覺非在最後時刻逆襲翻盤、成功奪冠。
除了人,硬核裝備也是釣手的重要「搭檔」,參加比賽經常需要跋山涉水,因此路亞釣手對車輛性能相當看重,能越野、擅拖拽、敢下水的車輛,才是他能看得上眼的「路亞座駕」。
徐覺非認為,長城炮越野皮卡就是路亞釣手的「量身定製款」座駕,作為全地形量產越野大皮卡,長城炮在本次大賽驚豔路亞圈,在水陸交叉的複雜地形往來穿梭,更能行駛到700mm深的水中放置路亞艇,寬大貨箱還讓各類工具的存放更加有序,功能強大、改裝百變、水陸並用,自然讓冠軍選手一見傾心。
徐覺非的願望就是開著長城炮這樣的大傢伙,發現全世界的淡水魚,探尋和保護瀕危魚種,在驚奇人生中,享受最純粹的快樂。
不止步於眼前,與長城炮一起出發,前往不同的世界,親臨不同的水域,在拋竿收線間體驗「中魚」的喜悅。無論得失、無懼曲折、無畏艱險,為夢出發鑄就冠軍品質,探境超越馭見驚奇人生。
印象中,「小姐姐」們的夏天離不開防曬霜、遮陽傘、空調房,而路亞釣手伊娃的夏天,則總是與驕陽、蟬鳴、路亞竿為伴。確實,在路亞這項戶外運動中,女釣手確實不多見。但別看伊娃身材纖細,論起釣魚,她可是老資格了,可以說是路亞圈當仁不讓的霹靂女嬌娃。
在江西長大的伊娃小時候就會偷拿大人的魚竿去河邊釣魚。4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看到有人在用小鐵片釣魚,而且最後真的收回來一條大魚。這讓她感到非常新奇,也一下子燃起了想要玩一玩的興趣。
一踏進路亞圈,喜歡挑戰的伊娃就深深地愛上了這項運動。雖然驚險,但驚奇也頻頻發生。據她說,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非洲釣虎魚。去往目的地的路上,伊娃就發現沿途的河流渾濁不堪,根本看不清楚狀況,朋友告訴她:「河裡不光有魚,還有兇猛的鱷魚和河馬,在河邊稍有不慎就會有生命危險。」
但伊娃並沒就此退縮,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她來到目的地。天氣並不好,陰沉沉的,空氣中飄著雨絲。那天的行動也像這天氣一樣,幾次拋竿後都一無所獲。就在伊娃準備放棄的時候,她手中的杆有了反應。「來了!」伊娃抑制住想要吶喊的心情,緊緊抓住手中的路亞竿。虎魚被抓時會變得非常好鬥,且帶有強力掠奪的習性。搖輪、集中注意力、保持耐心。記不清過了多久,在來回拉鋸之間,這條大魚終於放棄了掙扎。「那是第一次釣虎魚,不知道它的口什麼樣,也不清楚拉力如何,在未知狀態下釣魚,緊張又刺激。」談到當時的狀況,李嬌記憶猶新。「雖然害怕,但釣到虎魚的那一刻,心情是無法言說的,比買到一個限量版包包可『嗨』多了!」
四年的路亞經歷讓伊娃有了更大的「野心」,開拓新水域,發現更多魚種成為她的新目標。當聽到2020長城炮路亞國際錦標賽將要舉辦的消息,伊娃立刻報了名。「路亞重在找魚,需要主動出擊、不斷去發現機會。」但是,找魚的路並不好走,拖著路亞艇翻山越嶺就像是在進行鐵人三項,對車的動力、耐力和越野力都是很大的考驗。
比賽前,伊娃坦言,她很擔心賽事用車的實力,因為女生的力量相對較小,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往往會感到束手無策。但與長城炮接觸不久後,她的顧慮完全消失了。「長城炮很適合釣魚,動力足,踩下油門的時候能明顯感覺車輛的『內力』起效,讓人很踏實;遇到上坡、碎石、泥濘路段,它的越野能力總能帶給我安全感。」
找魚、拋竿、搖輪、中魚、放流,比賽中的伊娃渾身都散發著一種動感美,不同於其他女生,路亞運動讓伊娃身上多了一份瀟灑與帥氣,而長城炮的出現就像給這位路亞界的霹靂女嬌娃配備了一件趁手的武器,為伊娃未來的路亞徵程提供更多乘風破浪的可能。
日前,2020長城炮路亞國際錦標賽在安徽黃山成功落幕。經過了3天的激烈角逐,冠軍最終被一位來自福建的年輕釣手摘得,他就是一炮而紅的路亞新星——葛斌。
第一次聽說葛斌是在2019年的一次路亞比賽,他與夏利俊組成的冠軍組合創造了這個比賽史上的單日最重成績,即使如此,路亞圈內高手雲集,當時他的名字還是被淹沒在了眾人之中。而在這次的長城炮路亞國際錦標賽中,他猶如一匹黑馬,脫穎而出,以優異的成績一舉奪得冠軍,不僅再次展現了自己不俗的路亞實力,更是讓眾人開始注意到這個年紀輕輕卻有著無限潛力的小夥子。
如今,距他第一次接觸路亞運動已經過去10多年的時間,但葛斌對它的痴迷卻依舊不減,以至於一年中大概有300多天都在玩路亞。「路亞在我看來不單單是一項運動,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的壓力經常讓我覺得煩躁,但每一次拋竿的瞬間都讓我覺得自己的壓力也跟著路亞餌被扔了出去。」葛斌說,剛開始的時候,中國路亞圈的釣手很少,也沒有視頻資料可以學習。他便自己去漁具店裡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路亞裝備,每天下班後都會去江邊練習一會兒。最初的三個月,葛斌雖然一條魚都沒有釣到,但他沒有放棄。「前三個月沒有收穫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什麼,因為比起結果我更加享受的是這個過程。」
抱著這樣的心態,葛斌的路亞半徑也在慢慢擴大。「遇見最美的風景,尋找最稀有的魚種」,成為他最大的樂趣。不過,最美的地方通常人跡罕至,不但路不好走,隨身攜帶的各種裝備也常常把座駕塞得滿滿當當。直到發現長城炮,葛斌感覺心中的「釣魚之門」被再次撞開。
「作為皮卡,長城炮的貨箱特別寬敞,長途路亞需要帶很多的生活用品和裝備,之前開的車總是讓我不得不扔下一些用具,但有長城炮的話,完全不用擔心這些了。除了貨箱大,長城炮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改裝,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大皮卡真的太適合路亞人了」他說,「現在不是流行一個詞叫『國貨之光』嘛,我覺得長城炮就是皮卡圈當之無愧的『國貨之光』。」
一次路亞賽事的冠軍之旅,讓葛斌收穫了新的默契拍檔,相信未來的路亞生涯,有了長城炮的一路陪伴,這位路亞新星會一路馳騁,永不停歇!
「只有拿著武器去戰鬥才有感覺,我的武器不只有狙擊槍,還有路亞竿。」 ——王海威
他,是天生的戰士。16歲抱著一腔熱血參軍,擁有18年的特種兵生涯,曾經在槍林彈雨中守衛國家安全,無數次與死神打過照面。他,是國家特級狙擊手,曾獲得「刺客」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6次,參加各種作戰任務40餘次,海外、境外及維和任務19次。他,就是路亞狙擊手——王海威。
當兵的時候,王海威的武器是狙擊步槍,正所謂長槍一划,即是千米無人區。2004年,王海威和其他11名戰友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保衛任務,與當地反政府武裝軍、恐怖分子展開正面交鋒,其中有9名戰友犧牲在異國他鄉,而他也無數次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右眼上方額頭的一塊傷疤,正是子彈穿透頭盔後留下的,如果彈道再向下一點,後果不堪設想。退伍後,王海威從高度緊張的戰場回歸平常生活,一時間無法適應,失眠、驚夢,讓他總是抱著鋼盔坐在窗邊發呆,一坐就是一天。
為了從陰霾中走出,心理醫生建議他通過釣魚緩解壓力。起初,王海威對醫生的建議抱有疑慮。在他看來,釣魚是個很簡單的「老年運動」,「療效」存疑。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海威看到有人用「鐵片」(路亞餌)釣魚,覺得不可思議。沉睡的好奇心和挑戰欲一下被激發出來,王海威的「鬥志」甦醒了。
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術,他將狙擊手的訓練習慣用到釣魚上,記錄著時間、地點、氣壓、氣溫、風向、風速、中魚深度/位置、裝備等信息的釣魚日記,成了他的「作戰地圖」。王海威發現尋找魚訊像極了潛伏,每一次拋投猶如戰場上的狙殺,和魚鬥智鬥勇就像與敵人兩軍對壘。通過路亞運動,王海威找到了在軍隊中的那份純粹與簡單。
軍人的行動力在路亞項目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在自家的小作坊,王海威喜歡親自動手做木製餌送人,分享屬於路亞人的快樂。為了不做井底之蛙,他去全國各地參加路亞比賽,觀摩其他釣手的操作手法,查閱資料、養魚並觀察習性。
去年他有322天「在路亞」,在好友眼中,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拋開孤僻陰霾。路亞之外,他還發揮自己繩索救援的特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一個公益組織,主要協助山地高角度救援,這也成為他軍人使命感的延續。
因為熱愛路亞運動,王海威的車裡裝滿了釣魚設備,朋友曾笑稱「你的車都不能坐人了」,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也提醒了他:是時候發現更適合路亞的專用座駕了。在得知2020長城炮路亞國際錦標賽舉辦的消息後,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王海威說:「參加比賽,既是想與頂尖對手較量較量,也是想看看自己的『新武器』長城炮夠不夠勁。」
比賽中,駕駛著長城炮在泥濘碎石中左右突圍,在過膝深的水中急速衝鋒,站在貨箱中收穫大魚,這些體驗都是從前不曾有過的;而豐富的智能化配置,也給親近自然帶來更多便利。王海威說:「路亞座駕該有的功能長城炮都有了,這樣的高配『武器』就像一桿趁手的狙擊槍,幫我迅速命中目標。」
親近自然、不斷挑戰、按需索取、適當放流,這是王海威對路亞精神的理解。而開著長城炮徵戰路亞,更讓他找回當初當狙擊手的感覺,長城炮越野皮卡出色的拖拽和涉水性能,就像當年手中緊握的鋼槍一樣堅韌可靠。長城炮,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王海威戰術路亞的絕佳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