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周刊|聽懂體檢報告的話外音

2020-12-14 騰訊網

■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又到年末,不少單位都向員工派發了「福利」——那便是一年一度的體格檢查(以下簡稱體檢)。通過體檢,可以讓身體的各項指標浮出水面,給人們提供了解自我身體狀況的參考。

保持身體健康,定期體檢很重要。然而體檢時該做哪些項目?體檢報告應該怎麼看?部分指標出現升高或降低又提示怎樣的身體信號?海南日報健康融媒欄目《大醫精講》推出第四期《打工人 年底該體檢了》,邀請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專家金紅來為大家支招。

主講名片 金紅 健康管理專家,1982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從事內科臨床工作30餘年,積累了對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診斷治療的豐富臨床經驗。從事健康體檢、健康管理工作10餘年,對健康管理有豐富的專業造詣和實戰經驗。發表國家級論文數十篇。參與國家「863」計劃課題研究並獲獎。

年齡不同,體檢項目也不同

「我覺得一些基礎的項目不能省,比如血壓、血常規、心電圖之類的。其次是一些個人比較看重的項目,比如甲狀腺、螺旋桿菌測試等,都可以選擇在體檢的時候檢查。」直播中,海南日報記者來到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一位正在體檢的唐小姐聊起自己對體檢的認識。

年近60歲的劉先生則認為,除單位提供的體檢套餐外,他還會自己花錢做腦部CT、骨密度檢查、防癌檢查以及餐後血糖檢查等。「體檢結果就是給自己提個醒,如果有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劉先生說。

針對年齡、性別、職業,有哪些需要增加的體檢項目?該怎樣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體檢套餐?面對名目繁多的體檢項目,不少人表示自己經常「一頭霧水」。

金紅介紹,在體檢中,常規體檢不可少。常規體檢項目主要包括:內科、外科、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

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機能越來越退化。除常規檢查外,金紅還建議,不同年齡段,也需要補充相應的體檢項目。比如30歲開始,即使不是肥胖人群,也要關注血糖和血壓的變化。40歲以後,代謝變慢,心血管疾病開始高發,脂肪堆積導致心臟病、糖尿病、腦卒中風風險隨之翻倍。50歲以後,需要做的體檢項目就更多了,例如骨密度、腸癌篩查、心臟檢查等。

「不同性別,檢查項目也不盡相同。」金紅建議,25歲以上女性應做婦科常規檢查、乳腺癌篩檢、宮頸刮片等。男性40歲後,不可忽視前列腺檢查。另有家族病史的體檢者,也應增加篩查頻率。

《大醫精講》第四期直播現場 陳衛東 攝

針對性體檢,讓體檢更有效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感覺身體很健康,需要每年體檢嗎?」金紅表示,即便是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每年一至兩次的體檢也是必不可少的。檢查的重點項目是心、肺、肝、膽、胃等重要器官。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帶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對於已婚婦女,應定期(每年1次)檢查子宮和乳腺,以便早期發現婦女多發的宮頸癌和乳腺癌。從事與有毒有害物質密切接觸工種的職工,還應定期專項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職業病。

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至4個月左右,檢查項目由醫生酌情決定,但每次都應檢查血壓、心電圖、X線胸透和血尿便常規。

對於兒童來說,生長發育檢測、血液檢查、五官科檢查、性器官檢查、骨科檢查等,都能夠很好地幫助發現問題。

繁多的體檢項目,常常讓消費者看花了眼。金紅建議,人們在選擇體檢項目時,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年齡、性別、職業狀況的體檢項目,尤其是有慢性病史、有疾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和體檢專業人員溝通,選擇必要的、個性化的項目組合,最好不要做一些醫學界尚不認可的、特異性低的項目。

醫護人員在為體檢者進行體檢。陳衛東 攝

讀報告不能只看「箭頭」

囊腫、息肉、結節、增生……每次在體檢報告上看到這些字眼,心中難免會有疑問:這是什麼意思,嚴不嚴重,需要怎麼治療?

金紅介紹,在一次體檢中,當檢驗數據高於或低於參考值時,有時有確診價值,有時可能只是一個警訊,我們需要聽懂體檢報告的「話外音」。

有的體檢報告中,也會出現增生、息肉等異常情況。金紅指出,增生可以理解為過度增長,良性的增生大多數不致命;結節的突然變化要注意,不痛不癢、沒有症狀的包塊則更危險。同時小塊的息肉通常不用太擔心,九成的囊腫不會病變。

在體檢結束後,專家會對體檢者的身體進行綜合分析,會有綜合的判斷,而不是單純從一項結果來判定體檢者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另外,金紅還表示,通常體檢報告裡面都會看一個向上的或向下的箭頭,這個都表示指標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但是這個箭頭不能說明什麼大問題,「比如說血脂,它只是一個向上的箭頭,並未超過正常範圍。很有可能是有其他病症,具體就要聽專家的建議。所以說拿到這個體檢報告也不要光看箭頭,一定要諮詢一下相關的專家,做一個綜合評估和指導。」

獲取更多權威健康資訊 關注「兜醫圈兒」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聽懂體檢報告的話外音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健康周刊 | 聽懂體檢報告的話外音
    ■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又到年末,不少單位都向員工派發了「福利」——那便是一年一度的體格檢查(以下簡稱體檢)。通過體檢,可以讓身體的各項指標浮出水面,給人們提供了解自我身體狀況的參考。  保持身體健康,定期體檢很重要。然而體檢時該做哪些項目?體檢報告應該怎麼看?
  • 【郵醫∙體檢須知(九)】看懂體檢報告,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體檢報告查收期,健康問題冒上頭。報告在手看不懂,箭頭上下啥意思?上海郵電醫院體檢中心以質量、服務、發展、創新為常規模式,為受檢單位制定個性化套餐,通過體檢大數據和檢後跟蹤隨訪,滿足體檢客戶自身的不同需求,提供健康體檢、健康諮詢、健康幹預和門診綠色便捷就診通道,及時推送健康指導、拓展精確跟蹤隨訪及後續幹預等服務
  • 小林從業記(三)—讀懂職業健康檢查個體體檢報告結論
    小林從業記(三)—讀懂職業健康檢查個體體檢報告結論 2020-11-0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檢報告上浙裡辦查詢!從業人員健康證明也能查
    在醫院完成體檢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報告,體檢報告出來後,又要跑去拿報告,歷年體檢報告沒保管好找不到了……健康體檢報告查詢功能已上線浙裡辦-國民醫療健康專區-健康體檢欄目,醫院健康體檢電子報告陸續向浙江人開放查詢。
  • 美年健康體檢大數據心血管健康報告發布 這些數據值得關注
    近日,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和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SZ,002044,以下簡稱「美年健康」)聯合發布《健康中國·體檢大數據心血管健康報告》(簡稱《報告》)。大數據分析顯示,我國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流行, 46.16%的體檢人群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20.14%的體檢人群存在靶器官損害或心血管病,不同種類的心血管疾病分布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防控心血管疾病關鍵在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報告》以2018年為觀察周期,以美年健康旗下體檢中心的1560餘萬例成人體檢數據為研究對象。
  • 北京河湖最新「體檢報告」公布:健康!
    據市水務局介紹,北京市水文總站首次正式公開發布《2019年北京市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北京市目前共有425條河流,有水河長達到2600餘公裡,被監測的30個水體全部處於健康和亞健康等級。健康綜合指數在69.25-95.00,處於健康等級的水體22個,佔73%;處於亞健康等級的水體8個,佔27%。
  • 堅守醫者初心 勇擔健康使命 記渭南市第二醫院健康管理(體檢)中心...
    渭南市第二醫院健康管理(體檢)中心醫生馬榮超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在渭南市第二醫院,提起健康管理(體檢)中心醫生馬榮超,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因為他知道,近年來,健康管理(體檢)中心為了提高體檢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完善標準化管理及工作流程、質量控制等,使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都被充分調動起來,使「全力打造市第二醫院健康管理知名品牌」這一目標深深紮根在該中心全體人員心中。如今,這些努力被受檢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除日常的體檢工作外,馬榮超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紙質報告(列印裝訂後的體檢報告)的審核。
  • 體檢報告手機查 河北省人民醫院開啟網際網路+體檢
    原標題:體檢報告手機查 河北省人民醫院開啟網際網路+體檢   近日,河北省人民醫院與康康體檢網達成戰略合作,體檢中心多項體檢套餐正式上線,藉助網際網路+體檢雲平臺服務,開啟網際網路體檢新時代。康康體檢網提供的電子體檢報告解決存儲問題,也將逐步建立起一個國人云健康管理系統,實現健康管理行業體檢服務新理念。
  • 體檢信息、診療記錄、檢查檢驗報告……你的電子健康檔案已上線
    體檢信息、診療記錄、檢查檢驗報告……你的電子健康檔案已上線 2021-01-09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體檢,這些必要的檢查項目要記得,一文學會解讀體檢報告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年底到醫院體檢,做一次一年以來的健康總結,逐漸地納入到很多的年底總結之中。做體檢,會有體檢報告,而體檢報告中總會有一些檢查項目是我們普通民眾所看不懂得,其中哪些數據比較關鍵,哪些數據又其實無關緊要?
  • 健康體檢標準化 蘇州市體檢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成立
    本報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曾妮美 張蔚)近日,蘇州市體檢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成立,蘇州市立醫院北區院長孫康雲當選為該中心主任。「健康體檢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市衛健委副主任陳小康說,如何做好健康管理,提高人民健康體質,是每一位醫務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 浙江所有省級醫院體檢報告查詢上線浙裡辦
    ,體檢報告出來後又要跑一次醫院去拿報告,歷年體檢報告沒保管好,往年體檢報告找不到了……為解決這些問題,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結合「兩卡融合、一網通辦」工作的推進,不斷豐富電子健康醫保卡的功能,在「浙裡辦」國民醫療健康專區新開通了健康體檢報告查詢功能,全省所有省級醫院健康體檢電子報告向老百姓開放查詢。
  • 誰說我不敢看體檢報告 我壓根兒不敢去體檢
    看體檢報告的心情 和查詢高考成績的心情差不多 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在上海工作的「90後」公務員陸可(化名)沒有立刻打開。下班回到家,坐在沙發上,喝幾口水,深吸幾口氣,她才一點一點撕開體檢報告的保密封條。
  • 「赤膊」體檢報告把老太「逼」成了宅女
    林女士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社區的體檢報告「搞的鬼」。  體檢報告不密封隱私洩露  上個周末,周老太所在的社區通知他們去社區衛生站拿體檢報告。一到社區衛生站,她就看到幾個護士拿著體檢報告翻翻看看、說說笑笑,頓時心裡覺得不舒服。
  • 300多萬人的體檢報告顯示:男女最大的健康問題是這8項!
    沒關係 但今天要說的這份「體檢報告」 是大多數人體檢都會出現的8種健康問題 不妨看一看,現在就開始預防
  • 【重要通知】健康生活,幸福成長,從體檢開始!快來美亞做個體檢
    美亞健康集團是一家貫穿「以健康體檢為核心業務,以早癌篩查為特色項目,以優質專業服務為經營之本」健康管理機構,在健康體檢領域穩健發展,已在福建省內先後自建與合作多家連鎖體檢中心,成為全國性的連鎖健康管理機構。
  • 成年人的認慫,是從不敢看體檢報告開始的
    「害怕查出有什麼病」 「只要不看體檢報告我就沒病」 ······ 後來,去醫院做體檢,看完體檢報告很多指數超標,那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我該注意身體了,每當我瘋狂加班的時候,疾病也在瘋狂追我。
  • 美年健康用死亡醫生籤名體檢報告?公司回應:遭遇黑公關,已報警
    與此同時,一篇《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的自媒體文章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這篇註明「作者是美年前員工」的文章,內容讓人震驚。  這篇文章轉述一位在美年工作了4年被解除勞務合同的前員工,對美年健康的描述,主要指出的問題包括:用已經死亡的醫生來籤名體檢報告;醫生不會讀影像,耽誤了病情被及時發現等等。
  • 體檢報告怎麼看?看懂報告前兩頁最關鍵
    看懂體檢報告 前兩頁最關鍵中醫講預防有三種情形: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現代醫學在預防疾病方面也提倡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還有注射疫苗等。二者理念一致,都是在強調預防疾病要趁早,定期體檢、有序就醫。
  • 體檢報告中,哪些指標應重點關注?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9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調查者中,63.6%的人有過害怕看體檢報告的經歷;62.6%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壓力大,怕體檢查出問題;60.9%的受訪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