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大金帝王詞比漢人寫的還溜,一首閒逸風流,一首霸氣非凡

2020-12-23 騰訊網

金朝是我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完顏阿骨打建國到金哀宗自殺,共傳十帝,享國119年。與別的少數民族不同的是,歷代君王都重視並推行漢化政策,並且重用漢人。從「借才異代」 走向了「國朝文派」,很多女真貴族以改漢姓、著漢服為榮,並屢禁不止。它「一變五代、遼季衰陋之俗 」,「大定以後,其文筆雄健,直繼北宋諸賢 」。

金章宗時還出現了有名的文學家趙秉文、楊雲翼、李純甫與元好問等,元好問更是金朝文學集大成者,著有《遺山文集》。他的《論詩絕句》30首,開創了後來論詩的一個重要派別。

不過最有名的還是金帝完顏亮與金章宗,一個霸氣無雙,一個閒逸風流。

完顏璟詞作鑑賞

完顏璟:小字麻達葛,在位十九年,廟號章宗。喜書法、精繪畫,知音律,善屬文,雅尚漢文化。是金朝帝王中漢化最深的文人雅士型的皇帝。在位初期,政治清明,世稱「明昌之治」。

《歸潛志》卷一即稱讚其《宮中》絕句「五雲金碧拱朝霞,樓閣崢嶸帝子家。三十六宮簾盡卷,東風無處不揚花」,謂「真帝王詩也」。

甚至元人燕南芝庵將其與歷史上的唐玄宗、後唐莊宗、南唐後主、宋徽宗並成為「帝王知音者五人」。雖然僅詞存二首,但都玲瓏剔透,筆力非凡。今天我們就欣賞一下他的《蝶戀花·聚骨扇》。

幾股湘江龍骨瘦。

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

金縷小鈿花草鬥。翠條更結同心扣。

金殿珠簾閒永晝。

一握清風,暫喜懷中透。

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

這是一首詠物詞,聚骨扇也叫摺疊扇。

詞的上片,生動地描繪了聚骨扇的形象。

「幾股湘江龍骨瘦。」寫制扇材料,是湘江湘妃竹所造,又以「龍骨」來比喻,不但寫出了聚骨扇的精美與華貴,還暗藏了湘妃的感人情事,又為聚骨扇增添了無邊風韻。一個「瘦」字更是點睛之筆,讓人頓生愛悅之情。

「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寫扇子的式樣,在手中翻轉把玩,張開疊攏,有如湘水起伏,清波蕩漾。

「金縷小鈿花草鬥,翠條更結同心扣。」形容金縷扇面上所繡的花草爭妍鬥豔,扇骨聚頭處宛如同心扣一樣結在一起。仿佛看見一身著華服的湘妃,扣結同心臨風而立。

「金殿珠簾閒永晝。」寫作者於金殿珠簾中閒情偶坐,把扇清玩,表明了作者怡然自樂的心境。

「一握清風,暫喜懷中透。」扇子微搖,清風入懷,能不喜不自勝?

「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正臨風賞花,怡然自樂,忽然遞進了緊急文書,只得暫時把扇子褪入香羅袖中。「輕輕」二字可謂把真情盡現,那種成竹在胸,一切盡在我掌中的帝王豪情躍然紙上。

這首小詞寫的玲瓏剔透,可謂高雅而嫵媚,仿佛是一位華貴脫俗而又玲瓏小巧的美人,脈脈含情,凌波起舞。詞小而蘊豐,讓人回味無窮。

吳梅曾高度評價這首詞:聚骨扇詞,一時絕唱,雖為賦物,而雅煉不苟,自來宸翰,率多俚鄙,似此寡矣。

完顏亮詞作鑑賞

完顏亮生性風流倜儻,荒淫好色。

曾對大臣高懷貞說:「吾有三志,國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 帥師伐遠,執其君長而問罪於前,二也;. 無論親疏,盡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

但是他自幼聰敏好學,漢文化功底甚深,他雅歌儒服,能詩善文,志大才高。他的詩詞雄渾遒勁,氣象恢弘高古,他給人題寫扇面寫「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決定南徵時寫下「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充滿了不為人下的雄霸之氣。特別是他的《念奴嬌·詠雪》詞,氣韻蒼涼,可稱的上是詠雪詩詞中的上乘之作。時人稱他:「一吟一詠,冠絕當時」。連當時的江南文士都不得不嘆服,說:「北地之堅強,絕勝江南之柔弱。」

今天請大家欣賞的是他的《鵲橋仙·待月》: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

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髯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

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相傳柳永《望海潮》詠錢塘之詞遠播,「金主亮聞之,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正隆六年中秋之即,完顏亮符月不至,乃賦此詞。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酒停歌罷專等月亮出現,盼望之切,等待之焦,躍然紙上。

「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熱切的期待化為泡影,月亮被雲遮蔽,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虯髯撚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寫出作者因片雲遮月而引起的憤怒與焦躁,為看月而欲截雲的想像,交待了待月心情的急切。字裡行間也透出股股殺氣,寫出了作者驕橫不可一世的形象。

「一揮載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我要斬斷遮月之雲,去細細地欣賞月中嫦娥的美麗。這句話語意雙關,表面要截雲看月,其實骨子裡卻充滿對南宋的凱覦,殺機頓露。

這首詞用詞樸實,毫無修飾浮誇之語,也不見酸腐與脂粉氣,充滿英豪拔劍問天下的英雄氣概。據史載,此次中秋賞月後不久,完顏亮即起兵攻宋。

總結

金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華一統」的朝代。並推行漢化攻宋的策略。但繁華表象之下,女真漢化卻愈演愈烈。

為了挽救危機,世宗力圖恢復女真文化,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失去了遊牧民族的戰爭優勢。真是成也漢文化,敗也漢文化。可見文化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不過世宗為保存民族文化、維護民族傳統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而歷代君王對漢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兩首最具霸氣的詠月詩,一首兩位帝王合作完成,一首落魄書生寫就
    而古代一位帝王的詠月詩作卻別開生面,大氣磅礴,完全是另一番境界,令人耳目一新。這位帝王就是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帝王寫詩非自趙匡胤開始,劉邦、李世民等都有傳世之作。詩寫得最好的也不會是趙匡胤,至少劉邦的《大風歌》要出名得多。但說到「詠月」詩,可能就非說趙匡胤不可了。
  • 千古帝王詩,一首比一首霸氣,每一個帝王,必有一首傳世霸氣之詩
    帝王睡不著的時候,偶爾靈光乍現,就會寫一首傳世好詩。秦始皇的這首詩名叫《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這首詩可不一般。為什麼要以洛水開篇呢?因為,洛出書,河出圖。伏羲據「河圖」悟出「八卦」, 大禹根據「洛書」創製《洪範九疇》,存於《尚書》。周文王據「洛書」而出《易經》。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還軍途中,經過故鄉沛縣,劉邦寫下這首《大風歌》。雖然文採不足,但是霸氣側漏。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霸氣勁道,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美不勝收,霸氣至極。
  • 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但是,乾隆作品雖多,卻流於平庸,李煜的詞作倒是足以驚豔千古,偏偏書寫的儘是些靡靡之音和亡國之痛,絲毫透露不出帝王之氣。其實,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亦不乏既文採斐然,又霸氣外露,同時還彰顯出九五之尊特有氣魄的帝王詩篇,只是比較小眾,鮮為人知而已。以下,筆者就以年代早晚為序,為大家一一盤點介紹。
  • 蘇軾很自戀的一首詞: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
    他曾說過自己「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風流、帥,果然很自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餘名字。從題目看,這是一首送別詞,是送別友人潘大臨的。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三月。潘大臨將赴省參試。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熟悉蘇軾的人都清楚,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其婉約詞其實數量更多,質量也不錯。其實為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是豪放詞的開創者。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成為了歷史上少見的豪放與婉約兩種風格都能夠並駕齊驅的大家。
  • 乾隆4萬首詩沒人記住一首,此皇帝一生只寫兩首就有一首千年流傳
    乾隆4萬首詩沒人記住一首,此皇帝一生只寫兩首就有一首千年流傳。這個皇帝一生只寫過兩首詩,一首雄邁豪放,一首悽慘悲涼。在人們的印象中,劉邦是個文採遜於武功的馬上皇帝,一個出身於普通農家的青年,靠著三千子弟起家,一路拼殺,滅秦敗項,終於一統天下,開創了傳承二百餘年的大漢(西漢)基業。
  • 李煜「肉麻」的一首詞,寫女子最美的地方,讀完讓人心動
    李煜的命運多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但也是李煜的才華讓世人不僅看到了他,而且他的名氣遠遠超過了其他的皇帝,甚至還因為他的才華而可惜他真的是錯生了帝王家。李煜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詞,這首詞的背景是李煜和佳人幽會時的樣子,寫下來就是為了描寫自己和女子約會時嬌俏可人的樣子。女子美若仙人,為了能夠寫出女子最美的部分,李煜想盡辦法寫下了《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 橫絕古今的幾首豪放詞,最後一首堪稱霸氣!
    眾所周知,宋詞大致分為兩大詞派:其一婉約,其二豪放。婉約詞歷來是詞中正體,自唐末五代到北宋,婉約一直主導著詞壇。而豪放詞的發展卻頗為曲折,也曾受到很多非議。北宋詞壇自範仲淹的《漁家傲》唱出豪放之聲以來,也僅有歐陽修、王安石頗有些繼承,直到蘇東坡橫空出世,大力提倡以詩為詞,拋開音律、拋開豔科戀情,寫下了諸多豪壯之詞,方才開一代豪放之風。
  • 這兩首詩,一首寫南方農耕,一首寫北方農耕
    今日看到兩首詩,一首是描寫南方鄉村四月的農忙場景,一首是描寫北方田家的農事日常。在這個春耕的季節,我們可以從中找找自己家鄉的身影。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王維祖籍山西,是一位地道北方人。這首詩是作者隱居藍田(隸屬陝西西安)時,遊覽渭水兩岸時所作。本詩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陝北農家春夏之交時節的日常農事生活, 田夫荷鋤、牛羊歸巷、麥苗秀麗、蠶眠桑稀這些最普通的畫面中透露著恬淡、寧靜、和諧,令詩人羨慕。
  • 辛棄疾很「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慶賀友人生子,蘇軾寫了一首非常幽默的詞,讀之令人解頤
    李公擇請求蘇軾為自己得子的喜事作一首歌辭。蘇軾想到《笑林》上的一個笑話,說的是晉元帝得了一個兒子,大宴百官,給每個官員賞賜一束帛。其中一個叫殷羨的臣子向元帝謝恩說:「臣等無功受賞。」元帝回道:「生孩子的事豈能讓你有功勞?」於是,蘇軾當即下筆寫下了這首充滿戲謔意味的詞。在座的賓客看了這首詞都笑得東倒西歪。
  • 因一首詞,使自己丟了性命的李煜,究竟寫了什麼讓宋太宗如此震怒
    在中國歷史上,南朝後主李煜可以說是一個相當獨特的皇帝,他沒有治國之才,貪圖享樂,然而卻有非凡的藝術天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精通,尤其是填詞,開婉約詞詞風,被後世稱為「詞帝。」然而這位「詞帝」,後半生的生活可謂悲慘,不但國家被北宋滅掉,自己被俘虜到汴京,而且竟因為一首詞招來了彌天大禍。
  • 史上最經典的兩首《青玉案》,一首前無古人,一首後無來者
    可見從最初取名之際就以決定了它是一首用來吟唱戀情愁緒的詞。兩宋詞人以《青玉案》詞牌填詞者不少,但歷數兩宋詞作,最為經典的《青玉案》則只有兩首,一首便是北宋賀鑄所作:青玉案北宋·賀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
  • 蘇軾調侃友人「一夜風流」寫下一首詞,不料一個玩笑成就一段佳話
    蘇軾調侃友人「一夜風流」寫下一首詞,沒想到一個玩笑造就一段佳話也有些人說蘇軾這只不過都是逢場作戲,在宋朝女子的地位極為低下,尤其是歌女舞女,蘇軾跟宋朝所有的士大夫一樣看待這些女子壓根都沒有付出過真心。其實細心了解過蘇軾詩詞後大伙兒不難發現,容易蘇軾看待這些女子並沒有多珍惜,但最基本的尊重依然有的,他不吝讚揚這些女子,也從來不掩蓋對這些女子的欣賞。
  • 朱敦儒最經典的一首詞,霸氣十足,常人無法企及!
    朱敦儒是兩宋詞史上能夠比較完整地在詞中抒情言志的詞人,這對於當時有著明顯功能區分的詩詞(詞多言情,詩多言志和敘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後來的辛棄疾。辛棄疾《念奴嬌》詞就明確說過是「效朱希真體」。《鷓鴣天·西都作》便是朱敦儒的一首主抒情言志的經典詞作。靖康年間,宋欽宗曾想要召朱敦儒到京師為官,但因朱敦儒鄙棄世俗和權貴,便拒絕了。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蘇東坡睡了個懶覺,還特地寫一首詞,卻成為千古名作
    這句話其實概括了蘇東坡對宋詞的三大改革:「傾宕磊落」、「天地奇觀」是指其首倡豪放詞,多以壯語入詞,開豪放詞先河。而「如詩如文」則是指兩方面:一則以詩為詞,突破宋詞語言和表現手法上的束縛和音樂對詞體的制約。
  • 結婚之後,納蘭性德寫了一首詞,誇讚愛妻美貌,深情好似情書
    不吝筆墨,傾情讚譽今天要介紹這一首《沅溪紗》是納蘭性德不多的語意輕鬆之詞。這一首佳作將對妻子的迷戀和誇讚全部融入其中,從詞中我們欣賞到一個月光一樣美好的女子,這難藏的愛慕之情從字句中流淌而出。現在讀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