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採大力神丨半島記者探訪老阿爾巴特大街,藝術氣息處處惹人醉

2021-01-09 半島都市報

俄羅斯現代作家阿納託利·納烏莫維奇·雷巴科夫有一篇著名作品——《阿爾巴特街的兒女們》,書裡講述了莫斯科阿爾巴特大街的故事。趁著世界盃的熱度,記者也專程走訪了這條擁有500多年歷史的俄羅斯「王府井」,說這裡是全俄羅斯最有藝術氣息的一條街,一點也不為過。在這裡你可以邂逅畫家,和音樂人談談人生,越過歷史長河和文化名人交流,也可以喝上一杯純粹的俄式咖啡,思考自己的人生。

體驗藝術的天堂

在莫斯科你最不能錯過的兩個地方,一個是紅場,另一個就是老阿爾巴特大街。這條始建於1493年的大街雖然只有1公裡左右長,但是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記錄著這個城市的點點滴滴。

當地時間25日上午,記者來到老阿爾巴特大街,一轉過彎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藝術氣息。整條阿爾巴特大街全部用方塊石磚鋪成,大約只有十米來寬,這裡卻是藝術家的殿堂。在大街上一眼望去,估計至少有四五十位畫家徘徊在這裡,有的主攻肖像畫,展出自己畫的瑪麗蓮·夢露、邱吉爾、莫奈等人物肖像,只要肯花上200盧布,畫家也可以給遊客現場作畫,在阿爾巴特大街留下一張肖像畫,或許比拍一張照片更有意義。除了肖像畫,油畫也是這裡的主角,不少畫家在馬路中間搭一個臨時的棚子,展出自己的油畫作品,有抽象派,有寫實派,也有自由狂野派,當俄羅斯廣袤大地的自然風光被畫家框進畫框,每一幅畫都在述說著畫家的不同情感。「這是西伯利亞的冬天,太陽剛升起的那一剎,為了畫這幅畫我在西伯利亞的小山上守了七天。這裡的每一幅畫我都能講出它們的故事,只要你有時間,我非常願意講給你聽。」畫家洛斯託夫告訴記者,在這裡擺攤並不是為了賣畫為生,更多時候也是因為這裡藝術氣息濃厚,人流量大,能夠讓來來往往的遊客欣賞自己的作品,豎起大拇指,那種成就感比掙錢更重要。

除了各式各樣的畫作,書攤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即便是電子閱讀衝擊之下,俄羅斯人的讀書傳統也沒丟棄,在地鐵上,馬路邊長椅上都能見到拿著書本閱讀的人。這裡的書攤也自然吸引了不少人,買書自然是主題,但是圍在書攤旁讀書不買攤主也不會把你趕走,在文學和藝術氣息濃鬱的大街上,渴求知識永遠受到鼓勵。

尋找名人的痕跡

莫斯科有兩條阿爾巴特大街,新阿爾巴特大街是一派現代科技的模樣,卻永遠沒有老阿爾巴特大街人流量大,這裡除了風格迥異的畫家、藝術家,建築風格也自成一派。走在莫斯科繁華的現代街道上適合聽搖滾爵士,到老阿爾巴特大街就應該換成小提琴協奏曲。這裡完好的保存著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有種浪漫和童話的美感,讓人感覺戰鬥民族也有鐵血柔情的一面。而之所以很多房子被很好地保存下來,是因為阿爾巴特大街本身就是名人的聚居地。

在阿爾巴特大街的一端,坐落著普希金故居,全俄最著名的詩人婚後曾經在阿爾巴特大街居住,如今這座藍色小樓已經成為博物館,詩人和妻子攜手的雕像成為阿爾巴特大街的標誌。據說沙俄時期女王也曾到訪這條大街,至今阿爾巴特大街還保留著女王雕像,這尊雕像也很前衛,整個雕像是鎏金鍛造,上面赤裸上身,穿著短裙和高跟鞋的女王很挺拔地端坐在王位上,威嚴而又不失時尚。即便是街邊一些看上去有些老舊的建築,也大有來頭。據附近居民介紹,這條大街上住過的名人不計其數,中國比較熟悉的文學家列夫·託爾斯泰,小說家果戈裡,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加加林,美術家薩佛拉索夫,音樂家斯克裡亞賓,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全部曾經安家在此,那個年代能在阿爾巴特大街上住上一段時間是名門望族的時尚。時至今日,我們還能在門楣上發現房主的名字。

有這麼多名人的痕跡,加上現代藝術氣息,我們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阿爾巴特大街被稱作是「世界十大步行街之一」了。

感受現代音樂魅力

阿爾巴特大街是莫斯科500年歷史的濃縮,在這裡有老字號餐廳,有名人故居,有博物館,有老劇場,同時這裡也是現代藝術家的秀場。行走在阿爾巴特大街上,基本上每隔一百米就能見到一位彈唱或者跳街舞的藝術家。其中有年輕的音樂學院學生架起架子鼓,赤裸上身邊打鼓邊晃動著頭髮;有俄羅斯選秀節目出來的小有名氣的參賽選手,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流行歌曲,優美的歌聲讓遊客們紛紛駐足觀賞;有七旬老者踩著節拍器彈唱蘇聯時期經典歌曲,用抑揚頓挫的《喀秋莎》引發遊客們的共鳴,不少遊客儘管不會說俄語,也跟著老人哼起曲調;還有老婦人彈著說不出名字的俄羅斯民族樂器,用美聲唱法點綴著這條街道,喝一杯咖啡,看著鴿子在腳邊走來走去,再配上這悠揚的歌聲,

這大概是異國他鄉最輕鬆愜意的休閒方式了。

記者在阿爾巴特大街上還有幸看到了喜劇結合街舞的表演,三個年輕小夥低音炮一放開,輪番用街舞轟炸大家的視覺神經,這個大風車連著託馬斯惹來一片歡呼,那邊女扮男裝妖嬈身姿讓觀眾們忍俊不禁,三人還把街舞中加入了不少幽默元素,時不時讓觀眾開懷大笑。或許語言障礙之下,他們用嘴說段子我們聽不懂,但是用肢體語言表達一切都一目了然。旁邊一位中國觀眾感嘆說:「藝術真的是無國界的」!

這裡的現代元素還不止於此,呼嘯而過的巨大哈雷摩託十分搶眼,那是沙特的「土豪」來看世界盃,為了拉風專程從沙特空運過來的,巨大的引擎聲音讓人無法不被吸引。還有身披各國國旗的球迷遊客,給這條藝術大街增添了些許異域風情,不足一公裡的大街走走停停整整看了一個多小時,這或許能從側面證明阿爾巴特大街的魅力了!

文/圖 半島客戶端特派記者 邢成博

相關焦點

  • 探訪世界著名老阿爾巴特大街 藝術氣息處處惹人醉
    視頻:俄羅斯球迷齊聚莫斯科球迷廣場看球,時長約11秒文/圖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邢成博俄羅斯現代作家阿納託利·納烏莫維奇·雷巴科夫有一篇著名作品——《阿爾巴特街的兒女們》,書裡講述了莫斯科阿爾巴特大街的故事。
  • 阿爾巴特大街——阿爾巴特區的「心臟」
    阿爾巴特大街是莫斯科的象徵之一,位於市中心的一條步行街。有販賣舊書的,有販賣果醬、飲料、冰淇淋的、有販賣套娃、琥珀等工藝品的、有販賣皮草的,各個精品店一家接一家、鱗次櫛比,讓人目不暇接。著名的詩人普希金就是從1830年開始居住在這條老阿爾巴特街上。除了普希金外,託爾斯泰、加加林等人的家族也都曾落戶於此。關於阿爾巴特街的記載最早見於1493年關於一場大火的記載。阿爾巴特大街全長不足1公裡,在莫斯科的街道中既比不上高爾基大街的繁華,也不如列寧大道那樣寬闊,但那方石砌就的道路兩邊裝飾著圓形玻璃燈罩的街燈,將阿爾巴特大街裝點得既典雅古樸,又洋溢著詩意。
  • 阿爾巴特大街——莫斯科現存的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阿爾巴特大街是一條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歷史中心區的大道,長一公裡,根據記載,這條大街自15世紀開始就已經存在了,為莫斯科現存的最古老的街道之一。「阿爾巴特」在俄語中是板車的意思,因為500年前初建時這裡是阿拉伯商人聚集的市場,他們經常用板車裝載貨物,故而得名。
  • 隨筆:阿爾巴特大街的吟唱詩人
    上午,我來到了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條大街遊覽。這條大街是被當地人譽為「莫斯科心靈」的阿爾巴特大街。這條集商業和文化於一體的大街,始建於公元15世紀,500多年來,諸多文化名人如作家列夫 . 託爾斯泰、果戈理、美術家薩弗拉索夫、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等人都曾在這裡居住過。現在,保留在大街上的雕像有兩處。
  • 博採大力神丨球迷ID護身,40秒妥妥入境
    半島客戶端特派記者 邢成博6月11日,半島記者從北京出發,經歷了七個半小時的飛行之後於北京時間21:00安全抵達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正式進入了世界盃時間。記者所乘坐的俄羅斯航空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在飛機平穩降落之後機上所有成員都要鼓掌,以示對機場以及全體機組人員將乘客平安送達的感謝。記者也因此體驗了一次俄式飛行感謝。下了飛機以後,機場內各種關於世界盃的標誌就映入眼帘,還沒出海關的地方,每個柱子上都貼著世界盃吉祥物扎比瓦卡的照片,還有巨幅廣告宣傳著俄羅斯世界盃。
  • 阿爾巴特大街上的中國文化之窗
    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中國主題書店——尚斯博庫書店裡,俄羅斯人阿列克謝·葉夫捷耶夫跟記者一說起中國和習近平主席,就關不上話匣子,「習近平主席很睿智,富有才華,是我們俄羅斯的老朋友!歡迎習近平主席來俄羅斯!」   7月3日,習近平主席抵達莫斯科,開始了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他的到來,為遲遲還未入夏的俄羅斯帶來了一股「中國熱潮」,席捲了從高層往來到民間交流的方方面面。
  • 外媒記者漫步哈爾濱中央大街 「醉」美「東方莫斯科」
    杜拜中阿衛視新聞中心記者康恩中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邊吃馬迭爾冰棍邊說。1月6日,參加2020「感知冰城」外媒聚焦哈爾濱大型採訪活動的外媒記者們來到了哈爾濱中央大街,跟著工作人員細數這條「百年老街」的歷史故事。
  • 【半島華府】家木白有序 處處暗藏收納和驚喜 平層 115平米 北歐
    昆明二十四城設計·景 LR·DESIGN 昆明 首席設計師:關陽 樓盤名稱:半島華府 住宅面積:115平米
  • 俄羅斯的王府井——老阿爾巴特大街
    大街十米左右寬,八九百米長。它是莫斯科最富盛名的商業街,它對俄羅斯人的意義相當於我們的「西單」和「王府井」。有趣的步行街,隨處可見的街頭藝人還有一片塗鴉牆,我稱之為莫斯科的「列儂牆」。相比聖彼得堡,莫斯科顯得更加現代與嘈雜。
  • 夜遊記·南陽丨原生山水美如畫,遠古南召惹人醉,夢幻星空點燃南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春 通訊員 廖濤 汪廷潤「今年受疫情影響,出去轉了半個月也沒找到活幹,正愁著在家閒著一家老小可咋辦,鄉裡和五朵山旅遊公司在這兒搞了個夜市,幫我弄了個小攤,比以往出去打工賺的還多。」
  • 阿爾巴特是莫斯科一條老街,與琉璃廠相似又不同,普希金曾在此居住
    阿爾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紀念館。阿爾巴特街是莫斯科一條古老的步行街,緊鄰莫斯科河,相傳是由早年的阿拉伯商隊在此聚集而成,「阿爾巴特」就是由載貨板車的俄語發音而來。行走其間,我常常把它與北京的琉璃廠相比較,同樣是一條具有文化氣息的街,兩者給人的感覺卻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倒不是因為兩國的文化背景原本就不同,而是比起琉璃廠的靜雅風格來,阿爾巴特街更容易給人以動感的活力和情緒的張揚,它會感染你,不由自主地與它融合在一起。
  • 光影交錯的鴛鴦樓,處處透出舊時光的氣息
    南國早報記者 鄒財麟 攝這裡兩棟樓每一個單元共用一個樓梯,兩棟樓大門相對,樓梯視野開闊,遙相呼應,故得名「鴛鴦樓」。5月3日早晨,鴛鴦樓已在晨霧中甦醒,樓裡的居民也紛紛活動起來,老人推著購物車朝菜市走去,年輕人背著背包騎著車去上班。東邊的太陽漸漸升起,將六、七號樓的樓梯照亮,光影交錯,映著那些忙碌的身影,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 啤酒木屋尋覓微醺哲學,跨界攜手藝術...
    文/半島記者 徐傑 王麗平 圖/半島記者 孟達胡彥斌有首歌曾唱到過「胭脂」,如果你來金沙灘啤酒城,也能遇到「胭脂」……在金沙灘啤酒城火鳳凰酒吧街西區,胭脂公社、胭脂精釀酒館別有風格。8日,記者探訪發現,這處見證了愛情的啤酒木屋,不僅有滿滿的中國風文化氣息,還與藝術家跨界攜手,帶來不一樣的啤酒節狂歡體驗。
  • 探訪臺北「年貨大街」 年味溢滿迪化老街
    中新社臺北1月23日電 題:探訪臺北「年貨大街」 年味溢滿迪化老街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願臺北人常說:「春節不逛迪化街,整個年沒特色、沒滋味。」臺北的年味,只有在迪化街才能「聞」到。農曆年關將至,記者慕名探訪了這條被稱為臺灣最有年味的老街。
  • 川音牽手重慶大渡口 將在長江邊釣魚嘴半島共同打造「藝術明珠」
    人民網成都9月8日電 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的釣魚嘴半島在不遠的將來將有這樣一番景象:遊客們來到這裡聽聽音樂節,逛逛沒有圍牆的音樂學院,感受高雅的室內交響樂,打卡拍照,這裡充滿著十足的藝術氣息和文藝氣息……來到這裡的遊客將被這極具魅力的釣魚嘴音樂小鎮深深吸引。
  • 加泰隆尼亞,伊比利亞半島「藝術的王國」
    加泰隆尼亞(加泰隆尼亞語:Catalunya;奧克語:Catalonha;西班牙語:Catalua)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是西班牙的一個自治區。她保留著特別的文化遺產,尤其是哥特藝術、現代主義和先鋒派藝術。02 加泰隆尼亞博物館加泰隆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是巴塞隆納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集合了加泰隆尼亞大區的羅馬藝術與哥特藝術精髓的宏偉建築。
  • 半島都市報 -A04版:活力啤酒節醉美西海岸-2019年07月27日
    文/半島記者 劉笑笑 尚青龍實習生 張琳琳 圖/半島記者孟達 吳璟 實習生 王林琳青島啤酒節,醉美西海岸。
  • 福岡近郊度假首選,來充滿藝術悠閒氣息的糸島讓身心深呼吸
    糸島位於福岡西部的糸島半島,從福岡市區約40分鐘至一小時車程,在2010年由「前原市」、「志摩町」及「二丈町」合併而成。由於靠海緣故,是福岡地區夏日度假勝地,擁有沙灘海岸、自然美景、獨具風格的咖啡廳和美食,有許多日本及外國藝術家居住於此,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悠閒度假氛圍,很適合自駕或是騎腳踏車深度自由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