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分享過,如何讓自己退休的路徑,就是擁有一枚比特幣,總共有三步,首先得有錢,其次要去選擇,然後得守住。
三步看起來都特簡單,但實際上都很難做到。
光是上次說的第一步,如果這麼容易做到,就不會有那麼多負翁了。
起碼您要做到,做好消費預算和復盤。
假設,我們手拿小資金,不知哪個行,您可以選擇擁有BTC。
為什麼?
我們先來拋開BTC的理由,來梳理下我們的投資習慣和正確的資產結構。
1、安全的投資就是安全的未來嗎?
人們有錢,會習慣性的存銀行,然而,安全的投資未必代表安全的未來。
如果存放在大銀行,再算上稅金,實際利率大約是3%不到。
以前想存3年比存1年,利息要更高,但又擔心有急用,需要提前取出來。
但是,2021年長期定存的客戶如果再提前取出存款,就只能按活期利息計算,而不能再按最近一檔定存的利息計算。
最起碼,你的資產增值不能落後於物價上漲。然而存在銀行裡年化不到3%,而過去10年,CPI基本都超過3%,資產自然是在貶值,所以,表面看起來安全的投資,並沒有安全的未來。
當然有人說,最近CPI和PPI都出現了負值,覺得不僅沒有通貨膨脹,反而可能出現通貨緊縮,也就是說上升了,物價下跌了,反而手裡的錢值錢了。
首先,這是短期的現象,是否能夠持續,進入真正的通貨緊縮狀態,我們還要觀察。
其次,如果出現通貨緊縮,對普通人更不是好消息,物價下跌的本質是人們消費需求不足,如果這樣,經濟會全面下行,最終人們的收入就會受影響。
而國家為了刺激經濟,肯定會超發 貨幣,這時候超發 貨幣就有兩個好處,一方面是增加貨幣供應,減少可能是因為貨幣供應不足導致的不足,進而產生的通縮;另一方面,加大社會投資,盤活經濟,刺激經濟再度繁榮。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我們的收入減少,還是國家超發貨幣,都意味著資產依然縮水。
而未來5年,大量超發放水,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2、炒股,不是中國散戶講武德的地方
總有人會想去來點暴富的事情,比如炒股。結果這方面,不必我多說,中國的散戶少有賺錢,為什麼?
一方面,散戶心態,追漲跌,不懂技術,沒有內幕,天然就是被莊家割韭菜的;另一方面,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股市和基金都還不是價值市場,巴菲特要是來A股投資,恐怕就成了巴百萬,街邊2元店可以購和巴菲特共進快餐的機會,巴菲特和你分享《A股是如何讓我從萬億身價成為萬元戶的》。
3、房產,丟掉還會暴漲的幻想
當然,很多人會選擇投資房產,有大House,多賺錢啊。拜託,房產泡沫20年已經要到頭了,你還沒有夏江水燙後知覺嗎?
第一,房產的金融屬性已經被降低了,國家說了,房子不是用來炒的,是住的。因為再炒下去,泡沫吹得和銀河系一樣大,日本失去的30年就是我們未來的30年;
第二,房屋空置率非常高!18年,8月中國房地產經紀同業聯盟主席胡景暉在經濟論壇上表示:北京約有100萬套空置房。而全國有超過5000萬套房屋的空置,也就是說按照3口之家,中國要再出生1.5億人,才能把這個泡沫給平了。
曾經,騰訊新聞在2015年調研一二線城市空置率22%以上,三四線城市23%以上,最近幾年,鮮有數據披露,不知道是否在藏著掖著,現在普遍認為已經超過了30%。
為什麼房價還沒下跌呢?簡單來說,是沒到時候。
具體而言,一方面,空置的房子已經賣出去了,很多人還有著幻想存房發大財的慣性思維;另一方面,有些想低價出手的房東,被各種按著。
但現在的數據就很讓人警惕,現在中國有120萬不良資產,在等著拍賣,基本上都是斷供的。
之前還有朋友邀請V客去參觀她認識的渠道,比市價便宜20%,一下讓V客陷入到了投資選擇困難症,到底是+倉購比特幣,迎接明年牛市,還是抓住這千載難逢的不良資產縮水的好資源呢?
現在通過宏觀展望,對整個中國的樓市都是看空的,就算出現崩盤,也難免不出現資產縮水,因此您也糾結是幣還是房,對您的投資建議:
9.5成倉1個比特幣和2臺礦機,剩些現金用於生活資金流轉,等到這1個比特幣明年年底,漲到10萬美金以上,賣掉。這65萬人民幣,去買縮水了三分之一價格的,原來需要首付100萬的千萬價格房產,就算沒有普遍暴跌,也肯定可以通過熟人關係,獲得大量不良資產路徑,而後續交給銀行的按揭也同步少三分之一,然後2臺礦機又給你產出了1-2個幣,持有到退休。
4、孩子教育是好投資嗎?
這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是否要花大力氣放在教育子女上,這不是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嗎?
但我這裡說的情況是,很多家長,掏空了自己所有,滿足孩子學習需求,覺得只要是用在教育上的,投資多少都是值得的,我自己吃多少苦,我都願意。別說錢,要我把命給孩子,我都願意。
當然,可憐天下父母心,這種深深的愛,我是絕對認同的,首先這有責任感的父母。
其次,我們抽離下人類最質樸深沉的情感:對子女的愛,在這種愛的氛圍下,分析下我們的投資合理性。
如果不能抽離,我們換個例子。前些年,V客去參加些課程,課間,很多同學聚在一處就分享,我花在心靈成長上都上了50萬了!這位更厲害,我上中歐,55萬!這算什麼?我去非洲肯亞的一個三玄智慧研修營,一個星期就花了40萬。我已經投了200萬了,海內外的課都上遍了。
在一旁,當時只花了幾萬學習費用的V客瑟瑟發抖,本人當年還是做培訓的,人家都是做其他行業的大咖,在教育培訓上的投資比我還多,你說我是否有點汗顏?
時隔多年後,我才發現,喜歡車的人在一起就喜歡炫車,自己的跑車有多貴,上課的課膩子也喜歡炫自己花了多少錢,人類的凡爾賽心態是永恆的,但歸根結底,都是被割了韭菜的傻瓜。
因為如同你燒包,點了一個宮廷玉液酒,成本也就是1塊8一杯;還有那個群英薈萃,就是蘿蔔開會,很多人上了什麼大師靈修智慧課,受人尊崇的「導師」3個月前,剛剛因為偷了人家的電瓶車,從牢裡出來。
其次,這些花了很多錢的朋友,我當時就有個疑問,咋還這個思想水平和談話水平?感情,你的身體如此通透,所謂的智慧醍醐灌頂,經由你的身體,完完整整還給了大地。
好吧,我們回歸到孩子教育上,其實,一方面,教子心切的家長,給孩子交了多了智商稅而不是真正的學費,看到什麼班都去報名;
另一方面,是否過度投資了,對孩子教育真的是好的嗎?如何讓自己的投資產生更好的效能,作為投資者,你還是要參與進入到孩子的教育中,而不能做個甩手掌柜,要麼只要結果,給孩子過大的壓力,要麼有沒有結果也無所謂,那孩子覺得錢花了都是應該的。
我們該考慮的是,是否應該嘗試減少孩子教育經費的10%,用於自己的退休資產的規劃,否則,等他們畢業工作了,還要擔負贍養你兩位沒有退休資產的老人,無形就遞延生活壓力到下一代,而他們的退休規劃,一開始就被你們拖了後腿。
總之,V客有個決定,就是不管這輩子賺多少,都不怎麼留錢給孩子,全部在死前給慈善。也不需要孩子來贍養自己,除非他樂意給我花錢,我也不拒絕。
這節課話題,還沒說完,我們盤點完了投資習慣誤區,下期我們再進一步來梳理下合理的資產結構。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