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日照市社會福利院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堅持以老年人、孤殘兒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第一要務,自1月21日起實行封閉式管理,2月24日起實行全院封閉式管理後,用心服務、用愛堅守,為老人、孩子織牢織密防控網。逆行路上,處處凸顯福利院工作人員的情懷和信念,愛相隨、心相伴,在與新冠疫情生死較量的戰役中,市社會福利院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敘述,有太多的堅守讓我們為之動容。他們的故事看似平凡,卻每天都在真實上演,仿佛是一顆顆閃爍的星星,默默地奉獻那份光和熱……
養老護理員:舍小家顧大家 做愛的傳聲筒
院裡住有89名春節未回家的老年人,其中有很多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為入住老人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是工作人員的初心使命。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養老護理員們在單位需要她們的時候,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將長者安全放在首位,每天起早貪黑,堅守「戰場」,挑起疫情防控的重擔,用實際行動詮釋大愛精神。
護理員隊伍中年紀最大的已56歲,年紀最小的才23歲,他們家裡大都有年邁的父母需要陪伴,也有上學的孩子需要照顧,也有的人自己患有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疾病。但在疫情面前,她們依然選擇了留在單位。護理工作需要二十四小時服務,護理員每天早晨5點半就要起床,既要對各個服務區進行衛生消毒、開窗通風、疫情監控,又要準備鼻飼老人的營養餐,給失能的老人餵飯、餵藥、處理大小便、洗澡、做康復治療,每兩個小時給老人翻一次身。中午、下午、晚上重複這樣相同的工作內容,一天忙下來每個人的行走步數都在一萬步以上。 為了讓不能來院看望老人的子女放心,護理員們還擔當起了「愛的傳聲筒」,一面為老人拍攝視頻發給子女,讓子女放心;一面替子女傳話,讓老人也能感受來自親人的關懷。護理人員表示,在這個特殊時期,堅決要把每位老人照顧好,讓子女們放心。2月2日,是在住老人孫奶奶的九十壽辰,工作人員自製賀卡和蛋糕為老人送上祝福,孫奶奶非常開心。
「媽媽,你放心,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兒子,媽媽顧不了你,我這裡還有好多事!」電話這邊,養老護理員張昭霞流淚了,兒子今年就要高考了,當媽的多麼希望能在兒子人生的關鍵時刻,為兒子多做頓飯,多陪兒子說說心裡話。「但是作為一名養老護理員,面對疫情,讓老人安心舒心,讓家屬放心就是我最大的心願!」張昭霞堅定的說。
李碩,一名95後養老護理員,首當其衝,不懼疫情,無畏困難,堅守崗位,疫情以來一直衝鋒在護理第一線,為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感動。他說「現在疫情嚴重,回不了家,心裡肯定也牽掛家裡人,但照料這裡的每位老人都是我們的責任,現在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師爺爺,他只有唯一的女兒在北京工作。只要他上班,師爺爺都由他護理,為老人測體溫、餵飯、泡腳、陪爺爺在房間鍛鍊……在他的照料與陪伴下,老人臉上絲毫沒有孤單和寂寞,總是笑呵呵的。剛開始老人的女兒還擔心父親,但當她和老人視頻時,老人說:「你別擔心了,我在這可好了,護理員都陪著我呢。」「謝謝你們,幸好有你們」,這是老人女兒對護理員由衷的感謝。
醫務人員:用愛心與責任呵護每一名患者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中,醫務室結合本院工作實際,針對服務對象為年老體弱、抗病毒能力差等特點,醫護聯動,為認真紮實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各項新舉措,密切關注老人、孩子的健康狀況,為患者提供最及時的就診服務。疫情當前無小事,醫務人員本著醫者仁心,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為抗擊新冠肺炎做貢獻!
主治醫師楊莉自疫情發生以來,已連續近一個月沒有回家了,她每天拖著瘦弱的身體,為患者治療、監督服藥、測量血壓、監控體溫等醫療工作,還要指導開展隔離區、治療室等防疫消毒工作,並做好老年人的心理疏導工作。她說:「醫生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份責任,特別是在這麼大的疫情面前,就應該勇往直前,絕不退縮,雖然自己沒有到湖北武漢疫情最前沿,但是福利院就是她和疫情作戰的陣地,只要疫情一天不解除,我就24小時戰鬥在這個地方,願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院內老人、兒童生命安全。」這廖廖數語,好似一盞燈,讓我們在這場戰疫中充滿了鬥志。
兒童護理員:細心呵護 做孩子們的「好媽媽」
護理員們24小時輪流值班,細心守護著每一個孩子,每天精心照料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堅持每天2次給孩子們測量體溫,每天3次對兒童餐具、兒童房間清潔消毒,陪孩子們玩遊戲、講故事、聽音樂、做手工……她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只為了能讓孩子們在封閉的環境中無憂無慮快樂成長。
每天晚上結束工作後與家人通電話,是工作人員最辛酸的時刻,很多工作人員都有2孩,孩子的年齡都還不算大,孩子哭著鬧著找媽媽,媽媽何嘗不想孩子啊!她們想家,也思念親人,但為了照顧更需要他們的福利院孩子,他們依然選擇了駐院守護。護理員安麗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安麗的小寶剛滿2歲,大寶4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安麗的身邊,晚上都是安麗摟著睡,尤其是小的晚上會起夜,看不到媽媽得哭成啥樣,但是特殊時期安麗只能選擇讓家人照顧陪伴。兒童部主任秦偉己經懷孕八個多月了,但面對疫情,她沒有退縮,主動報名到一線去。現在她常住在單位,每天拖著笨重的身體,進行巡查和調度各項工作,確保兒童部的工作有條不紊。
後勤人員:保障到位 確保萬無一失
全封閉期間在市社會福利院的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將近300人,後勤部的工作人員統籌按排,確保物資充足、新鮮、衛生。後勤部主任李宗偉,自年前便天天加班加點:協調物資、梳理規範、消毒隔離、健康監測,處理各種日常事務……,忙得像停不下來的陀螺,卻又心細如髮,力爭把服務做到極致。
封閉期間各種食材不能運輸到院內,後勤工作員要先用酒精消毒,放置30分鐘後,然後一包包把食材從單位大門外搬到庫房。為保證服務對象吃飽吃好,廚師們製作了豐富多樣的飯菜,確保能夠營養充足。每天早晨5點多鐘,廚師們就早早起來,準備飯菜,一直忙到晚上8點多鐘才能夠休息。廚師們每天累得渾身酸疼,一天工作下來胳膊都抬不動,但他們毫無怨言。
他們都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父母、愛人和年幼的孩子,他們也掛念孩子的學業,老人的身體,家裡的柴米油鹽。但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福利院的職工們以大局為重,衝在了防控疫情第一線,將院裡老人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心頭,用行動踐行職責使命,用行動彰顯福利院人的責任與擔當,腳踏實地、無私奉獻,拼搏奮鬥、堅守崗位,用愛為老人孩子打造安全港灣,全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