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虎(mǎ hu)。近義詞有:大意,粗心,疏忽。反義詞有:認真,仔細,細緻,細心。
草率,疏忽大意。
[楊朔《萬古青春》:「沒有聯絡員,耳目眼睛都沒有了,你別馬虎大意。」]
勉強;將就。
[陳殘雲《山谷風煙》:「此人跑過大城市,識得幾個字,馬虎念得一段報紙,被看作有學問的人。」,草明《乘風破浪》:「唉,算了吧,這一回馬虎點算了。」]
馬虎在教材中的例句:
1、我並不細看,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2、祖父的園子)
2、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6、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馬虎參考例句:
1、爸爸辦事認真仔細,大事小情從不馬虎。
2、他工作的速度極快,而且從不馬虎了事。
3、馬虎是追求品質的最大障礙。
4、革除馬虎之心,提升產品品質。
5、大事一定要清清楚楚,小事也不可馬馬虎虎。
6、他做起事來總是一板三眼的,從不馬虎。
7、他經常在同事之間搬弄是非,做起事來則十分馬虎,真是個跳梁小丑。
8、他這個人向來一板一眼的,跟著他做事,你可千萬馬虎不得。
9、水火無情,可不能馬虎大意。
10、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子,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
馬虎有關的成語:
1、丟三落四(diū sān là sì):丟掉這些;又遺漏那些。形容馬虎健忘;顧此失彼。
2、一絲不苟(yī sī bù gǒu):苟:苟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3、粗心大意(cū xīn dà yì):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細心;不謹慎;馬馬虎虎。
4、偷工減料(tōu gōng jiǎn liào):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5、小心謹慎(xiǎo xīn jǐn shèn):說話辦事細心慎重;不敢馬虎大意。
6、一板一眼(yī bǎn yī yǎn):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比喻做事有條理;合規矩;不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靈活變動。
7、因陋就簡(yīn lòu jiù jiǎn):因:沿襲;陋:簡陋;就:將就。馬虎湊和;任其簡陋;不求改進。指就著原有的簡陋條件辦事。
8、敷衍搪塞(fū yǎn táng sāi):做事馬馬虎虎應付一下,塞責了事。
9、因循苟且(yīn xún gǒu qiě):因循:沿襲;苟且:敷衍;馬虎。沿襲舊的一套;敷衍了事;不求革新。形容只圖維持現狀;得過且過。
10、仔仔細細(zǐ zǐ xì xì):指人處事認真細心,絲毫不馬虎
《馬虎造句和解釋_馬虎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