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閱讀: 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今年10月中旬,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館長比阿特麗克斯·拉夫(Beatrix Ruf)因受到「利益衝突」之名的非議而辭職。原本,藝術圈裡的人來人往、身份轉變就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可是在比阿特麗克斯的這件事情上,人們卻似乎更願意深究一下,尤其是藏家和策展人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可能潛在的利益衝突。
令比阿特麗克斯陷入爭議的是荷蘭媒體《新鹿特丹商報》(NRC)最近的報導,內容關於她此前在一家私人藝術諮詢服務機構擔任總監的工作經歷,以及2016年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獲贈的一筆重要收藏,前提是在她的擔保下。兩篇報導發表之後還不到兩周時間,比阿特麗克斯·拉夫就宣布了辭職。
▲ Robin de Puy為比阿特麗克斯·拉夫拍攝的肖像,Courtesy of the artist.
2014年4月份,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宣布任命比阿特麗克斯·拉夫為新任館長,並於當年11月1日履新(在接受此任命之前,拉夫曾擔任蘇黎世藝術館館長)。拉夫擔任館長僅三個月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就迎來了一筆重要收藏——瑞典公共藝術大師克萊斯·歐登伯格及其夫人共同收藏的175件藝術品。同年9月,國際獨立策展人協會(ICI)將艾格尼絲·岡德策展獎(Agnes Gund Curatorial Award)授予比阿特麗克斯·拉夫。到了2016年10月,拉夫更上榜了外媒ArtReview評選出的當年度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TOP 100榜單,排名第11位,其在藝術圈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還是在2016年,藏家託馬斯·伯格曼(Thomas Borgmann)向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捐贈了600件藝術品,另長期借展了10件藏品,但是在《新鹿特丹商報》的調查報導中發現,這筆捐贈對博物館來說可能花了「大頭錢」。
▲ 伯格曼捐贈給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藏品,Lucy McKenzie, Untitled, 2004, photography on wallpaper, 200 x 243 cm.
Photo courtesy Stedelijk Museum.
作為伯格曼捐贈合同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需要購買伯格曼的7件藏品——其中六件是德國藝術家Michael Krebber的作品,每件12.5萬歐元;另外還有一件是美國藝術家Matt Mullican的裝置,價格是75萬歐元,換句話說,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總共花了1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177萬)買了這600多件「捐贈」。
▲ 伯格曼捐贈給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藏品,Matt Mullican, Subject Driven (detail), (2008).
Photo courtesy Stedelijk Museum.
但是當記者在對比這幾位藝術家的拍賣紀錄的時候,他們發現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購藏的價格有點偏高。Krebber曾經有一件作品的拍賣價格超過12.5萬歐元,另外還有兩件作品超過10萬歐元;而Mullican的拍賣紀錄誕生在2012年,一幅大約6×8英尺的油畫,賣了3萬英鎊,按照目前的匯率,大概是人民幣26.5萬。
此外,這家媒體的報導中還指出,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同意將伯格曼的藏品展出兩個月並出版圖錄,否則的話將支付給伯格曼25萬歐元。11月26日,這筆捐贈中的眾多藏品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展出,而且將展至明年4月初。
▲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Photo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提供給《紐約時報》的一份聲明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方面表示,關於伯格曼藏品的所有協議「在當時都是經過了徹底的仔細審查,隨後才核准通過的」,整個過程都符合「常規流程」。
▲ 伯格曼捐贈給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藏品,Wolfgang Tillmans, Deranged granny (self), (1995).
Photo courtesy Stedelijk Museum.
以上內容是《新鹿特丹商報》此前發表的第一份調查報導,隨後,他們又援引了瑞士商會公布的數據,發現比阿特麗克斯·拉夫2015年在她的私人藝術諮詢公司「Currentmatters」取得收入437,306歐元。但是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2015年公布的年度報告中,有專門一部分介紹了拉夫在擔任館長一職之外的其他活動,但從頭至尾沒有提及「Currentmatters」這家在瑞士註冊的公司,更沒有提及拉夫從中獲得的任何收入。
NRC還援引了阿姆斯特丹政客Marcel van den Heuvel此前對於拉夫的質疑,認為她可能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館長」這份全職工作以外,還有空閒時間打理她自己的藝術顧問公司。而且,在瑞士藏家Michael Ringier掌舵的出版業,拉夫也是非常地「積極活躍」,這部分內容也並未在博物館年度報告中提及,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方面聲稱,這是一種「行政誤差」。
甚至在《紐約時報》曾經的報導中指出,Michael Ringier在拉夫來阿姆斯特丹之間,就曾以「同舟共濟20年」的名義給過她100萬瑞士法郎作為見面禮。然而,拉夫本人對此表示否認,聲稱自己的大部分自由職業收入都是在擔任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館長之前賺得的,而且早在2014年就已經與藏家Ringier沒有什麼來往了。
關於拉夫的辭職,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並沒有作出正面的更多細節的回應,但在其官網上面的發文顯示,「因過去幾周在媒體之間傳播的各種猜測令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聲譽受到了影響」,出於這個原因,才有了拉夫的離任。
然而,應該負責監督比阿特麗克斯·拉夫的博物館「監事會」已經委任了一位「外部的、獨立的管理專家」去覆核監事會的失察以及「監督體制」。如果這次覆核審查確實認為有必要調整,那麼將會對博物館產生結構性的變革。
同時,「監事會」還請了一位僱傭法方面的教授去「評估博物館是否應該遵循針對荷蘭高管的工資支付標準法」(Pay Standards Act),即規定公立及半公立機構的高級官員每年的薪水應低於181,000歐元,約合人民幣142萬。
▲ 比阿特麗克斯·拉夫. Photo: Michael Stewart/Getty Images.
比阿特麗克斯·拉夫本人在聲明中寫道:「我們為阿姆斯特丹帶來了非凡的藝術收藏,這極好地深化了我們與社會大眾以及藝術家群體之間的聯結,我珍視這座偉大的博物館,而且一直將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的利益放在首位,遠超於我個人。考慮到這些,我覺得對我來說,現在是適合應該全身而退了。」
儘管如此,比阿特麗克斯·拉夫的突然離任還是給阿姆斯特丹的藝術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畢竟,她在荷蘭乃至全球藝術界的地位和影響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有人認為,因為策展人和藏家之間長久以來建立起來的這種關係,使得一些公立博物館很可能變成「富人的賭場」。耶魯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Robert Storr也認為,即使策展人在公共機構賺外快的事情是少數的,但這樣的現象存在就可能會對整個行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作 者 :張天宇/編譯
編輯:陶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