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一朵帶刺的玫瑰
在伊斯特本進行的草地賽上,愛較真的張帥又一次較真了。
不過,張帥這一次跟裁判、跟對手的「理論」並未掀起她如過往在國內賽事般曾有過的極大波瀾。也許,外界已習慣了這樣行事風格的張帥,也許是大家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類似事件中已見怪不怪。
張帥在社交媒體上與對手開撕
有人說張帥耿直,一根筋,自己認為的事情從不輕易改變,哪怕會背上各種所謂的「脾氣暴」,「情緒失控」的頭銜也不惜;也有人覺得,這一切是從2016年澳網,她上演醜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後,才有的變化。
喜歡她的人,依舊為張帥的堅持、純粹和執著所打動,不喜歡她的人,早已為她貼著帶有濃重主觀色彩的標籤,根深蒂固。
懟觀眾 不需太過強硬網球是一項要求選手每分每秒都精神高度集中的賽事,於是才會有裁判在很多時候會不厭其煩「silence,silence,please」的提示。
設想一下,當你集中精力想接下來發的這個球該有怎樣的角度時,一聲嬰兒的啼哭、或一曲神曲的手機鈴聲完全打亂了你的節奏。這時,恐怕再好脾氣的人,都會無奈,沮喪,甚至出離的憤怒。
張帥就屬於「憤怒派」,這個風格延續了在奧運會賽場上喊出「shut up」的李娜。忍不住,奈何?
2016年的武漢,張帥對陣孔塔,受到啼哭的小孩的幹擾,她也怒了,「你們說什麼說啊!」
有這樣的情緒,其實本可以理解。畢竟,勝負也許就在這毫釐之間,誰都不願意面對被意外打破的情形。「這項運動本就不應該在喧鬧中進行,我只是告訴他們保持安靜」。
張帥向觀眾開炮
那一年的珠海,張帥懟觀眾隨意走動不滿,繼而「開炮」,「請您坐下,要不您就出去。怎麼回事啊,懂不懂規矩。」
表達情緒有很多種方式,有人委婉,有人溫柔,有人會像張帥和李娜這樣,很直接,很不客氣。不過,大多時候,網球場上的職業運動員,少能溫柔。這亦是人之常情,換位思考,並無太多惡意。畢竟,觀眾觀賽禮儀,也需逐漸提高,這是常識。
懟裁判 分不清角色如果說受觀眾幹擾,心中無名火無法抑制還在可以理解之中,那跟裁判的較量,可就算「胳膊和大腿」之間的鬥爭了。裁判的本職工作任務清晰,分工明確。有人負責司線,有人負責全局,各司其職。
只是,在是否出界,是否壓線這種敏感問題上,影響判斷的客觀因素太多。角度,直覺,周圍人的反應等等。球員當然可以堅持,但「服從」仍是大多數職業球員該有的素養,這是遊戲規則,這也是規矩。
在2016年「火」了之後,回到主場的張帥開始了和裁判的一次次較勁。在中網和裡斯克的較量中遭遇誤判,張帥在賽後直接對主裁提出質疑。
「我拼了兩個半小時,面對的又是如此強勁的對手,我不需要一個考驗我的裁判!在主場比賽我不需要偏向,但我需要公正」,張帥說道,「這些年,我們中國選手的水平在逐年提高,中網的規格也比肩大滿貫,希望中國的裁判水平也能跟上」。
懟裁判,張帥不是一次兩次。在2017年全運會上,她沒有因為之前引起的爭議、吃得虧而有所收斂,不服裁判判罰的張帥情緒難控,「你不要跟我保證,我每天發,我不知道點在哪裡嗎?」主裁沉默。
2017年全運會,由於對判罰表示不滿,張帥在頒獎典禮上拒絕佩戴銀牌,當時也引發了軒然大波
來到大滿貫賽場,張帥仍不依不饒。在2017年羅蘭·加洛斯,對陣庫茲涅索娃,裁判判定一個球是否出界時,張帥不認可,在用英文和主裁交涉半天無果後,走回半場,掩面哭泣。
費德勒、德約科維奇、納達爾等,網壇再大牌的球員,都有過對裁判判罰的不滿,只是,這些身經百戰的頂級球員會迅速轉化情緒,將此不公正待遇或遭遇吞咽下去,繼續比賽。畢竟,這是正事兒。
從張帥懟裁判的話中看得出,太過強硬,少了對裁判該有的尊重。畢竟,誤判不是大概率事件,也非人家有意。裁判水平的提高自有組委會來考慮,這就和學生直言「老師水平太差,需要提高」類似,這是校長或教委該管的事兒。
懟記者 難言該有的尊重李娜同樣有過在大滿貫賽場上跟記者開懟的過去,著名的「三叩九拜」還讓人記憶猶新。張帥這點也有所效仿,在2016年的珠海的賽後發布會,對記者「觀賽禮儀」話題的輪番提問,張帥再也沒忍住,「我不需要讓所有人理解和高興,我只需要自己高興,不需要你們來教我怎麼去做,我就是要這樣做怎麼了?」未等發布會結束,張帥起身離開。
記者只是在完成本職工作,也非刻意刁難。如果有焦點避而不談,還去聊著擦邊球的問題,那是記者的失職。只是,在回答問題時,張帥的太過情緒有失妥當。畢竟,你是職業球員,你也是在完成或配合一份工作。憤怒離場,只能說太過缺乏該有的尊重和教養。這可絲毫不是耿直或情商高的體現。
懟球員 為何較真到底?屢屢犯事兒的克耶高斯就愛抬槓,接二連三花式嘲諷德約。而張帥呢,在伊斯特本和同場競技的斯旺也「開撕」了。「姑娘,在這個判罰後我馬上問你了,我100%確定你說的和他們一樣(是出界)。」
事情已經發生,結果已成定局,更何況張帥是贏球的一方。退一萬步,對手在撒謊,你又能怎樣?自己心裡清楚,就夠了。不是非要對手承認錯誤,裁判承認錯誤,這件事才塵埃落定,不是麼?槓到底,得到的結果,就是你想要的清白麼?
有人認為張帥是戲太多,有人認為這是張帥耿直真誠的表現
當然,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張帥,毫不藏著掖著,也不願為自己經歷的所謂不公平事件而忍氣吞聲,也不願刻意打造一個「好脾氣」的人設給自己,她的憤怒,不甘,較真從來都寫在臉上。她也不會因為外界曾經有過的滔天巨浪而有所收斂,她一直在做最原始和本真的自己。別人怎麼說,我都不介意,我只願意做真實的自己——這大概是張帥內心一直堅持的原則,就因如此,她不收斂,因為這就是她,別人喜不喜歡,欣不欣賞,都也跟她無關。
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更多體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