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持續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讓園區承載好項目支撐大產業
6月11日,位於三河經濟開發區的鼎盛3D列印產業基地一期工程正在全面開工建設。 河北日報記者 田 明攝
近日,位於廊坊高新區的飛澤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內,技術人員正操控自動化設備生產新能源汽車部件,確保穩定供貨。 河北日報通訊員 劉 磊攝
1-4月,全市開發區完成稅收收入108.3億元,居全省第三位;完成營業收入2026.3億元,居全省第四位
開發區是廊坊綜合實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作為發展要素高度集聚的重要平臺,廊坊的開發區建設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步,經過近30年的探索與實踐,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目前已建成14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形成「一縣一區、一區多園」的建設格局。
今年以來,廊坊充分發揮開發區作為全市經濟建設主戰場的作用,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工作推進會精神,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1-4月,全市開發區完成稅收收入108.3億元,居全省第三位;完成營業收入2026.3億元,居全省第四位。
「雲端+線下」精準招商,園區項目建設提速
6月10日,在廊坊開發區清華科技園東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分院(廊坊院區)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公司註冊、項目備案、用地手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已經完成。
該項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誌性項目,計劃總投資79.2億元,將在廊坊開發區建設一座擁有2600張床位的三級甲等綜合腫瘤醫院,包括門診樓、住院處、質子放療中心、舒緩中心、篩查早診中心及體檢中心、醫療科教服務中心等。該項目將填補廊坊無腫瘤專科醫院的空白,對進一步完善全市醫療衛生設施、改善就醫條件、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開發區的經濟形勢是壓力很大,困難很大,但希望也很大。受疫情及國際市場影響,部分企業還沒有百分百達產,但好麗友、精雕、維特根等一些企業形勢逐漸向好。」廊坊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一平介紹,他們深入實施「重點項目建設年」,按下項目建設和投資「快進鍵」,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分院、華為雲數據中心、京東雲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按照「一個項目一名班子成員負責、一個工作專班推進」的要求,堅持「每周一調度,每周要進度」,儘快形成熱火朝天的建設局面。創新招商模式,通過門戶網站、自媒體平臺等,高頻次、大範圍加大招商項目宣傳和推介力度;對有籤約意向的項目,落實專人「一對一」跟蹤,利用郵件、網絡視頻等加大對接、洽談力度,爭取早籤約。
5月14日上午,廊坊市舉行2020年第三次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全市共集中開工項目81個,總投資360.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90.1億元。筆者在項目開工主會場所在地——廊坊高新區新能源智能摩託車研發中心及生產車間項目現場看到,平整的土地上,幾部高聳的打樁機正在進行打樁作業。該項目由上海益司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佔地80畝。
「項目預計明年投產,後年產值可達到2.8億元,年納稅可達2500萬元左右,吸納就業300人。」上海益司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總監唐向華介紹,益司新能源智能摩託車項目是一個科技創新項目,主要產品為新能源智能摩託車。這種摩託車以電力為能源,具備節能環保、經濟實用、出行便捷、易駕駛操作等優點。
進入2020年,廊坊高新區發展陡然提速。「我們堅持全員招商,瞄準信息數據、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廊坊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海峰介紹,他們積極推行全員招商、以商招商模式,採取「小團組」靶向招商專題對接推介,組織成立京津冀廊坊高新區招商中心,強化委託招商、平臺招商力量,通過網絡洽談、視頻拜訪、在線推介等方式探索「雲招商」。截至目前,廊坊高新區累計籤約入園項目41個,總投資268.7億元,僅今年就有萬京智能物流、北鬥神舟導航系統等8個項目開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已現雛形。
圍繞全市「3+1」主導產業定位,全市14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不斷增強支撐大產業、承載大項目、實現大發展的能力,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新項目、90%以上的新興產業,實施建設了航天振邦、中安信科技、新奧光伏、潤澤科技、科大訊飛、京東華北雲數據中心、肽谷生物等一大批行業領軍項目,高端高新產業集群迅速壯大。2019年,廊坊開發區的電子信息、高端製造、大文化和大健康產業,京南·固安高新區的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產業,霸州經開區的食品製造、金屬製造、家具製造等8個產業的營業收入分別超過100億元。
近年來,廊坊實施精準招商系列行動計劃,組織開發區赴國內外產業發達地區開展靶向、點位招商,依託「5·18」經洽會等大型經洽活動開展會展招商,並先後在北京、深圳等地,以及荷蘭、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設立招商聯絡處,推動了一批重大項目籤約落戶開發區。
在廊坊開發區,以潤澤國際信息港、京東雲計算中心、中國聯通華北基地、華為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為代表的大數據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在京南·固安高新區,維信諾、京東方、翌光科技、鼎材科技等新型顯示產業鏈尖端企業集聚,今年3月這裡成為首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霸州經開區的省際合作食品產業園、龍河高新區的臺灣高新技術產業園成為全省首批重點合作產業園……通過多年發展,廊坊的開發區引進了華為、富智康、LG、威意特、京東方等近百家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跨國公司落戶,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服務增強發展後勁
位於三河經濟開發區的萊尼線束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是北京奔馳汽車的重要合作夥伴,供應著北京奔馳汽車85%的線束產品。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萊尼線束公司比往年開工晚,北京奔馳汽車線束庫存告急!
萊尼線束擁有近2000名外地員工,返崗、防疫、住宿、用餐等彼時都成了難題。得知此情形後,三河經濟開發區立即派駐包聯專班,與企業無縫對接,對疫情防控方案反覆推敲,對各項防控措施現場督導,協助企業招聘新員工,幫助解決住宿、餐飲等難題,每天跟隨企業通勤班車「點對點」接送企業員工,企業僅10天就基本實現正常生產。
在廊坊高新區視頻會議室裡,項目建設方與規劃設計單位網上「面對面」,討論優化方案,專家遠程進行評審……這樣的「線上」對接場面,在疫情發生以來成為工作常態。「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推行網絡溝通『雲審批』,健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平臺,完善網上申報、手機端審批、要件郵寄等模式,為企業提供全面線上辦事服務,以優化營商環境。」廊坊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永剛介紹。
為促進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後勁,廊坊各開發區強化服務意識,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項目落地:廊坊高新區行政審批工作實行雙休日、節假日24小時「不打烊」;龍河高新區以「拿地即開工」為目標,實行「並聯推進、容缺受理、並聯審批、全程代辦」,對項目進行全程跟蹤;京南·固安高新區實施上門服務,傾聽企業訴求,企業提出的問題立即解決;文安經開區成立代辦專班,全程負責項目入駐後所有手續的辦理;燕郊高新區實行「百名幹部服務百家企業」;廊坊開發區推行重點項目服務專班制度;永清經開區每名幹部負責一個項目……
走進龍河高新區京津冀(廊坊)創新創業基地,位於東側的廊坊市欽縱機電產品製造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該公司是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體系認證的民營企業,目前已擁有5大專有技術和20餘項智慧財產權。京津冀(廊坊)創新創業基地是龍河高新區「雙創」平臺和標誌性科創品牌,通過提供發展空間和創新服務,快速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為創新創業團隊提供從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科技園區落地投產的一條龍式孵化服務。
近年來,廊坊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1+4+N」系列政策等30多項創新政策,支持開發區培育創新主體、建設創新平臺、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推動開發區凝聚和釋放各類創新要素活力。2019年,全市開發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78家,總量達到528家,佔全市的73.2%。固安高新區建成中國首個國家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累計籤約入駐項目106個,投資額超300億元;與中國技術交易所達成合作協議,設立交易辦公平臺,力爭每年技術交易額1億元;首期規模1億元的河北博士後創業基金正式設立。
2019年全省開發區績效考核結果顯示,廊坊省級以上開發區稅收收入佔本地稅收收入的71.93%,排名全省第二。奮戰二季度、穩住上半年。今年以來,全市開發區不斷加大建設發展力度,建成區面積177.94平方公裡,佔全市的2.77%,卻貢獻了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稅收。
新空港孔雀城財富港位於廊坊廣陽北部文化新城,布局藝術大道永興路十字金軸,15KM直達新機場,緊鄰臨空經濟區,近享千億空港價值。約3KM直達城際鐵路聯絡線廊坊東站,與北京同城;傲踞政務中心區大都會商務疆域,與5000政務菁英為鄰;緊鄰438畝丹鳳公園,開啟綠色生態新風尚;周邊薈萃國際會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五星級酒店、高爾夫等豐盛配套,滿足辦公、休閒需求;覆蓋20個大社區,坐享本地約40萬高消費人群,未來還將導入7200萬機場客流,未來極具發展前景。
目前項目在售房源有新空港孔雀城財富港孔雀大廈建面約2000-12000㎡獨棟商務寫字樓,獨棟冠名整層出售;建面約50-240㎡靈活商務空間以及新空港孔雀城財富港30-2000㎡帶租約成熟現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