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結募卻未能成立 今年首現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

  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產品之首。

  募集4天

  即宣告發行失敗

  12月22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一隻二級債基於2020年9月28日獲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註冊,並於12月15日開始募集,於12月18日結束募集。因基金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該基金原定募集期限為2020年12月15日至29日。該基金曾於12月19日發布公告稱,基金募集期提前至12月18日結束,自12月19日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

  然而,12月22日,該基金卻意外公告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是今年首隻僅發行4天就「閃電」宣告募集失敗的基金。從其他募集失敗基金看,絕大多數產品募集期限達到3個月上限,沒有達到成立規模才宣告失敗。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年末資金緊張的格局下,機構資金爽約等可能是重要的原因。滬上某中小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大概率是因為前期談好的機構資金變卦了,可能與年末資金緊張有關,「這筆資金很有可能找到了收益率更高的去處」。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也認為,這隻債基募集失敗可能與目前債市環境有較大關係,債基整體收益率吸引力不足,在募集階段很難有資金申購此類產品。另外,也可能與基金經理投資能力、基金公司品牌等因素有一定關係。

  華南一家次新公募高管表示,可能有幾種情況:一是此前談好的認購資金在驗資前沒有到帳,而基金已經公告結束募集;二是擬任基金經理離職,產品不適合繼續成立和運作,就以募集失敗告終;三是今年部分託管行配合基金公司發行了較多債券型基金,在年底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部分銀行可能處於業務收縮階段,造成部分產品的資金沒有及時到位,導致產品募集失敗。

  在這位高管看來,基金的註冊、審批都需要佔用監管資源,產品募集最長期限是3個月,而且二級債基這類「固收+」產品近期也受市場青睞,仍可以通過零售渠道發售,若非重大原因,發售幾天就宣告發行失敗是不合適的。

  據記者統計,2017年至2018年,也曾有基金募集兩三天就宣告發行失敗的案例,由於當年募集失敗多發,市場對此關注度不高。

  年內77隻債基

  募集失敗或清盤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來發行失敗基金多達24隻,其中,債券型基金有14隻,佔比近六成;清盤基金數量達到157隻,其中,債券型基金有63隻,佔比40.13%,也是各類型產品中最多的。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在債市調整行情下,債券型基金規模萎縮2151億元,縮水7.8%。

  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基金經理分析,一方面,下半年債券市場處於熊市,短期也難以看到這一趨勢結束的信號,導致對債券型基金的需求降低,募集難度自然加大;另一方面,在存量債券型基金中,部分品種基本都是機構持有,類似於定製化產品,當債券基金缺乏吸引力後,機構資金也會撤出,導致產品的清盤風險加大。

  上述滬上中小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今年是債券市場的「小年」,債基收益低迷且債市頻頻爆雷,不少機構在收益壓力下不得不做出贖回舉動,新基金髮行也相對低迷。在持有人佔比限制下,贖回之舉很容易牽一髮而動全身,造成不少債基清盤。

  在機構資金需求端,該人士透露,從全行業看,債基的持有人90%以上是機構客戶,而由於受到持有人佔比限制,債基的模式通常是幾家機構拼單。作為債券型基金的「金主」,機構投資者這類資金對債基收益有一定要求,但對信用風險是極度厭惡的,在債基配置上會選擇低波動、高信用等級的產品,對收益的要求是至少能夠覆蓋資金成本,通常要求年化收益在4%以上。

  展望後市,上述滬上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短期來看,基本面走強,利率債震蕩為主,警惕年底資金面超預期收緊。明年因常規政策回歸,市場對社融增速下行的預期較一致,警惕信用收縮導致信用違約事件增加。全年判斷還是震蕩為主,需要尋找交易性機會。不過,該人士認為,債基一直以來都是機構資金配置的重要工具,需求恆在。在經歷債市調整後,或迎來配置機會。

  「債券型基金作為一個大類別來看,依然存在吸引力,只是表現在結構上的差異。以現階段為例,純債型債基的吸引力不足,優秀的二級債基現階段的機構需求依然會保持在高位。」上述北京中型公募基金經理說。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DF520)

相關焦點

  • 提前結募卻未能成立 今年首現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原標題:提前結募卻未能成立今年首現基金「閃電」募集失敗)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
  • 提前結募卻不能成立: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 發生了什麼?
    提前結募卻不能成立!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發生了什麼?李樹超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
  • 基金髮行現「冰火兩重天」方正富邦債基發行失敗
    「一日售罄」「提前結募」……春節過後,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是基金髮行市場的火爆並未受到影響,一日吸金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產品比比皆是,可謂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公募基金市場已成立200多隻新基金(A、C份額合併計算),合計發行份額超過4500億元,創下近20年來的新高。
  • 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後,卻又公告募集失敗!年內已有24隻基金...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葉峰 近日,申萬菱信聚源寶債券基金宣告募集失敗,有意思的是,該基金宣告募集失敗前幾天剛公告提前結束募集。 此外,記者注意到,進入12月份以來,已有2隻債基募集失敗,而如果看今年以來的基金髮行情況,已有24隻基金未能成立。
  • 優秀基金經理實力圈粉 價值名將譚麗擔綱嘉實價值長青提前結募
    面對今年複雜的市場行情,公募基金專家理財優勢璀璨綻放,頻頻登上熱搜,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轉換賽道借基入市,年內新發基金募資規模史無前例的突破3萬億,超過了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發行規模之和,由實力派基金經理擔綱的新品圈粉效應更為突出。其中嘉實價值風格投資總監譚麗掛帥的嘉實價值長青混合型基金公告,已達到80億元募集規模上限,將採用末日比例確認的方式實現募集規模的有效控制。
  • 25隻長封閉期基金過半提前結募
    數量為近年來最多,且多隻產品出現一日結募的情況。2、長封閉期基金受「追捧」,年內發行25隻過半數提前結募今年以來,市場持續波動,設有封閉期、旨在幫助投資者長線布局的基金受到歡迎。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全市場共發行了25隻三年定開或設置三年持有期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這一數量為近年來最多,且多隻產品出現了一日結募的情況。
  • 方正富邦基金募集失敗:債券基金遭遇寒流
    來源:中國經營報方正富邦基金募集失敗:債券基金遭遇寒流本報記者/任威/夏欣/上海報導與權益類產品火爆的募集潮相比,債券型產品今年以來卻屢現募集失敗案例。近日,方正富邦基金公司旗下方正富邦尊利六個月定開債未能滿足規定的基金備案條件而募集失敗。事實上,這已是今年以來第7隻募集失敗的產品,並且上述基金絕大多數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分析人士指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吸引力和基金管理人競爭力較弱,加之市場環境動蕩是該只基金髮行失敗的主要原因。
  • 東興證券旗下債基募集失敗,年內已有20隻基金募集失敗,多數為中小...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近日,東興證券旗下東興臻至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宣告募集失敗。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東興證券今年第二隻募集失敗的新基金。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基金髮行勢頭強勁,爆款基金層出不窮。儘管如此,仍有少數基金未能達到成立門檻。數據顯示,年內發行失敗的基金數量已經達到20隻。
  • 企業觀|年內24隻基金募集失敗 「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財經網金融訊 年內新基規模超3萬億,百億基金頻出的背後,新基金髮行兩極分化的現象也非常明顯,募集失敗基金數已超去年全年。12月22日,申萬菱信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申萬菱信聚源寶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因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而未能成立。該基金於今年12月15日開始募集,18日結束募集。
  • 申萬菱信一債基募集失敗 "菜鳥"基金經理回報平平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 2020年接近尾聲,今年來公募基金業績與規模齊增,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髮行總規模已突破3萬億元大關。
  • 尚智逢源:今年基金髮行規模突破3萬億 多隻基金提前結束募集
    ,但仍然亮點頻出,多隻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實施比例配售,包括交銀施洛德內需增長一年持有期、中歐價值成長、景順長城核心中景一年持有期、招商產業精選等,這些多是投資能力較為出色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所發行,或由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基金。
  • 德邦基金科創新基募集失敗背後:「迷你」遍地、多隻產品業績平平
    來源:投研觀察作者:周天一 除首現科創主題基金募集失敗外德邦基金還面臨著重固收、輕權益,迷你基較多等問題。雖然今年公募基金爆款產品頻出,募集金額創歷史新高。不過產品募集失敗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在中小基金公司身上尤為突出。
  • 新基金開門紅 瘋狂吸金逾千億 本月還有近60隻新基待發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今年的基金新發市場較上年有進一步升溫的跡象,首月第一個交易周還未結束,就湧現了多隻爆款基金、日光基,有新基宣布提前結募並比例配售,吸金超千億元。新年首周,不少新基金髮售「速戰速決」。
  • 天弘基金推出新基楊超「一拖十二」任職3隻基金業績「告負」
    以全市場基金持倉金額排序選擇前1,000隻股票,前100名重倉股中,相比上個季度有14隻股票得到基金增持,86隻遭遇減持;而在後100名重倉股中,也只有35隻得到基金增持。而今年前11個月,在債市調整行情下,債券型基金規模萎縮2,151億元,縮水7.8%。與此同時,今年首隻僅發行4天就「閃電」宣告募集失敗的基金出現。
  • 鵬揚基金新品今日結募無緣「日光基」 李剛混基業績跑輸同類平均
    2、景順長城泰保定開混合基金1月6日成立,首募規模10.1億元2021年1月7日,景順長城泰保三個月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景順長城泰保定開混合基金」)發布公告稱,該基金於2021年1月6日成立,首募規模10.1億元。
  • 東興臻至債基、首隻FOF募集失敗 暴露中小公募募資難
    首隻FOF募集失敗  債券型基金佔主流  東興證券(13.100, 0.00, 0.00%)近日公告稱,旗下東興臻至債券型基金於今年7月13日開始募集,到10月12日募集期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基金合同未能生效。按照該基金的合同約定,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於2億份,金額不少於2億元且認購人數不少於200人,基金達到備案條件。
  • 今年新基規模創歷年之最 但17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今年無疑是公募基金髮行大年,截至目前,年內共成立了1375隻新基金,首募規模已達到2.99萬億元,超越2015年牛市並創下歷年之最。若加上已結募但尚未宣告成立、募集上限為80億元的多隻公募基金,實際上今年新發公募基金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不過,從發行情況看,大型頭部公募扎堆推新,有17家基金管理人白忙活一年,「顆粒無收」。據記者使用同花順數據統計,至本周三,按基金成立日計,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共有1375隻(份額合併統計),合計首募規模(調整後,下同)為29928.89億元。
  • 25隻長封閉期基金過半提前結募 景順長城基金髮新混基黎海威掌舵
    從三季度來看,除易方達藍籌精選、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外,諾安成長基金資產規模大增百億元以上,其二季度末的資產規模為161億元,到三季度末已增至277億元,單季增量達到116億元。目前,其基金經理蔡嵩松管理規模也達到了353.6億元。雖然未能進入500億基金經理俱樂部,但其管理基金數量僅為2隻,如若按照其規模增速看,一旦新發基金,極有可能入選500億新名單。
  • 東興證券旗下債基募集失敗 子公司東興基金剛完成設立
    數據顯示,截止11月9日,今年內合計發行新基金1212隻,募集規模達到2.62萬億元。儘管如此,仍有少數基金未能達到成立門檻,近日東興證券旗下的東興臻至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東興臻至)就宣告募集失敗。11月7日,東興證券發布關於東興臻至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 基金「賀歲檔」熱映 工銀瑞信靈動價值提前結募
    業內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所推出的首隻券商結算模式主動偏股基金產品——工銀瑞信靈動價值混合基金,由業內極為稀缺的「雙十五」金牛基金經理王筱苓擔綱,該賀歲新作自12月21日起在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渠道,國金證券、長江證券、中泰證券、廣發證券、山西證券、中信證券等各大券商渠道,以及工銀瑞信官方直銷等各大渠道全面發行。